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偉,富 江,李 海
(浙江省嘉興市環境保護監測站,浙江 嘉興314000)
嘉興市位于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心腹地帶,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城市之一。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城市處于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2011年GDP總值為2 500億元,下屬5個縣(市)全部步入縣域經濟百強縣行列。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質量相對下降。近年來,嘉興市范圍內的污染事故持續不斷,嚴重污染環境,危害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且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因此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成為嘉興市環境保護工作的工作重點。
環境化學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環境污染,常常在瞬時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對環境造成污染,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主要要求快速測出污染物的種類、濃度、范圍和擴散速度,為領導正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正確決策爭取時間、有效控制污染范圍,使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現在應急突發性監測的主要要求是用小型、便攜、簡易的快速檢測儀器和裝置,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應急監測任務。
近年來,嘉興市范圍內每年均發生幾十起環境污染事故,其中有不少均為影響較大的事件,如2007年5月21日合盛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爆炸事故、2011年2月24日發生的臭氣襲城事件和2012年1月4日向陽化工廠爆炸事故,均影響面較大,在社會中引起很大的反響。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嘉興市環境執法部門經常接到夜間的投訴和舉報,近年來,長期困繞環保部門的市區北部廢氣污染更是擾民事件不斷,主要針對韓泰輪胎和曉星公司的夜間投訴居高不下,2011年環境監測人員配合執法進行現場監測的次數有近30余次,因此夜間加班任務煩重。
嘉興市范圍內共有化工企業92家、電鍍企業84家、紡織企業570家、造紙企業54家、制革企業40家,目前在危化數據庫管理環節上薄弱,對重點區域如飲用水源地的應急預案缺失,平時沒有專業環保隊伍對轄區內的危化企業組織全面排查,因此尚未建立環境風險源動態檔案和數據庫,一旦發生環境污染事故,在基礎資料方面顯得較為薄弱。
近年來,環境污染事故頻頻發生,為了能夠有效快速的處理好這些污染事件,市監測站也相應購置了應急儀器。在2008年購置了一臺應急監測車,該車主要配置測定空氣中常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常規主要污染物,另外還有傅里葉紅外分析儀、便攜式氣相色譜、便攜式氣體檢測儀和應急測定管。但是和浙江省其他地級市相比,目前嘉興市的應急監測儀器仍然處于較薄弱的狀態,尤其是應對有毒、有害的化學品泄漏或者爆炸以及土壤、水體重金屬污染,需要在短時間內判斷物質的種類及對人體的傷害,市監測站目前缺乏相應的儀器。為此,市監測站正在積極調研便攜式GC-MS應急設備以及重金屬快速測定儀,為不斷增強嘉興站的應急設備做好準備工作。一旦發生需要定性的環境污染事故,要求環境監測部門能夠快速準確地判斷出污染物的種類、毒性、濃度、污染的范圍及可能的危害程度。按嘉興站目前的儀器配備,很難在第一時間在事故現場作出準確定性判斷。
輻射監測目前處于起步階段設備嚴重不足。現配備了FH40G便攜式射線劑量探測儀、HI-2200型射頻電磁場強儀、HI-3604型工頻電磁場強儀、AB-5型氡測試儀和Narda550型電磁輻射測量儀等輻射監測專業儀器。對比浙江省環保廳下達《浙江省環境監測站年度考核辦法》及地市級《輻射監測能力建設標準》,監測站還有一些常規的、基本的輻射監測不能開展,如中子劑量率測量、γ能譜、γ輻射累計劑量(TLD)、鈾、釷、鐳、總α、總β、40K、3H、14C、90Sr、137Cs等監測項目。為滿足《浙江省環境監測十二五發展規劃》和《輻射監測能力建設標準》中儀器要求和新開輻射監測項目的需要,急需購置諸如便攜式γ譜儀、中子射線探測器、輻射樣品采樣設備和前處理設備、高壓電離室和高量程外照射探測儀等輻射監測儀器設備。對秦山核電站的更是空白,監測核電企業尚需要配置γ譜儀、低本底液閃譜儀和激光測鈾儀等儀器。
根據環境保護部的相關要求,地市級環保局應成立獨立的環境應急處置中心,以應對各類突發的應急事故。目前,嘉興市處理各類環境應急事故的工作主要由環境監察支隊和環境監測站的技術人員共同參加,其中包括較多合同制工作人員。由于工作人員平時工作繁雜,基本處于長期在現場奔波狀態,一旦發生突發性環境事故,較難在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如向陽化工廠發生爆炸時,現場監測人員均在家休息,等接到電話趕赴應急監測現場,均要超過一個多小時,因此必須培養一支專業的應急監管隊伍。
建議積極爭取人事部門的支持,成立單獨機構,在社會招收專業技術人員組建嘉興市應急處置中心,辦公和經費申請專項資金解決。該應急處置中心主要承擔以下工作職責,負責制定全市突發性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發展進行預測、預報、預警,發布信息。負責全市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環境監測、現場調查取證、應急處置、信息通報工作。負責制定和完善環境安全的應急處置、環境修復及環境安全法律、規章、制度。對環境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各個重點污染企業開展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演練、應急處置工作。
按2011年中央減排專項補助購置GC-MS和應急車項目,盡快爭取在環保專項資金中予以落實。另外,到十二五末,對照地市級《輻射監測能力建設標準》,國家要求購置便攜式γ譜儀、中子射線探測器、輻射樣品采樣設備和前處理設備、高壓電離室和高量程外照射探測儀等輻射監測儀器設備,對秦山核電站進行現場監測的γ譜儀、低本底液閃譜儀和激光測鈾儀等儀器。
[1]張志文.環境風險評價實用技術和方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
[2]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11環境應急監測培訓教材[R].北京: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