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
隨著骨科手術的不斷更新,外來器械應運而生,并大量的涌入市場,并廣泛、大量的在術中使用,因此,做好外來器械與植入物的零風險管理,是保證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同時有利于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
嚴格按照醫院制定的《外來器械的管理制度》執行,器械商根據手術需要提前一天將手術器械送到消毒供應中心器械接收處,并提供器械的注冊證及使用合格證,由經過專業培訓的專職護士核對,清點器械的種類及數量,植入物的種類及數量,并填寫登記本,注明接收日期,手術日期,器械名稱,植入物的名稱,患者姓名,使用部位,使用醫師,清單一式二份,一份供應中心留存,一份隨包內器械滅菌,供手術時手術室核對。并再次檢查器械的關節是否靈活,咬合面是否緊密,物品的功能及器械的完整性,雙方無誤后簽字。
接收外來器械后,由專職護士根據器械的材質及精密度分別放入專用容器,按器械物品的品質要求規范地將器械分類進行清洗,可折卸的器械必須拆卸,并做好標記,關節盡量打開,帶電線類的物品盡量不要沾水。以保持其性能的良好性,小的物品(如螺絲等)要單獨放置,以免遺失。
由于外來骨科器械在多個醫院交叉使用,器械用完后立即取走,導致同類手術輔助器械在各醫院來回傳遞,流動性大。因此,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殘留的有機物,都會產生生物膜而影響滅菌效果。采用正確的清洗方法可以減少器械的受損程度,減少操作人員被污染的機會,保證滅菌質量。不耐高溫、不耐濕的器械及精密儀器必須用酶洗加手工清洗;管腔類的器械或精密儀器可選擇超聲波加酶清洗后用烘干機烘干后待用;硬質容器必須用酶洗加手工清洗后再用烘干機烘干后待用,耐高溫、耐濕的器械一律用清洗消毒機清洗消毒。并在登記表上填寫清洗著姓名,以備查。
外來器械經過清洗后,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查,確保質量,并將拆分后的器械按原樣安裝好,以免影響使用,再次對照器械登記表,將檢查好的外來器械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分類包裝。使用包布時應為雙層,大小將物品完全包裹,松緊適中,包內放置爬行卡,包裝外層須貼3 m化學指示帶以區別是否滅菌,注明物品名稱,手術間、手術臺次、科別、姓名、包號、植入物及相關器械的名稱、包裝者、核對者、消毒員代碼、鍋號、鍋次、滅菌日期、失效期等。過重的器械分解包裝,嚴格控制器械包的體積,以體積不超過30 cm×30 cm×50 cm、重量小于7 kg為宜,過大超重的器械包會影響到滅菌的效果。
一般采用脈動真空滅菌器滅菌,因其滅菌效果指標更可靠,最符合消毒的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器械包裝好后,根據器械材質的不同要求選擇滅菌方式,能高壓滅菌的一律進行高壓滅菌,確保滅菌質量,滅菌結束后,對滅菌的效果進行檢查,包括標準包內的化學指示卡,第五類化學指示卡是否合格。每次滅菌必須進行生物監測,監測全部合格方可送手術室使用。對相應的信息進行記錄、存檔。監測滅菌合格的器械和植人物方可通過內部電梯送至手術室使用。
外來器械的管理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更新的過程,科學的管理手段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所以要重視每一個環節的細致管理,包括嚴格專人管理,器械準入,接收、清洗、包裝、滅菌的管理等。保證器械使用的安全性,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嚴格按照外來器械的清洗要求,由消毒供應中心按器械的標準化處理流程進行操作,使外來器械和物品的管理更加規范化,確保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醫療風險。另外,隨著新技術的大量應用,外來器械的不斷更新,護士也必須不斷接受學習和培訓,進一步提高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使管理向規范化、科學化及現代化方向發展。
[1]謝秀庭,任珊娜.加強消毒供應室管理預防醫院感染.當代護士(專科版),2011,4(06):115-116.
[2]曾月英.手術室外來手術器械管理方法的研究.現代醫院,2006,6(0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