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課題組
西柏坡精神對黨的純潔性建設的歷史啟示
中共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課題組
胡錦濤在十七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提出的保持黨的純潔性的重大戰略任務,標志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純潔性建設問題被提到了黨之存亡、國之興衰的高度,成為全黨必須高度關注和認真踐行的重大課題。如何破解這一課題呢?西柏坡精神以其厚重的歷史內涵和極具生命力的精神文化積淀,對黨推進純潔性建設給予了重要的歷史啟示。
西柏坡精神是時代的產物,歷史的豐碑,是在革命即將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歷史轉折時期形成的一種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優良品質的縮影,是對未來革命和建設的精神引領,也是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進行純潔性建設的思想先導、理論武器和實踐示范。
西柏坡是西柏坡精神的發祥地和誕生地。西柏坡精神是在多種條件、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
從歷史背景看,西柏坡精神的產生有其必然性。西柏坡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經濟條件、民眾基礎,為西柏坡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社會條件;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傳承,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是西柏坡精神形成的精神文化淵源;中國共產黨人善于把握歷史、運籌帷幄的領導水平,是西柏坡精神形成的主觀條件。
從實踐過程看,西柏坡精神的形成有其規律性。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的歷史主題,是將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到底并逐步向社會主義轉變,進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圍繞這一歷史主題,必須完成三大任務:一是徹底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二是建立新中國;三是建設新中國和進行長期執政。黨領導人民正是在緊緊把握歷史轉折的主題,完成三大任務的偉大實踐和理論思考中,造就了西柏坡精神的。
從時代特色看,西柏坡精神的形成有其時代感和前瞻性。西柏坡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發展中的重大成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升華。在中國革命不同的歷史階段中,不斷錘煉和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這些偉大精神是西柏坡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礎,決定著西柏坡精神的特質和內涵,與西柏坡精神既在內涵上各具特色,又具有邏輯上的內在統一。這些精神,共同匯聚成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中國革命精神,集中體現著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優秀政治品格、高尚道德情操、優良工作作風和昂揚精神風貌,成為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在時代發展進程中,西柏坡精神越來越顯示出強烈的時代感和前瞻性。
西柏坡精神是共產黨人政治智慧的結晶和優良品質的升華,它蘊含著反思歷史、指導現實、展望未來的深遠意義,是我們黨特有的政治優勢和保持純潔性的不竭動力。如果說,在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歷史關頭,西柏坡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成功完成重大歷史轉折的精神武器;那么,在黨長期執政的過程中,西柏坡精神就是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
我們黨執政60多年來,黨的幾代領導人始終把保持純潔性作為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常抓不懈,始終高度重視弘揚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以后,毛澤東一再告誡全黨:我們應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鄧小平進一步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1991年9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到西柏坡參觀考察,揮筆寫下“牢記‘兩個務必’,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8個大字。2002年12月胡錦濤在西柏坡考察時再次重申了弘揚西柏坡精神的重要性。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胡錦濤再次強調: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全黨同志要牢記歷史使命,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些,都是共產黨人對自己歷史使命和責任的深刻自省,也充分說明了不管過去、現在,還是將來,西柏坡精神都是鞭策共產黨人攻堅克難,肩負偉大歷史使命的強大思想武器。
深刻理解西柏坡精神的內涵特質,對于推進黨的純潔性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西柏坡精神的內涵特質由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面臨的歷史主題所決定,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高遠追求和崇高責任,它的內涵特質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在革命力量和反動勢力大決戰的關鍵時期,共產黨人表現出來的“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徹底革命精神、“兩個敢于”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兩個善于”的務實創新理念。
西柏坡時期是奪取全國勝利的前夜。面對大決戰的殊死搏斗和摧毀舊制度、建立新政權的嚴峻考驗,毛澤東主席向全黨發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號召,要求全黨步調一致,以“兩個敢于”(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不失時機地發起戰略決戰。這一時期,黨中央指揮并打贏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三大戰役,并在全國各個戰場不斷取得驕人的戰績。
隨著革命戰爭在全國不斷取得勝利,成立新中國、建立新政權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肩上。一方面,黨要領導全國軍民同國民黨軍隊決戰、同國內外敵對勢力斗爭;另一方面,還要研究確定建國方略、領導農村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等。在完成新舊社會更替這一重大的歷史課題面前,毛澤東清醒認識并深刻分析出革命和工作的重心即將轉移,共產黨人必須學會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方面的工作,他要求全黨要以“兩個善于”(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還要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的狀態,迎接和承擔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使命。毛澤東的這一思想,很快形成了全黨的共識,也成為了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內涵。
第二,在新舊中國大變革之時,黨堅持正確的人民觀,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堅決維護和服務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西柏坡時期,黨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制定和頒布了徹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綱領——《中國土地法大綱》,在全國解放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為老百姓謀得了最基本的生存權。這種大規模的土改運動符合了民意,贏得了民心,使得各個解放區的人民迸發出極大地革命熱情,紛紛以空前的規模、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支援革命戰爭。由于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取得了包括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在內的許多戰役、戰斗的勝利。據統計,僅支援淮海戰役,累計支前民工就達590余萬人、支前擔架29萬副、牲畜62萬頭,還有許多大小車輛、扁擔、船只等。陳毅曾這樣評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這一時期,黨十分注重用人民的智慧建立人民的中國,黨組織多次沖破反動派重重阻撓,保護和護送了大批愛國民主人士北上參政議政,對新中國的建立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這一舉措,也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人民至上的理念。
第三,在將要取得全國勝利和建立新中國之時,黨中央以高度自覺的憂患意識,提出了“兩個務必”,要求全黨保持自警、自進的精神狀態。
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告誡全黨,在勝利面前“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皟蓚€務必”是黨總結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的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實踐智慧的結晶,它開拓了黨保持純潔性,鞏固執政地位的新視野和新境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純潔觀。
第四,面對將要執掌全國政權的歷史使命,共產黨人以堅定信念和歷史擔當,創造了“趕考”精神。
63年前,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平時,面對執掌全國政權的歷史使命,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進京趕考去。周恩來答: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以歷史的教訓警示大家:我們決不當李自成!從西柏坡出發的“趕考”,是共產黨人在特殊歷史條件下開啟的執政新命題,是黨的意識、政治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的具體體現,它超越了具體歷史時期,將伴隨共產黨執政的全過程,并為今后繼續破解新的執政命題奠定了基礎。
第五,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黨中央作出“六不規定”,要求領導干部自覺置身于人民群眾和廣大黨員干部的監督之中;針對革命隊伍中存在的問題,黨在基層組織中開展“三查”、“三整”,進一步純潔了黨組織。
西柏坡時期,根據毛澤東的提議,黨中央作出著名的六條規定,即:一不做壽,二不送禮,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自覺反對驕做自滿、貪圖享受、不求進取和腐化墮落,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為了加強對政府中黨員的管理,經毛澤東倡導,中央明確規定,凡參加人民政府之黨員,除中央允許者外,必須一律參加支部組織,過黨的組織生活,從組織上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從制度上保證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上,針對土改中暴露出來的黨組織不純的現象,共產黨在基層組織中,開展了以查階級、查思想、查作風為主要內容的“三查”,和以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為主要內容的“三整”活動。經過“三查”、“三整”,使黨的基層組織更加純潔,更有戰斗力。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共產黨人的“趕考”環境險象叢生,“趕考”任務更加艱巨,“趕考”標準更加嚴格,“考生”狀況發生明顯變化。始終保持“趕考”精神,以人民群眾為“考官”,以贏得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最高目標,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考卷”上答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案,是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是共產黨人崇高使命所在。
保持“趕考”精神,就是要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追求,堅守共同精神家園;要保持自律、自警的理念,忠誠對待組織,堅決服從組織,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始終保持努力自進的精神狀態,保持干事創業的激情,自覺做到順境不懈怠,困境不動搖,努力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黨和人民的一流業績。
今天,我們面臨著各種嚴峻復雜的形勢,“糖衣炮彈”的危險仍然存在,驕傲自滿、官僚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依然會侵蝕我們,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下,出現了一些黨員干部紛紛“落馬”的現象。
因此,迫切需要在黨員干部中加強“兩個務必”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堅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的思想觀念,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迫切需要以“兩個務必”的基石,筑牢黨性修養之大堤,增強黨員干部抵抗腐蝕的免疫力,永葆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和作風上的純潔性。
共產黨在長期執政中,面臨著“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其中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人民群眾。西柏坡精神告訴我們,任何時候,能否真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都是檢驗我們這個黨是不是真正的馬列主義政黨的試金石,是檢驗我們黨純潔性的試金石。
作為黨員干部,就是要甘做人民公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吃拿卡要”作威作福;要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而不是凌駕于人民之上;要傾聽群眾的呼聲,吸取人民的智慧,而不是自以為是;要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而不是為個人或小集團謀私利。只有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黨的執政地位才能進一步鞏固,才能得到人民一以貫之的支持和擁護,才能帶領全國人民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面臨執政的考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外部環境的考驗,在開創偉大事業的征途上有許多難題需要破解,許多大事、難事需要面對。
為此,我們必須大力弘揚“兩個敢于”、和“兩個善于”的革命精神,自覺鍛造無私無畏、自信自強、奮發進取的品格,勇于面對改革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自覺保持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創新務實的作風。這樣,黨才能真正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的事業才能不斷開創出嶄新的局面。
黨的紀律是黨的生命,是黨賴以生存、發展和維護純潔性的基本保證。在體制轉軌、社會轉型、思想多樣、利益多元的環境下,堅定地維護黨的紀律,強化紀律約束,是黨經受“四大考驗”、化解“四大危險”,保持純潔性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強化黨的紀律約束,必須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充分發揮率先垂范作用,要像西柏坡時期的中央領導集體那樣,自覺成為執行黨的紀律的模范;必須建立健全群眾舉報制度、領導干部財產申報制度和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讓領導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都得到有效監督;必須敢于和腐敗現象做斗爭,對消極腐敗現象和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敢于亮劍,敢于斗爭,以堅強的黨性、過硬的作風、廉潔的操守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必須高度重視和嚴格實施黨的制度建設,使廣大黨員干部從內心深處尊重和敬畏制度,讓制度成為黨員干部從政的鐵規、為人處世的行為自覺,而不是搞法外開恩、因人而異,讓制度形同虛設。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黨的純潔性,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課題指導:胡慶勝
課題組成員:陳永萍、杜麗榮、冉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