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東
(上杭職業中專學校 福建 上杭 364200)
讓學生輕松學英語
蘭 東
(上杭職業中專學校 福建 上杭 364200)
本文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著重探討英語教學中采用各種方法及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優化教學手段;跨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英語作為中學階段的第一外語,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中都非常重視,但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總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壓抑了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英語學習無任何輕松、愉快可言。隨著學習的深入,“兩極分化”的現象日趨嚴重,英語“學困生”的比例隨著年級的升高逐年上升。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采取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好的學習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少走彎路,用少量的時間卻能達到最高的復習效率。故教師要指導學生用適合他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吸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做到舉一反三。“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此話強調的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如概括只接動名詞作賓語的常用特殊動詞——特殊動詞接“動名”,使用它們要記清。 “放棄”“享受”可“后悔”,“堅持”“練習”必“完成”,“延期”“避免”非“介意”,掌握它們今必行。采用歌訣形式來記憶有助學生迅速掌握。單詞是英語學習中的攔路虎,掌握單詞量的多寡常是影響他們學習成敗的一個基本因素,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向他們傳授記憶單詞的科學方法,易學好記,他們就會感到有收獲,興趣盎然,才能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1)同類比記憶法,同義或近義詞,同形異義詞,同音異形詞等分別歸類記憶.學習生詞時不妨讓學生聯想學過的同義詞和反義詞.如:clever wise bright smart;high與low,ask與answer;buy-by-bye,right-write;have a good time-enjoy oneself-have fun;at last-in the end-finally;listen to-hear,look at-see,look for-find,speak-say-tell-talk;put away,put in,put off,put out,put down,put up,put on.;usefuse-effuse-refuse;book-cook-hook-took;2)構詞法對比。如派生詞 care careful careless carefully carelessly carefulness carelessness合成詞 good-lookingcold-blooded 轉化詞question(n.問題、vt.提問),large(adj.巨大的)-enlarge(vt.擴大);3)詞的音、形、義、性相結合記憶;4)結合例句或在課文中記憶往往會記得快而且牢。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制作單詞小卡片,隨身帶著,隨時翻閱,這樣既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整理,隨時記憶,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記憶,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達到了一舉兩得乃至一舉多得的效果。
在平常的教學中經常發現,自己該講的都講了,可學生們對生詞和語言點掌握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完全沒有掌握。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的消極學習。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呢?讓他們當老師的方法值得一試。因為他們要走上講臺當老師且都想做得最好,于是便會認真地做好預習工作。借助字典與參考書,對新課里的知識作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大家都想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于是會把課文讀透,多多挖掘問題,并竭力去解決。這樣一來,學生的思路大大拓寬了,而經過思考—討論—總結的問題也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使用這種方法,課堂的氣氛活躍了許多,學生的思維敏捷了不少,學習的效果有了實質性的提高,真可謂一舉三得啊。另外,讓學生自己做on-duty-report,形式多樣,有猜謎、繞口令,唱歌、游戲,講故事、笑話,情景對話等,生動形象,趣味性強,形成臺上臺下打成一片,渾然一體的局面,令我不得不感嘆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同時,因地制宜地動用投影儀、電視、CAI多媒體等設備增加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聲、光、影視的效果同時出現,既生動又形象,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益。
新課標要求: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課堂上穿插跨文化教育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強烈欲望。我經常采取階段性專題介紹,使學生系統了解各國文化差異。如講述中西方文化中顏色代表的意義時,英語里的yellow可以表示“膽小、卑怯(鄙)”之意,如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他太軟弱,不敢起來斗爭。)漢語中黃色一詞有象征低級趣味、色情下流之意,如黃色電影、書刊、光碟等,但這“黃”與英語中的“yellow”無關。能夠表示漢語中這些意思的詞匯應該是:pornographic(色情的)、vulgar(庸俗下流的)、obscene(猥褻的)等。然而英語中另一個顏色詞blue卻常用來表示漢語中這類意思,如blue jokes(下流的玩笑),blue films(黃色電影)等。但英語的blue也常喻指人的“情緒低落、心情沮喪、憂愁苦悶”等。再如中西方飲食的差異,中國人一貫崇尚“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的生活哲理,對美味追求幾達極致,卻忽略了食物最根本的營養價值及吃飯的真正意義。而西方人認為菜肴是充饑的,強調科學與營養,烹調過程嚴格按科學規范行事,不重享受不過分追求美味,故西方的飲食比較簡單實在。當教師在課堂上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一個個生動的例子講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此時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進行新的探求活動,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有助于學生正確使用英語并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我還經常讓學生過洋節,如在教到Christmas Day時,將其與春節作比較,鼓勵學生找出相同與不同之處,再加以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既提高學生興趣又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給學生提供難度適中有趣味、知識性的閱讀材料,學唱英語經典歌曲,看原版英語電影,播放各種趣味英語教學視頻等喜聞樂見的形式,拉近學生與跨文化交際間的距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語言基礎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了解英美等國的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不斷地有發生校園犯罪的現象,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存在,教育普遍出現了只重視智育不重德育的現象,忽視了教學要完成德育的任務。因此,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紀律、品德、法制教育,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英語教師應根據本學科特點,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景因素,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寓思想教育于日常英語教學中,多方面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心理素質并激發興趣。如諺語Nothing is difficult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激勵學生敢于面對困難。No pains,no gains.勉勵學生要想有成就,就得付出辛勤的汗水,培養吃苦耐勞精神。One player does not make a team.引導學生關心集體、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團結、互助,自覺維護集體榮譽。在Teachers’Day時,對學生進行尊敬師長的教育,并要求學生付諸于實際行動。同時,結合當今現實,經常給學生讀報紙、講故事,利用電視、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展現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將英語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只有充分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才能使原來枯燥難學的英語變得簡單易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并在學習中感受著快樂,這就是我為之奮斗的目標。
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