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娜
手術器械在中心供應室的管理模式與效果
王瑋娜
醫院院內感染的防控是每個醫院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而院內感染的發生和眾多因素有關,按照微生物污染控制的“人機料法環”原則分析,人員的因素主要是指醫護人員無菌操作觀念是否強,機指所有設備、設施、器械等的清洗、消毒滅菌、保存等所導致的微生物污染,料指治療過程中所使用的敷料、內置器件等,法指無菌操作的方法,環指病房環境[1]。醫院40%左右的院內感染是由手術器械導致[2]。因此我院2008年開始將手術器械由原有的手術室管理納入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手術器械;管理;模式;效果
1.1 手術室有自己的獨立成套的小型供應室 手術室內設有獨立的器械清洗、保養、消毒、滅菌系統。手術器械從器械準備、使用、清洗、打包、滅菌到保存的全過程均由手術室護士完成。
1.2 手術室沒有滅菌設備 手術室負責器械的準備、清洗、打包,然后送到供應室滅菌后再返回手術室保存使用。
1.3 手術器械完全由供應室供應 手術室護士將使用后的器械全部交給供應室處理、清洗、打包、滅菌、保存。
2.1 第一種模式 每臺手術后,手術是護士自己清洗,上油,打包,滅菌。此種模式的優點是器械周轉快,器械包使用率較高且不易丟失。缺點是手術室工作繁忙,處理器械時間短,導致器械清洗不徹底,滅菌效果受到影響,也是院內感染的因素之一。同時增加了手術室護士的工作量,降低了手術工作效率。
2.2 第二種模式 此種模式減輕了部分手術室護士非專業的工作量,但手術室需準備的器械量較大才能滿足需要。而且器械周轉較慢,運送過程中容易污染丟失。
2.3 第三種模式 手術室護士將所有使用后的器械全部交給供應室處理,手術室護士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手術配合中。消毒供應中心配有全自動清洗機、高壓水槍、脈動真空滅菌器等清洗消毒滅菌設備。每日由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至手術室及各科室定期收取手術器械,然后運回消毒供應中心統一清洗,由消毒供應中心的專職包裝人員對手術器械進行包裝,再進行最終的滅菌處理。滅菌前仍要通過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員的抽查,抽查合格方可進行滅菌,大大提高了手術器械清洗、消毒、滅菌的質量。
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室一體化管理后,添置了專用的清洗設備,有專業的清洗、包裝人員,再采用經驗證的清洗包裝方法。這些措施使手術器械的清洗質量及包裝質量更加穩定、可靠,明顯提高了手術器械無菌檢查合格率。手術器械的質量提高,相應地降低了因手術器械質量問題而導致的院內感染的發生率[3]。同時有利于手術室護士從非專業性的工作中解脫,保證了手術室專業護士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更加集中精力的培養。手術室護士有更多時間投入在本專業的發展上。此種模式分工清楚,責任明確,使兩個課時的每一名在崗護士都了解自己的職責范圍,責任明確。
[1] 蔣鳳平.消毒供應中心再生器械的清洗與質量控制.中國民康醫學,2011,23(2):190.
[2] 繼梅,葉頌,張榮華.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對再生醫療器械集中式處理的優勢分析.護理學報,2008,15(5):81-83.
[3] 羅維英,師清蓮,李華喜.新形勢下對消毒供應室工作定位的思考.中華感染學雜志,2006,16(7):794-795.
475000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