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康
(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高等數學作為高職院校的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在各個領域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如何使學生能夠很好地學好高等數學,是擺在教師面前的現實課題。
高職院校的教師一定要轉變教育理念,把培養“實用型”人才作為自己的教學動機,不應過多強調數學邏輯的嚴密性、思維的嚴謹性,而應將其作為專業課程的基礎,強調其應用性、學生思維的開放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自覺性。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學習數學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相關專業知識。這樣才能把握教育的規律,把課講得生動,讓學生易于接受。如果教師僅僅專業知識很深入,但是其他的知識很單薄,那勢必會導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枯燥。所以高職院校的教師要爭取一切進修和學習的機會,讓自己不僅成為一個專才,也成為一個通才。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機器?,F代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應該把“備課”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上;把“練”的重點放在啟迪學生思維,運用知識解決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上;把“改”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分層要求、分類提高上;把“導”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心理、思維障礙的疏導上;把“考”的重點放在對學生自學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檢測上。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只有不斷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學習上的適應性轉變。另外,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不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教師應更新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方法,變“灌輸式”教學方法為“啟發誘導”和“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使學生通過“發現”的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高等數學是理、工及經濟管理各專業的基礎課程,不同專業對數學知識的需求也不同,正因如此,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研究取舍,選取與專業相貼近的內容,針對不同系別和專業的學生,高等數學教學的內容和重點應有所不同。因材施教,合理取舍,使學生具備適合專業特點的數學應用能力,也能解決課時少帶來的一些問題,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
課程內容的確定不但要適合學生的基礎,而且要體現層次化。如果過多強調學生基礎知識差,降低對學生的要求,高等數學課的教學偏重于差的學生,沒有較難的內容,這樣好學生覺得太簡單,覺得不認真聽講也沒關系;而如果過多考慮好學生,教學內容偏難,則會導致部分學生聽不懂學不會,因而對學習高等數學失去興趣,甚至出現厭學現象。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學第一學期就養成不良的學風,對以后幾年的學習也非常不利。因此,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難度,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課堂上既講基本內容,一般學生都能接受;也適當介紹一些稍難的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對好學生是啟迪。
高等數學是一門理論難、邏輯強、使用廣的一門學科,它的抽象性是很多學生學習的難點。為此,要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習克服畏難情緒。要重視學期開始的新生“磨合期”工作,高等數學在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和初等數學有很大的區別,對于剛踏入大學的學生來說一下子不好適應,因此要上好第一堂的入門課。首先,說明該課程在大學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學生們知道它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掌握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后續課程的學習。其次,介紹高等數學的內容體系、對象、方法等。雖然高等數學和初等數學有很大區別,但我們在介紹學習方法的時候可以將兩者放在一起對比。不同的學習內容,要求的重點不一樣,所用的方法也就不同。教學內容的選擇,密度安排的程度,要根據高等數學的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而定。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談自己的理解體會比照本宣科講書本知識更有價值,這是活的知識。比如在講解某些例題時,若按照書上的解法講授,學生就會反應平淡,若拿出不同于課本中的幾種解法講授,則會提高學生興趣。合理地安排教學進度,是保證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措施。大學里上高等數學課雖然不能像中學里上數學課那樣注意各個教學環節上的完整,但也不能是滿堂灌,學生接受知識總有個認識過程。所謂合理的教學程序,應該比較接近學生的認識規律,即要作到: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對重點內容要注意安排適當的鞏固過程,內容講完后要及時歸納小結,以增強教學效果。在安排具體程序時要靈活,講解概念時要注意由具體實例引入,以便幫助理解。講解例題時要注意啟迪、歸納類型特點,以求提高。
高等數學課程不僅是學生掌握實用的數學工具的主渠道,更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素質、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數學教育本質上是一種素質教育,可以說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數學素質及修養。為此,在高等數學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加強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淡化復雜的運算技巧訓練,傳授數學思想和方法。
在高職院校的數學教學中,應強化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這部分教學內容應由專業教師與數學教師共同研討確定,針對不同專業背景設置不同應用內容。它的主要特點是體現專業性,其內容要體現一個“用”字,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我身邊”“學習數學是發展的需要”。這一部分的授課方式相對靈活??梢圆捎谩坝懻撌健被颉半p向式”教學,也可由某一專業領域實際問題的數學應用展開。教學工作也可由有工程背景或具有其他專業領域實踐經驗的教師來承擔。這種跨學科的教學模式的設置,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十分有益的,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切入點,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高等數學是高等職業院校各專業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它是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工具之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升高數教學質量,為學生分析和解決問提能力的培養,才能為專業課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1]張新娟,周從會.對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2]游雪琴.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思考[J].中國證券期貨,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