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年鳳
(揚州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江蘇 揚州 225000)
班級是學校教育和教學的基本單位, 是學生健康成長、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搖籃,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1]。 班主任是班級教育和管理的領路人[2],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中心工作、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高校班主任大多由專業課教師兼任,既教書又育人,在高校“ 雙肩挑”。作為高校兼職班主任,應該抓好入學教育、和諧班級建設、就業指導三個方面的工作。
高等學校的教育對象不同于中小學校,大學生來自于不同的地方,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同學、老師和新的挑戰,他們的心理、思想、行為都需要很快的轉換。 如何在這樣一個新的環境中很快適應高校的生活、學習,是每一名大學新生所面臨的首要問題。 在這個關鍵的過渡時期,如何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是班主任工作以后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 基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筆者認為班主任至少要做好以下工作:
1.1 熟悉班級情況。 在新生入學之前,詳細評閱學生檔案資料,了解其志愿、特長、評語及家庭背景等,做到胸中有數。 以便初步接觸到新生時,就能與他們盡快熟悉起來,這對于剛剛離開父母到一個陌生環境的新生來說, 能感受到一些溫暖,而且對日后的班主任工作開展也有幫助。
1.2 帶領學生熟悉學校環境。 新生剛入校,對學校環境不太熟悉,也不清楚各個部門的具體位置,作為班主任應該把全體同學召集起來,帶領大家熟悉校園環境;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圖書資源和網絡資源。 這樣,學生對自己的生活、學習環境就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對今后的獨立生活打下了基礎。
1.3 穩定學生專業思想。由于本人所帶班級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服從志愿招來的,入學后對專業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目標是什么,在學習方而很茫然。 我們利用班會對他們進行形勢政策教育和全面的專業介紹,讓學生思想上做好準備,了解專業特點,對專業有個整體規劃,能夠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其次,就當今就業、考研的情況,讓他們明確形勢壓力,正視現實,改變原來想要放松享受的想法,穩定專業思想。
1.4 引導學生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新生由于長期接受的是應試教育,步入大學之后,在學習觀念、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態度上都需要進行極大的轉變。 作為新生班主任,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特別是要利用好課堂時間。 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養成“今天的事情今天解決”的良好習慣;在此基礎上把知識點系統化,形象化,并有意識地應用到實踐中,以進一步理解掌握知識。
班級是一個整體,既要體現個性特征,又要有整體發展,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個體與整體的前進步伐。 一個班級的氛圍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身體成長與思想成熟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理應把班級事務處理得恰到好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自然融入這個班級當中,快樂的學習和生活,并能夠互幫互助,積極向上,團結勤奮。 作為班主任應從做到以下幾方面:
2.1 學風建設。 高校都會有為期一周的新生入學軍訓。 在新生入學軍訓完休息時,組織新生學習《 學生手冊》,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以及對違法、違規、違紀學生的處分條例和學生操行測評細則。 開課以后及時與其他任課老師聯系,每周突擊檢查上課情況,經常跟班聽課,到寢室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這樣能有效杜絕學生缺課現象,樹立良好的學風。
2.2 班干隊伍建設。組建的班干隊伍要關心集體,辦事認真,作風正派,愿意為同學服務,要有較好的學習成績,有一定組織能力,在同學中有一定威信。 對于班干部,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會授權管理,發揮其潛力和創造力。 由于學生干部處于成長階段,在處理某些事情上還不夠成熟,對他們既要交任務又要教方法;既要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大膽工作,又要幫助他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 既要發揮骨干作用,又要團結同學,不搞特殊化,也不能有優越感。 班主任還要及時發現和培養新的積極分子, 不斷擴大班干部隊伍,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煉。
2.3 關注弱勢群體。 本班而言,弱勢群體學生主要是貧困學生。 在逐一了解情況的基礎上,筆者一方面盡力通過周圍的熟人給學生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賺取微薄的生活費;另一方面積極了解國家關于獎學金和助學金的相關政策,關心、幫助,并鼓勵他們努力上進,盡可能得到數額較大的國家獎、助學金。 使他們具有雖然生活艱苦,但學習一定不能落后的堅定信心。 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本班先后有四位同學獲得國家立志獎學金,十幾位同學獲得數額不等的校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
若干年以來,全國大學生人數都在逐年遞增,而社會需求不但沒有明顯增加,反而在減少。 畢業生人數的迅速增長勢必導致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 然而,對學生而言,一方面在期待著在未來世界中尋找最能發揮自己潛力的舞臺;另一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作為班主任,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3.1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提倡先就業再擇業。 從新生入學開始,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使學生認清今后畢業時將會面臨的就業壓力,讓學生清楚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 在平時與學生的接觸、交流中,向學生介紹所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利用班會教育學生,提高對就業形勢的認識。 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設定職業目標,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天資、動機、需要、態度和價值觀等,慢慢形成較明確的與職業有關的自我概念。
3.2 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多考證書。 號召學生多參加實際性的社會實踐、多參加人才交流會,親身感受當前就業壓力,讓他們知道用人單位一般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通過這些方式,培養學生競爭擇業的意識,促使他們能自覺地將未來的就業壓力轉化學習動力。 從而端正學習態度,勤學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知識、取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資格證書,如:計算機等級證書、英語等級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 以便就業時為自己增添砝碼。
3.3 鼓勵學生考研。 學生考研可延緩就業壓力,推遲就業期的到來;另外,對學生來說,考研也提高了自身學歷,增強了競爭力。 作為班主任,從學生剛入學時就要鼓勵他們考研,讓學生早做準備,如一、二年級的基礎課(高數、英語)要學扎實,以便為以后復習迎考打下基礎。 平時要多跟學生交流復習方法,專業選擇,志愿填寫等考研經驗。 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本班有40%的同學考取了研究生,其中幾位還跨專業考取了名牌高校的研究生。
[1]王國芬.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新方式探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6(56):81.
[2]朱亞蘭.高校兼職班主任工作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5(2):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