■高建華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建設的思考
■高建華
當前,我國正處于國企體制轉軌、結構調整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時期,國有企業改革中出現的各種腐敗問題困擾著人們,對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而腐敗問題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層出不窮的現象也向眾人敲響了警鐘,治理腐敗問題迫在眉睫。事實表明,腐敗行為對國有經濟的鞏固與發展起著直接的嚴重的破壞作用。國有企業只有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嚴懲腐敗,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才能減少腐敗行為造成的損失,從而鞏固國有經濟,促進國有經濟的健康發展。尤其現在,如何找到一種既符合中國國情又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治理體系,包括新的財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責任追究制度、權力監管制度、司法監督制度,是治理國企腐敗的關鍵所在。只有認清腐敗的根源,并對癥下藥,才能根除腐敗現象,邁向國有企業改革的新時代。
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及其《實施綱要》、《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要以企業領導特別是中高層領導干部為重點,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權力教育和黨性、黨風、黨紀國法教育,使企業領導干部提高思想境界,增強自律意識,樹立廉政理念,堅定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人民的信任,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政績觀、群眾觀和紀律觀,筑牢防腐敗的自律防線。從近年來國企發生的腐敗案件來看,國企領導干部墮落為腐敗分子,大都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了問題,理想信念發生了動搖,從而誤入歧途,最終走向不歸之路。因此,要通過扎實有效的教育,使國企領導干部充分認識到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大不忘責任大、地位高不忘責任重,在行使權力時不忘黨的宗旨,將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職工群眾滿意為工作是否合格的第一標準。要教育他們忠誠于企業,誠實守信,遵章守法,廉潔從業,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到慎獨、慎微、慎言、慎權、慎欲,把紀律、法律轉化為高度的自律,自覺筑牢拒腐防變的黨紀國法防線。
要認真執行黨內監督條例,嚴格執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等各項黨內監督機制,堅持科學分解權力結構。要針對企業“一把手”權力過于集中、容易產生腐敗等問題,對權力進行科學分解,實現有效的權力制約。一要慎重授權,嚴格把住企業“一把手”的選拔任用關,切實按照“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逐級建立干部選拔工作責任制和用人失察責任追究制。二要合理分權,建立健全企業“三重一大”決策機制。實行對事權、財權、物權、人權的關鍵環節和重點部位的用權行為的約束,突出對權力規范運作的監督制衡。對于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問題,堅持集體研究討論,避免與防止個人或少數人“拍腦袋”決定,確保重大決策不失誤、重要人事任免不偏袒、重要項目安排無疏漏、大額度資金使用無風險。三要有效制約,規范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職務消費,出臺相關辦法和實施細則,建立完善管理機制,防止揮霍公款中飽私囊行為的發生。四要加強對企業班子內部的監督,把“一把手”置于班子成員的監督之下,在一定范圍內公開“一把手”的職責、權限,把權力的運作過程最大限度地置于干部職工的監督之下,構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同級監督相互結合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監督體系。科學合理的權力配置是權力正常運行的基礎,也是建立健全運行機制、限制當權者必須依法行政、防止腐敗的關鍵。要圍繞國有企業重大問題采取適度分權的措施,一方面使各種權力處于合理的分布狀態,能夠實現效能最大化,且各種權力之間彼此能夠相互協調、相互制衡;另一方面適度確定某種權力的自身界限,明確限定某種權力可以在什么范圍、什么層次上行使,超出了這個范圍、層次就是違背原則。
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內部的紀檢監察職能作用,加強對國有企業的資產監管。堅持紀檢監察工作為企業改革發展服務的指導思想,把黨風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結合起來,以堵塞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一是要參與經營決策,實行宏觀監控。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應參與重大事項決策和指標制定全過程,以強化對企業產權交易、資本運營、財務管理、營銷采購等企業經營管理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加強高風險投資業務的監管和預警防范,加強擔保、借貸等方面的風險管理。二是要改革財務管理體制,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認真落實依法審計、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加大財務監督力度。三是要圍繞企業改革發展,進一步深化效能監察。加強對企業改革改制中資產評估、產權流轉、資產處置、財務管理和職工安置的監督檢查,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和職工群眾合法權益。加強對國有資產監管和企業各項管理制度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有規不依、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為。進一步健全完善效能監察工作機制,促進效能監察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面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有了好的制度,好人可以避免錯誤,更好的發揮作用,壞人不能橫行,即使干了壞事也能得到及時查處”。制度是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生命線,是從源頭上預防和懲治腐敗的重要措施。要使國有企業領導干部有效地預防腐敗,就必須健全和完善制度,發揮制度的保障作用,是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發生的最佳方法。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有了制度就要在執行力上下工夫。好的制度如果不去嚴格執行,就會形同虛設。好的制度如果能夠嚴格執行,久而久之,就會轉化成個人的自覺行動,形成良好風氣。一是把制度的執行力與責任、目標、考核掛鉤,建立有效的制度實施機制,從責任、監控、利益方面入手,來促進和保證制度的貫徹落實。二是加強檢查,懲處違規現象,著重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三是加強責任追究和領導問責,維護制度的權威性,促進干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四是增進制度執行的公開和透明。對制度的研究制定、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都要力求做到公開和透明,這也有利于促進制度的貫徹實施。
(作者單位: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