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惠初 徐志明

2004年長航公安體制改制以后,長江航運公安局上海分局管轄長江上海段120 km沿江岸線,在轄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中,國有大、中型修、造船企業有8家,水上加油站3家,碼頭岸線總計24 324 m,占地面積1 086.4萬 m2,碼頭泊位57個,船塢總數14個,年動火審核單84 940張,日均動火2 218處,年生產總值約800億人民幣。
近年來,我們對一些火災危險較大的單位開展了各項防火數據的更新登記,對各單位的岸線、占地面積、主營項目、碼頭數、船舶數、廠內工人結構(工人數、外包工程隊數、冷作和電焊工數)、消防重點部位數、年動火審核單數、日均動火點數、危險物品種類數、消防設施布局等內容進行核實,深入掌握,以便為明火作業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明火作業管理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修、造船行業又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行業,油、電、氣、管線錯綜復雜,每天的動火點成百上千,點多面廣,高溫、高壓、易燃、易爆,危險因素可以說無時不在,稍不注意,極易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明火作業引發的火災事故也在消防火災事故中占據了極大比重。如何加強明火作業管理,從源頭上遏制重大火災事故的發生,一直是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
火災事故都是違章引發的,明火作業引發的火災事故,完全符合卡恩定律:事故發生前必有征兆,征兆出現前必有苗頭。消防工作,說到底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無論火災形勢的反復,火災隱患的回潮,都涉及到管理問題。把火災隱患和苗頭作為管理目標,并最終在管理模式上探索解決之路,這才是真正的消防管理創新。我們總結了以往明火作業管理的實際經驗,例舉一些問題和通病,實踐中如果能注意到這些火災隱患苗頭,我們就搭準了明火作業管理的脈搏。
我們在對一些施工現場消防檢查中發現,部分單位三級動火審批內容不全、不具體,安全措施和告知內容無針對性,效果差。2009年3月1日上午10時,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烏克蘭1號集裝箱橋吊電氣房發生火災,將1、2號電氣控制屏基本燒毀,耽誤了第二天向烏先克蘭方交貨,從而給企業造成很大經濟損失。火災是由于電焊工在電氣房上方焊接空調馬腳時,熔珠噴濺至電氣房輔助電氣柜右惻底部,引燃可燃物蔓延引起的,這起火災在審批、動火、巡回檢查三個環節中均存在一定的問題,只要操作人員注意電焊時濺落到下面電氣房的火星,就完全可以避免這起事故。
1.明火作業前,未將動火點附近及周圍可燃物清除干凈,電焊火星或氣割切割下的余料高溫引燃周圍可燃物引發火災。例如:2008年5月27日,“振華6”號輪停靠長興振華港機碼頭航次修理,電焊工在機艙焊接海水泵底座時,油回絲引燃機艙底部污油水引起大火。
2.明火作業引起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爆炸。在剛噴漆、油漆、涂料的場所,未進行完全通風,揮發期內動用明火,對運輸、貯存油品的管道、油柜、油艙等未測爆,或未連續測爆即動火。
3.電焊、氣割工具損壞引發火災。例如:1990年3月19日,上海滬東船廠在建6萬t油輪,由于電焊作業時,破損的電焊機電線與第二層船艙上方的臨時三角鐵腳手架接觸后短路,產生火花,引燃第二層船艙上方的尼龍安全網,燃燒碎片又落到電焊工人身上引燃上衣,由于作業空間狹窄,尼龍安全網燒落后罩住兩人,安全網變成了致命網。
4.違反操作規程。例如,該拆卸后動火的未拆卸,動火時不能充氧的充氧,為圖一時方便、快捷、省事,最終導致起火。
5.技術差導致操作失誤,不該割穿的鋼板割穿,不該割破的管子割破,引起火災發生。
6.看火員擅離崗位,或看火位置不恰當,造成該撲滅的火苗未撲滅,該發現的火苗未發現。
7.負責生產的主管在安排工作時,為趕進度,在明火作業點附近,安排油漆、膠水等的噴涂。
8.裝卸、壓載、洗艙時違章操作,導致貨油艙靜電積聚放電。
9.主、輔機排氣管裸露、高壓油管斷裂后燃油或潤滑油噴射到排煙管、增壓器等高溫熱源部位引起火災。例如:2011年4月24日01時50分,鋼質貨船“寶利金”航行至長冮上海段87號浮筒時,機艙發生火災,起火原因為主機排氣管裸露,高溫引燃可燃物所致。
1.明火作業時,熱傳導引燃可燃物。例如:2009年12月31日,外輪“帕格納”號在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修船時,外包工程隊在對二層船尾船員生活區后走道鋼板復板電焊時,鋼板熱源引燃隔壁艙室洗衣房可燃物,并擴大成災,過火面積1 400 m2,將部分船員房間及駕駛臺基本燒毀。
2.焊割熔渣墜落未清理,引燃可燃物。例如:2002年12月31日,“朝陽門”號散裝貨輪在上海閔南船廠修船時,電焊工在艇甲板層作業時,溶渣濺落至底層醫務室房間,作業結束后未及時清理現場。晚18時,電焊溶渣引燃可燃物,將部分船員房間及駕駛臺基本燒毀。
3.違章吸煙,亂扔煙頭。例如:2005年10月28日09時20分,正在改建的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從國外購進的9萬t油輪,外包工程隊工人在油艙底部清理污油時,違章吸煙,導致油氣爆燃后發生二次爆燃,死亡四人、重傷四人。
4.違章使用電熱器具。例如:2002年2月23日,上海長江輪船公司“江申116”輪在閔南船廠修船時,船員在客運室使用“熱得快”燒開水后離開,水燒干后,導致電線短路起火,將船舶前半部分包括駕駛臺基本燒毀。
6.燃料油中混入一級危險品油。
7.貨泵斷油,密封填料過緊,干磨發熱起火。
8.貨泵間溢油,通過隔艙壁軸封漏入機、爐艙。
9.鍋爐操作不當,燃燒不良,隔熱層燒紅及煙道積聚油垢燃燒。
10.裝卸、壓載、洗艙時違章操作,導致貨油艙靜電積聚放電。
11.外來人員上船,登記時沒有按規定交出火種,值班人員沒有向其交代油輪防火防爆及吸煙要求。
12.工作場所不穿防靜電服、防靜電鞋,不戴安全帽。
13.裝運汽油、石腦油等一級油品船,氣溫超過28℃時,甲板不灑水降溫。
14.亂丟帶松香水、香蕉水的油烯棉紗,收集在桶內不浸泡在水中,也不加蓋。
(2)樣品B的制備(工藝B):丹參、大黃、1/3山藥粉碎成細粉;豆蔻、白術加6倍量水,浸泡1 h,蒸餾法提取揮發油5 h,提取揮發油后的藥液另存;藥渣與黃芪等其余味藥材煎煮2次,每次加10倍量水,煎煮2 h,濾過,加入提取揮發油后的藥液,濾液減壓濃縮成稠膏,與上述藥材細粉混勻,真空干燥,粉碎,加入上述揮發油,制成1 g細粉相當于1.815 g生藥。
15.進入窄小艙室噴漆,未進行有效通風,違章使用非防爆電器。例如:2001年6月17日,上海吳淞船廠在建100TEU 集裝箱“福源”輪,外包工程隊工人在船舶狹窄的雙層底噴漆時,未進行有效通風,違章使用非防爆電筒,引起可燃氣體爆炸,當場死亡一人。
明火作業引發火災,尤其是重大火災,必定要消耗掉相當一部分社會能量,帶來許多連鎖反應。減少火災等于創造財富,這就是消防工作“無形價值”所在。針對明火作業特點、引發火災的類型和原因,我們提出以下八字方針:規章、人員、場所、工具,具體講就是:規章要健全落實,人員要持證上崗,場所要清爽明了,工具要正常良好。
建立、健全明火作業的各項安全規章制度,保證制度的落實,是確保明火作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
要落實逐級明火作業責任制,嚴格把好審批、動火、巡回檢查三個程序,嚴格執行三不動火、十不焊接操作規定,要求責任到主管、責任到電焊工、責任到看火員。在修、造船廠這種火災易發單位,一定要形成群防群治、齊抓共管的消防工作格局,每個消防責任主體的責任是有限的,需要相互支撐,只有各個環節各司其責、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各項制度才能落到實處。單位主管領導要親自掛帥,進一步強化企、事業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全面推進社會“防火墻”工程,切實提高各單位“四個能力”建設水平,開展自查、自改,完善審批制度、程序,降低系統風險,消除明火作業施工現場的火災隱患。
加強對明火作業相關人員的教育培訓,做到持證上崗,是確保明火作業安全的前提。1994年12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通過公布的《上海市水上消防監督管理辦法》,對此專門作了規定:明火作業審批人員和看火人員,應當持有消防監督機構頒發的《上海市明火作業審批資格證》和《上海市明火作業看火監護證》,從事焊工作業的人員,應當持有市勞動局頒發的《上海市特種職業操作證》。明火作業相關人員持證上崗,是減少非專業人員因不懂專業知識,缺乏安全意識和技能,盲目審批、盲目作業而引起火災發生的有效手段。上海分局消防支隊每年對修、造船廠進行明火作業整治,都將無證操作作為整治重點,堅決杜絕這種嚴重違章的發生。
保證明火作業動火點和相關部位清爽、無可燃物,了解動火點周圍環璄情況,是提高明火作業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船舶相對陸域空間較小,艙室多、管道設備密度高,油類、油漆等易燃易揮發物使用頻繁,動火點環璄一般都比較復雜,加上明火作業高溫,能量大,火星和余料飛濺范圍廣,危險性較大。所以明火作業前,應徹底了解動火點附近部位艙室的情況,該清理的清理,該鏟除的鏟除,該測爆的測爆,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明火作業場所。
做好明火作業器材日常維護保養,確保作業時運轉正常,性能良好,是明火作業得以順利進行的物質基礎。
當前消防工作存在著裝備相對落后、人力不足與火災多變、復雜的局面。隨著轄區港口經濟的迅猛發展,消防安全形勢日趨嚴竣。而修、造船廠由于碼頭消防設施有限,本身自救能力又差,因此大力培訓和發展專業(業余)消防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在上海分局轄區內,江南造船廠長興基地有專業消防隊員53名,大多從消防部隊復員而來,共有消防車6部,其設備巳超過上海消防局崇明支隊長興中隊。實踐證明:修、造船廠的消防裝備力量,是明火作業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例如在上海振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振華6”號輪火災事故中,振華港機消防車僅3 min就到達現場,當時機艙濃煙滾滾,消防隊員突入機艙滅火,30 min內將火勢基本控制住,成功救出了被火困在機艙的三管輪,為防止火勢向油柜蔓延、江南造船廠3部消防車前來增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修、造船廠要把加強專職(義務)消防隊的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從現代滅火實戰的需要出發,加強專職(義務)消防隊員的體能和技能訓練,加強船舶滅火基礎和應用性項目的訓練,在有條件的單位,增加消防車輛等裝備的投入,依托消防裝備優勢,不斷提升撲救船舶初起火災及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在對修、造船廠明火作業管理的工作實踐中,我們體會到,開展每年定期明火作業專項整治,是加強明火作業管理的有效手段。通過專項整治、驗收,全面推進社會防火墻工程,切實提高各單位“四個能力”建設水平,推進消防設施標準化管理,統一制作明火作業操作標志、標識,充分發揮公安消防三級管理機制和單位安保部門日常監督檢查職能,消防監督檢查要加強對明火作業施工現場的抽査,堅決杜絕無證操作,動火審批單內容不全,施工現場氧、乙炔鋼瓶隨地亂放、橡皮管老化,缺少卡箍,連接不規范、臨時電器線路亂拉亂接、臨時配電箱配置負荷不夠等現象,將火災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修、造船廠主管領導要親自掛帥,進一步強化單位消防安全責任意識,進一步加強單位消防安全管理,不斷提升單位防御火災能力。
時代在發展,新的火災形勢和特點對明火作業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最近,上海市人民政府增撥4.87億元購置高層建筑、地鐵、隧道等領域的特種消防裝備,一系列加強城市消防安全新措施將密集出臺。2011年7月13日,由上海市副市長張學兵任主任的上海市消防安全委員會成立,市消防委每年將對各地區、各行業開展消防工作的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列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和領導干部政績考評。日本消防廳近年提出一個口號:開展“火災死者等于零”的競賽,即以每個消防轄區為單位,力爭將“火災死者等于零”的天數延長到最大限度。上海膠州路“11·15”明火作業違章操作而引發的特大火災,再一次警示我們:對明火作業的管理,任何時刻都不能放松。標本兼治,堅持源頭管理和現場監督并重,堅決遏制住重大火災事故發生。加強明火作業管理,構建平安和諧長江,我們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