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俠
(中共秦皇島市委黨校 河北秦皇島 066000)
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民族英雄毛澤東
張永俠
(中共秦皇島市委黨校 河北秦皇島 066000)
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我們通常稱毛澤東是黨、國家和軍隊的領袖、主席,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戰略家、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詩人、書法家,而不怎么習慣稱他是民族英雄,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歲月的變更,毛澤東作為偉大的民族英雄的地位越來越突出。
1910年毛澤東離開韶山到長沙求學,他目睹了辛亥革命的潮起潮落,更為民族的前途擔憂。他寫出了“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詩句,顯示出他不同凡響的宏偉氣概。1915年5月,袁世凱政府表示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青年毛澤東非常憤慨,寫下了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表達了自己的志向。1918年4月,毛澤東和蔡和森等人共同發起成立了新民學會,開始探求中國的新路。在新民學會中,他又獨樹一幟,提出要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學會的目標。他懷抱著這一追求,去實踐,去尋找真理。經過五四愛國運動的洗禮,中國很快涌現出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他說:“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就沒有動搖過。”他在實踐中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系諸路皆走不通了新發明的一條路”,便迅速地從一個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在他28歲那年參與創立了中國共產黨。
回眸青年毛澤東的成長過程和思想轉變歷程,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成為一個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是為了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毛澤東從一個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是因為民主主義解決不了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問題。正因為如此,在毛澤東轉變為共產主義者以后,他作為愛國主義者這一點不僅沒有改變,而且升華為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相聯系的更高層次的愛國主義。正是毛澤東所處的這種客觀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毛澤東主觀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決定了毛澤東最終必定會為中華民族的救亡和發展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成為一名民族英雄。
江山到手后,如何重整這破碎的山河?外國人在等著看笑話,中國國內也有人心存疑慮,他們議論說,共產黨軍事100分,政治80分,經濟零分。言下之意,共產黨不會搞建設,這江山能不能坐穩,還得看看再說。
毛澤東不信邪。他從上海這個舊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開始,發起了經濟上的“淮海戰役”。從1949年5月到1950年3月,10個月的時間,共產黨人就消除了肆虐中國的惡性通貨膨脹。緊接著又開始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僅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在主要經濟指標上超過或達到了舊中國的最好水平。數字雖然枯燥,但卻能夠直接說明問題,我們不妨看一組數字:1952年與1949年相比,糧食增加了507.35億公斤,比舊中國的最高年分還多了139.2億公斤。棉花平均每年增長43.2%,比舊中國的最高年份增長了4.55億公斤。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49.3%,鋼、煤、石油、棉紗、發電量全面超過了舊中國的最高記錄。在職職工從800萬人增加到1580萬人,嚴重的失業狀況逐步消失,其中享受勞動保險的職工從60萬人增加到330萬人,職工工資增加了70%,農民收入增加了30%。毛澤東有詩:“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38年不過是彈指一揮,3年該怎么形容呢?就是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有如此令人眩目的成就。
毛澤東還不滿意。他問到:“難道六萬萬窮棒子不能在幾十年內,由于自己的努力,變成一個又富又強的國家嗎?”他回答: “現在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階級。”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中國拉開了邁向工業化步伐的凱歌行進的年代。毛澤東的預言被中國的實踐所驗證:中國從一個連一根火柴、一顆鐵釘都要從外國進口的國家,變成了能夠造出衛星和原子彈,擁有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國家。
正如網民評述的那樣“毛澤東接手的是一個四分五裂,人心離散,牛拉木犁的中國,當他撒手人寰的時候,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凜然守護著國門,中國的衛星在太空傲視著地球,中華民族以特有的尊嚴和凝聚力站立在世界舞臺。”所有這些變化,都已經成為我們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堅厚的基石。
1935年12月,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猖狂進攻,毛澤東堅定地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這是毛澤東對他所奉行的愛國主義精神的經典概括。他又說:“中華民族決不是一群綿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與人類正義心的偉大民族,為了民族自尊與人類正義,為了中國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決不讓日本法西斯不付出重大代價而達到其無法無天的目的。”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面對東方地平線凸現出的一個崛起的民族,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許多國家開始了對新中國的封鎖政策。面對惡劣的國際環境,毛澤東自信地認為:封鎖吧,封鎖個10年8年,中國人什么都干出來了!毛澤東充滿自信地估計: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當中國人在四周封鎖的情況下,獨立自主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氫彈以后,他的這種估計使人們極為信服地接受了他對自己民族自信心的判斷。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在帝國主義侵略威脅到自己家門口,干涉中國內政的情況下,敢不敢迎戰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如此重大的考驗與前所未有的外部壓力,使包括中共黨內和國內一些人士都擔心同美國人較量,會不會“引火燒身”?然而毛澤東沒有對來勢洶洶的外部壓力屈服,毛澤東先通過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向外發出擲地有聲的警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最后做出了派譴志愿軍的決定:經過兩年多的作戰,美國不得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當時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克拉克在中國人的氣勢面前,不得不沮喪地承認:“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毛澤東用他強烈的民族自尊自信心,把一個威武不屈的中國展現在世人面前,也因此在國際社會上,贏得了人們對中國的敬仰。
這一切都表明,毛澤東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領袖,是民族復興的艱辛探索者,是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的堅定維護者。在他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盡管有過這樣的不足和那樣的錯誤,但是在捍衛國家主權和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始終是堅定不移的。因此,毛澤東的一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的一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的一生。他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民族英雄。
張永俠,副教授,單位:中共秦皇島市委黨校基礎理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