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政 姬紅梅
(鄭煤集團白坪煤業公司 河南 登封 452481)
眾所周知,礦山測量有被喻為礦山的“眼睛”的稱號。礦山測量是開發礦山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基礎技術工作,而當最基本的測量工作出現重大偏差時,發生的后果輕則報廢工程,浪費資源,嚴重的將導致各種事故發生,甚至危及礦山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做好此項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做好此項工作,則要求測量人員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素質,同時在工作的過程中要認真細致,有高度的責任意識,不允許有半點的疏忽大意。提供的數據、資料及時、準確。所以,從事測量工作人員都要養成認真細致勤快的習慣,盡量減少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的錯誤。但是,也經常發生由于部分測量人員不細心或其它的原因導致的測量責任事故,都給企業造成或大或小的損失。
(1)下井前不認真檢查所需攜帶的工具和資料等。測量人員往往到了工作地點開始工作時才發現沒有帶齊工具或者給線所需要的數據沒有抄好。比如忘記帶筆、記錄本、鋼尺、錘球、起始資料、變向方位等所需數據。這些雖然都是一些小事情,沒什么大的原則問題,但是要再準備齊,就得上井去取,這樣將耽誤大量的時間,同時也影響了工作的心情。
(2)現場測量時測量人員所用導線點是否正確,由于前視人員、后視人員或儀器站操作人員不細心用錯了導線點,造成測量數據錯誤。
(3)由于井下生產任務緊張,施工單位給的時間不夠充足,造成觀測者測量時讀錯數據。觀測者是測量工作的關鍵,一定要細心,但有時由于緊張或其他因素也會出現讀數的錯誤?,F在全站儀已普遍用在井下測量工作,筆者認為在觀測者讀數據的同時,記錄者也應該仔細的看顯示盤上的數據,做到有核對,無錯誤,并快速的計算出半測回差是否在導線級別的范圍之內,如符合要求,則繼續施測,如超限,則需重測。
(4)習慣或人員缺少導致導線測量不及時。測量工作應步步有檢核,對測量成果進行及時復測。規程規定基本控制每300-500m需設置一組永久導線點,采區控制每30-100m必須加測導線點,但有時認為距離遠點沒有問題或者人員不夠應付生產以后再測,等再測時,導線誤差增大,迎頭方位可能發生很大的偏差。
(5)由于施工現場不給測量時間或者記錄者不太認真,記錄本記錄不全。在井下作業,由于生產任務比較緊張,施工單位不給測量時間,有時測量人員容易急躁,未將測量數據記錄完全,如儀器高、覘標高、測點的左右幫數據等。特別是在施工現場測量最后一站的前視點的高程時,由于記錄者急著算轉角進行標定,往往忘記記錄前視點的覘標高,上井后,整理資料就無法推算出最后一個測點的高程。
(6)記錄者的素質和習慣導致方位角推算錯誤。由于是在井下作業,必須在現場標定施工的中線,所以記錄者要在記錄的空隙進行水平角的推算或坐標的計算和測量反算工作,一旦算錯了方位角、標定水平角,現場的中線標定也一定會出錯。上井后,若不及時檢查原始記錄本,計算各項標定數據,就不能及時發現測量錯誤和標定數據的錯誤,這樣會對施工造成更大的損失。有時會造成兩巷錯交,誤透老巷、造成瓦斯、水的涌出等重大事故。
(7)儀器、棱鏡等是否有問題,需定期校正。
為了杜絕煤礦井下測量工作中的各種失誤對井下工程造成影響及嚴重后果,確保井下生產順利進行,必須加強測量人員的專業業務學習和綜合素質的教育,測量人員在進行測量時,一定要認真仔細,數據做到兩人檢查、兩人計算。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劃分清責任管理制度,井下測量工作前,測量小組的每個人根據測量分工清點各自應帶的東西。檢查所帶的工具的好壞,是否缺損,登記在發放記錄本上。同一個測量地點盡量用一個測量記錄本,這樣可保證今后使用時能夠找到測量的原始記錄。測量數據不得隨意涂抹、劃改,不得湊數據,數據記錄要真實。
(2)每次測量時,都要把測點周圍的無用的線繩標記毀掉,并把沒有用的點號及時擦掉,把使用的點號寫清楚,以防以后用錯測點。同時,每次測量時前視人員應把所用導線點親自指給儀器觀測者。同樣儀器觀測者把測點指給后視人員,這樣可以避免用錯導線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加強測量人員的日常業務學習,提高他們的技術業務水平。要讓測量人員在實踐中盡量多練習,井下測量儀器的整平、對中、讀數、瞄準目標以及給線方法,井下記錄、計算、反算以及中腰線標定數據的計算等,以及給線完成之后如何校對所給線的正確與否。上井后及時計算井下的測量數據,發現問題及時更正。
(4)嚴格按規程作業,及時復測井下各類導線。井下測量給線時應對上站進行檢核,若檢驗角超限,應退回至上一站進行重測,直到符合要求為止,按照規程每30-100m延伸一次導線,這樣,即使出現錯誤,也可以及時發現,減少失誤。
(5)儀器觀測者和記錄者要相互提醒,尤其是記錄者,在記錄數據的時候要及時算出水平角和豎直角是否超限,如果超過限差范圍之內,則要求觀測者重新施測,直到數據滿足要求為止,在離開現場時,應檢查各種記錄是否齊全,不要急著離開工作現場而升井,以免導致記錄不全,給升井后的內業計算工作造成麻煩。
(6)在進行最后的標定時,儀器觀測者和記錄者要互換工作,儀器觀測者應重新嚴格地對測量資料進行檢查,確保無誤可進行標定。同時,上井后應及時進行檢查原始資料本、計算坐標,最好上井后立即完成以上計算,如發現錯誤,要立即下井進行改正,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實踐告訴我們,要搞好井下測量工作,杜絕各類測量事故,減少因測量給生產造成的損失,要求測量人員既要技術過硬、全面,而且還要仔細認真,特別是工程技術人員更要負起高度的責任心,認真把好每一關,對各項資料都要進行檢核、對算、修正,一定不能有半點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