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
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鄭州市婦幼保健院分娩人員總數為600例,其中選擇剖宮產的有376例,剖宮產率為62.7.%。
2.1 胎兒因素 包括胎兒窘迫、臍帶繞頸、羊水過少、初產臀位、橫位,雙胎、前置胎盤、巨大兒等,共占手術總量的53%。其中胎兒窘迫63例,診斷標準主要包括為:①胎心<120次/min或>160次/min。②胎動異常活躍。③羊水糞染。④胎心監護儀顯示胎心率圖異常。其診斷依據大多為其中第1項。比較易存在診斷偏差的是第3項。
2.2 母親因素 妊娠合并內科疾病在此次調查分析中主要包括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嬰傳播是HBV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傳播途徑包括宮內感染、產時傳播和產后傳播3種。其中經產道傳播就可以占到40% ~60%[1]。孕婦及家屬不愿胎兒冒絲毫風險,這也是孕婦及家屬要求手術的重要原因。
2.3 頭盆因素 包括骨盆狹窄11例,占3%,均由陰道檢查確診,相對性頭盆不稱胎頭位置不正的均經試產,產程圖表現活躍期宮頸擴張滯緩,先露下降受阻,產程進展緩慢,經陰道檢查骨盆合格,人工破膜催產素靜脈點滴2 h無進展作為相對性頭盆不稱或胎頭位置不正的診斷依據。
2.4 社會因素及其他 共93例占25%。其中剖宮產指征不足的29例,主要是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帶來產婦精神負擔,可誘發早產及增加宮內感染和產褥感染。破膜48 h后分娩者,產婦感染率為5% ~20%,敗血癥率為1∶145,產婦死亡率約為1∶5500。胎兒吸入感染的羊水可發生胎兒性肺炎、胎兒宮內窘迫。無癥狀者,分娩后也可發生先天性新生兒肺炎。
3.1 胎兒因素 是剖宮產上升的主要原因。從本資料可見,胎兒宮內窘迫、臍帶繞頸、羊水過少、臀位等已作為剖宮產的主要指征,分析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3.1.1 觀念的更新 近年來由于圍生期保健更新了觀念,使產科的主要服務對象從孕產婦轉化為孕產婦、胎嬰兒并重。由此剖宮產的適應證也發生了改變,由過去的剖宮產主要適應證是以難產為主轉化為現在的胎兒宮內窘迫等為主。Biggs,JSG認為以胎兒宮內窘迫為剖宮產指征大約有半數是合理的[2]。更多的學者認為羊水糞染是胎兒宮內缺氧的征象,新生兒窒息與羊水糞染相關,與羊水糞染程度相關,支持胎兒宮內窘迫理論。
3.1.2 各種新的監護手段的廣泛應用 如胎心監護儀;彩色B超;羊膜鏡等,可發現胎兒的異常情況,但正確的使用評價監護結果是提高還是降低剖宮產率的關鍵。有報道聲稱胎心監護儀的引進使用因胎兒宮內窘迫行剖宮產的為過去的3倍。B超診斷羊水過少有了客觀依據,本文資料中有羊水過少41例,術前術后診斷符合率92%。羊水過少對胎兒危害極大,由于胎盤逐漸退化,胎盤功能衰退,胎兒臍靜脈血中氧的飽和量下降,因此供給胎兒的氧氣和營養逐漸減少,同時胎兒越成熟,對缺氧的耐受能力越差,故當臨產子宮收縮較強時,過期胎兒就容易發生窘迫,甚至在子宮內死亡。
3.2 社會因素 是剖宮產率增高的重要原因。社會因素對剖宮產指征的各方面均有較大的影響,孕婦及家屬不愿胎兒冒絲毫風險,只要有一點高危因素,就強烈要求手術,致使手術指征明顯的擴大、增加。因此,提高全社會對剖宮產利弊的認識,爭得社會的支持和理解,充分認同產科的高風險性尤為重要。另外,優生優育要求不僅圍生兒存活,還要保證胎兒的智力不受影響,無疑增加了產科醫師的思想壓力及責任感。本組資料顯示社會因素在剖宮產指征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剖宮產在母親的并發癥較常見,副反應的比例看起來在下降。尤其是母親的死亡不再是該操作利弊分析的主要特征,至少在可獲得適當水平健康保健的地方是如此。另外,剖宮產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手術時間的縮短,術后鎮痛的滿意效果,使孕婦不需忍受分娩疼痛。這也是剖宮產率增高的不可忽視的原因,由此可見,積極開展無疼分娩增加試產提高接產技術對控制剖宮產率可能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樂杰,謝興,等.急性病毒性肝炎.婦產科學,2008,145:35.
[2]Biggs JSG.剖宮產增加.國外醫學婦產科分冊,1985,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