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廣鈞
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是較為常見的妊娠合并癥,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導致病理妊娠、難產,甚至危及母子的生命。我們對44例該病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44例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患者,年齡23~39歲,其中初產婦31例,經產婦13例,卵巢腫瘤發生在左側25例,右側11例,雙側8例,均經手術及病理檢查證實。
1.2 手術方法 對于孕早期發現卵巢腫瘤的患者于孕16~20周時行卵巢腫瘤剝除術,對于在孕中期發現的患者于足月剖宮產時行卵巢腫瘤剝除術,對于卵巢腫瘤急性蒂扭轉患者行附件切除術,對于在剖宮產術中發現的患者同時行卵巢腫瘤剝除術;對于在分娩過程當中發現的患者于產后行卵巢腫瘤剝除術。
本組卵巢腫瘤剝除術及附件切除術均順利成功,術后無大量陰道流血或流液情況發生,患者傷口均一期愈合。對于3例于孕中期發生腫瘤蒂扭轉及5例于孕早期發現者,在術后均給予保胎治療,B超顯示胎兒發育良好,妊娠穩定至足月妊娠。本組44例孕產婦中有36例行剖宮產術結束妊娠;所有新生兒均存活,產后母子情況良好。
卵巢腫瘤在孕期往往無癥狀,導致診斷困難。妊娠早期盆腔檢查是篩查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的簡便方法。妊娠期盆腔B超檢查是診斷卵巢腫瘤最可靠的方法,常可發現孕期盆腔檢查所漏診的卵巢腫瘤,故可彌補盆腔檢查的不足。但應注意,在妊娠晚期行B超檢查時不能單純著重于觀察胎兒、胎盤和羊水情況而忽略對子宮附件的檢查。以免漏診附件腫塊[1]。對于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腫瘤患者,應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我們的經驗是對于腫瘤直徑在5~6 cm左右非實性者,可結合B超密切隨訪,若包塊逐漸縮小,說明系生理性囊腫,可不必治療。對于診斷明確的卵巢腫瘤在妊娠3個月內暫不做手術處理,以免引起流產。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妊娠合并卵巢腫瘤適宜的手術時間是14~18周[2]。在這之前,卵巢贅生性腫物不容易與妊娠所致的卵巢黃素囊腫區別,并且此時胎盤未完全形成,可能誘發流產。在這之后,子宮較大,手術較為困難,術中過多搬動子宮,刺激宮縮,可能引起流產或早產。對于孕晚期發現卵巢腫瘤,如尚未出現蒂扭轉、瘤體破裂等并發癥時,可擇期手術,如若已出現上述并發癥時,則應立即手術治療。妊娠合并卵巢腫瘤較非孕期易發生扭轉、破裂,甚至惡變,破裂后易引起流產、早產,分娩時阻塞產道引起滯產、難產,增加了對母兒的危害;應定期觀察,選擇適當的時機手術治療,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手術方式宜作患側腫瘤剝除術,盡量保留正常卵巢組織,操作輕巧,常規作病理冰凍切片以確診及決定手術范圍;若腫瘤已破裂,切除腫瘤后應用氯化鈉溶液沖洗盆腹腔[3]。我們根據不同病情,對44例妊娠合并卵巢腫瘤患者采取了相應的手術治療。其中,對于孕早期發現卵巢腫瘤的患者于孕16~20周時行卵巢腫瘤剝除術,對于在孕中期發現的患者于足月剖宮產時行卵巢腫瘤剝除術,對于卵巢腫瘤急性蒂扭轉患者行附件切除術,對于在剖宮產術中發現的患者同時行卵巢腫瘤剝除術;對于在分娩過程當中發現的患者于產后行卵巢腫瘤剝除術。結果顯示,本組卵巢腫瘤剝除術及附件切除術均順利成功,術后無大量陰道流血或流液情況發生,患者傷口均一期愈合。3例于孕中期發生腫瘤蒂扭轉及5例于孕早期發現者,在術后均給予保胎治療,B超顯示胎兒發育良好,妊娠穩定至足月妊娠。本組44例孕產婦中有36例行剖宮產術結束妊娠;所有新生兒均存活,產后母子情況良好。
綜上所述,手術治療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的療效肯定。盡可能早期的正確診斷,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手術方式是提高療效,保證母子平安的關鍵。
[1]高慶亞.妊娠合并卵巢腫瘤臨床分析.河北醫藥,2010,32(23):3329-3330.
[2]許秀文,孫永,宋敏,等.妊娠合并卵巢腫瘤113例診治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753-754.
[3]趙清玉,崔莉莉,邱迎春.妊娠合并卵巢腫瘤62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4):91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