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少才
航海行船,問一個沉重的話題:有拿自己生命開玩笑的嗎?回答是沒有哪位愿意拿生命開玩笑,但實際上有,那就是:安全工作走過場!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是2011年全國船舶交通事故,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從2012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獲悉,2011年我國共發生運輸船舶交通事故298件、死亡失蹤291人、沉船175艘,同比分別減少10 %、11.6 %和10.3 %。直接經濟損失39 154.8萬元,同比增加21 %。組織搜救2 177次,搜救遇險船舶2 150艘,獲救人員18 712人,救助成功率96.7 %。 用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陳愛平的話說:“水上交通安全穩中趨好,主要來源于兩方面:專項治理工作實現新突破;船舶和公司安全管理得到提升。”
假如沒有突破、沒有提升,毫無疑問,數字肯定是上升而不是下降。每年6月是全國性的“安全生產月”,如果我沒記錯的話,2011年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安全責任,重在落實。”全國性的、全行業的安全生產可以說是年年講,月月講,可是安全責任落實到什么程度才是重中之重。消防、救生、防海盜等船舶應急演習每條每個長航次最少搞一到二次,但多數船員都是出現事故后才臨時抱佛腳,演習只是例行公事,記在各種日記上,應付檢查。所以有的船一旦遇到險情,不是消防行動慢、有令不到位,就是犯救生艇放不下等低級錯誤。顯然,平時的安全工作走過了場,沒有從實戰出發,沒有從心里重視起來,沒有與生命聯系起來。
如果看看電視,翻翻報紙,聽聽廣播,不難看到,全國重大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交通肇事、煤礦透水、瓦斯爆炸、各類火災、建筑事故等。有些單位大的事故倒是沒有,小的事故卻不少。小事故隱藏著大隱患,所以抓安全工作,切忌走過場,不能只局限在每年的安全生產月期間發一些文件,搞一次演習,而且不見具體活動和措施。船上防火,重中之重,每艘船上都有醒目的“禁止煙火”招牌,可是,私用電爐子屢禁不止,亂扔煙頭、煙灰盒不放水總是不改。有一機工,干活累了,中午飯后習慣一支煙,可是他錯就錯在躺在沙發上吸煙,而且躺著沒動,隨手就將煙蒂扔在沙發邊的垃圾桶中,煙蒂引燃垃圾桶的廢紙,廢紙又引燃沙發罩,直到將他嗆醒,好在煙火及時撲滅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這不是婆婆媽媽的小事,越是這樣容易被忽視的小事,越能釀成大禍。
船舶安全工作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經常性工作,它涉及船員自身的生命和船舶財產。抓安全不僅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經濟工作,更是一項影響船舶隊伍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艱巨性、復雜性、系統性的政治工作,同時也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生命安全。要抓實安全工作就要抓到實處,把規章制度落實到實處,就必須克服形式主義,切忌走過場。
安全工作中的形式主義,主要表現為缺乏抓工作的韌勁,只注重形式上的轟轟烈烈,不重視工作上的踏踏實實,做表面文章。
安全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危害極大,你來半點虛假,它就可能給你來血的后果和教訓。對此,各水運單位領導干部,各船舶領導都要堅決克服在安全工作中只求形式創新不求客觀效果的形式主義,加大安全經費的投入力度,加大船員、職工安全技能培訓的力度,加大對安全隱患的治理力度,科學防范、確保安全才是永久的上策。只有牢牢樹立安全意思,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才能應對可能突發的各種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