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秋
(石家莊市林業局 河北石家莊 050071)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楊建秋
(石家莊市林業局 河北石家莊 050071)
當前,生態環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關心的主題,建設森林城市成為世界城市發展的新潮流。石家莊市作為全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市委、市政府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生態宜居、綠色省會的高度,為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2010年提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奮斗目標,努力實現“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
石家莊是河北省的省會城市,也是京南第一省會城市,現轄24個縣(市)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石家莊市的生態環境建設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河北省乃至首都生態環境質量。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堅持把造林綠化工作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幸福石家莊的基礎工程,做為增強城市競爭力、推動城市科學發展的頭等大事,致力于構建生態宜居城市、提升人居品位,始終堅持“大工程、大投入,帶動造林綠化大發展”的戰略思路,堅持不懈,持續實施了一系列林業生態重點工程。
在城區綠化中,遵循“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理念,以喬木為主,喬灌花草相結合,高起點、高標準進行了街道、公園廣場、單位庭院小區的綠化。還實施了二環路、三環路綠化、環城水系綠化建設等生態工程。在農村綠化方面實施了國家退耕還林、太行山綠化、天然林保護等工程和我市“5528綠化”、綠色通道、萬樹進村、“雙百萬畝”封山育林等生態項目,林業工作長足發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截止2011年底,石家莊市有林地面積達到670萬畝,森林覆蓋率已達到30.6%、主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7%、綠地率41.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5m2,以上四項重要指標已超過國家森林城市標準。我市全市適齡公民義務植樹的盡責率達到86%以上,高速公路、國省干道綠化率達到80%以上,一河兩環水系初步形成,空氣質量、水質環境進一步提升,環城防護林帶正在抓緊建設中。我市先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造林綠化先進集體、全國太行山綠化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為了從根本上改善石家莊市生態環境,打造綠色省會,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幸福石家莊打下堅實基礎,石家莊市委、市政府根據省八次黨代會張慶黎書記提出的建議環省生態林帶要求,號召全市人民開展全市大造林,組織綠化大會戰。投資5億多元,啟動了一大批城鄉綠化工程。
對城區街道和二環路的行道樹、隔離帶、街旁綠地、街心公園等進行補植補種;對老舊小區和新建、改建單位,及時進行綠化美化,同時開展園林式單位和小區爭創活動,開展創建省級、市級園林式單位活動;對環城水系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綠地植物配置;在京珠高速、京廣鐵路兩側建設60米寬、12公里景觀綠化帶。需增值各種喬木64萬株、補充花灌木300萬株、新建草坪和地被植物55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570萬平方米,將建成省級園林式單位15個、小區5個,建成市級園林式單位40個。通過以上綠化建設,大大提升城市綠化美化水平。
為了從根本上改善石家莊市生態環境,除抓好主城區綠化美化外,我市在城區周邊啟動了一大批環省會生態綠化工程。
西山生態觀光園。位于槐安路西端的鹿泉市西山朝向市區山體及山前大道兩側,主要采用工程造林、義務植樹、農民自建、封山育林四種造林模式建設,規劃面積5萬畝。目前已完成造林綠化3.7萬畝,2012年計劃完成造林0.8萬畝。通過栽植油松、檜柏、五角楓、核桃、山桃、山杏等樹種,建成春季山花爛漫、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碩果累累、冬季郁郁蔥蔥的生態景觀,為市民增添游覽觀光場所。
三環路綠化提檔升級工程。三環路是石家莊主城區城市外圍的一條主干道路。2010年,市政府實施了三環路防護帶綠化工程,植樹19萬株,造樹3402畝。為把三環路真正打造成環繞石家莊市區的生態大道,景觀大道。確定在2010年三環路生態防護林建設基礎上,對總長度78.8公里的三環路輔道兩側50米重要節點進行綠化美化、增植彩花、彩葉樹種,提檔升級,打造生態景觀亮點,使三環路真正成為一道環繞省會主城區的生態屏障和景觀大道。
滹沱河百里綠色長廊綠化工程。滹沱河位于石家莊市的北部,流經石家莊市域內的平山、靈壽、鹿泉、正定、無極、深澤等縣市區,全長176公里。曾是歷史上石家莊市的“母親河”,被稱為石家莊市文化發源地。但是,由于受多年來持續干旱、地下水位下降等氣候影響,河道上游已形成斷流,河床抬高,沿岸土地沙化嚴重。為從根本上改善滹沱河兩岸生態環境,2012年市政府確定在原滹沱河(市區段)綜合整治工程基礎上,打造三百里綠色長廊及城市北部生態屏障。市區段滹沱河景觀建設工程,將按水面、分年度逐步實施滹沱河景觀工程,確保2013年底前全部完成市區段16公里景觀建設和綠化任務,新建綠地面積1214.6萬平方米,種植樹木1000萬株。在市區段以外的滹沱河兩岸分別營造100米寬防風固沙及經濟林帶,計劃造林2萬畝,植樹100萬株。
西柏坡高速公路兩側山場綠化工程位于石家莊市區直達革命圣地西柏坡的高速公路兩側,主要在公路兩側50米之外山場進行綠化美化,高速公路總里程63公里(其中,涉及鹿泉段25公里、平山段38公里)。計劃在公路兩側可視山體各營造50-200米寬生態及經濟林帶,造林約1萬畝,植樹80萬株。
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園。工程前身系原正定縣滹沱河國有林場。規劃面積1萬畝,2012開工建設,在全部收回原林場對外租賃承包林地的基礎上,先行啟動5000畝建設任務,主要完成公園基礎設施,主園、主區道路綠化等內容,植樹約30萬株;2013年完成公園主體工程建設并達到簡易開放條件。公園建成后,將會成為我國北方城市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
綠色通道建設。工程主要是在主城區至環省城的正定、藁城、欒城、鹿泉等組團縣(市)主干道兩側實施,主要涉及貫穿我市的京珠高速公路、307國道、308國道、中華大街北延兩側進行綠化和補植補造,連點成線、連線成網、連網成帶,計劃植樹42萬株,綠化總面積6000畝,形成綠化景觀帶。
建設國家森林城市不僅符合我市的現實需要,更是順應了世界生態建設的熱潮。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石家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堅持生態立市,打造綠色省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有決心、有信心帶領全市人民,并通過不懈努力,把我市建成國家森林城市。
市政府成立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創森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推進。各區、縣和林業、城建、園林、水利、交通、規劃、國土等市直有關部門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主體。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統籌指揮,明確職責,建立起“政府主導,群眾參與,部門配合,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創建機制。市委、市政府將不斷加大對各區、縣和市直有關部門的督導、指導、檢查力度,周密組織實施,科學安排調度,矢志不渝,集腋成裘,成其功業。
建設國家森林城市需要社會各個方面力量的廣泛參與。要切實做好群眾的發動工作,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載體,加大宣傳力度,采取靈活多樣宣傳方式,大造聲勢,營造更為濃郁的創森氛圍。充分發揮《石家莊日報》、《燕趙晚報》、石家莊電視臺等市級各主流媒體和機場、車站等處大型戶外廣告的作用,不惜占用黃金時段和黃金版面,拍攝專題片、安裝大型展牌、建立創森網站、辦創森主題知識競賽、征文、書法、繪畫、攝影比賽,和上街宣傳、向群眾發放宣傳手冊、鑰匙鏈、掛歷、背心、圍裙等宣傳品等多種宣傳形式,宣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重大意義和作用,對創森知識進行全面普及,不斷加大市民知曉率和參與率,努力形成全市動員、全民參與、全社會合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讓森林城市建設理念深入人心,人人皆知,并成為科學的、自覺的、深刻的全民行動。
造林綠化是一項公益事業,各級要不斷加大財政投入,要積極探索新的綠化機制,本著省里爭取、市里主導、縣里配套的原則,多渠道籌集資金。在資金使用上要合理分配,突出重點,專款專用。重點地段適量傾斜,其他地段實行以獎代補。并通過項目招商引資、企業單位及個人自愿捐助等措施,面向全社會籌資,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資體系。
(四)協調聯動、強化服務。
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負其責,切實抓好本縣(市)區、本系統的工作落實,確保按方案確定的內容、標準和時限要求,全部完成任務。各級綠化委員會要充分發揮統一領導城鄉綠化的職能作用,加強對造林綠化工作的組織協調、督導檢查,及時總結經驗,表彰先進。林業、城建、園林、交通、水利等部門要分工協作,各司其職,上下一心,全市城鄉綠化一盤棋,按時高質量完成綠化任務。
打造綠色省會,建設生態石家莊,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是剛剛閉幕的中共石家莊市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建設幸福石家莊的重要內容,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全市上下將立即行動起來,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士氣,迅速掀起植樹造林新高潮、開創建設國家森林城市新局面,為建設綠色、人文、宜居新石家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建秋,系中共石家莊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綠委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