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鐵健 陸鵬
外科治療老年人早期胃癌
楊鐵健 陸鵬
目的探討老年人早期胃癌的臨床表現特征與外科治療老年人早期胃癌的臨床效果及注意事項。方法對50例患者行外科治療,并觀察其療效,得出老年人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療的臨床療效。結果經外科手術治療后,患者在五年內的生存率是97%、十年之內的生存率是93%、十五年后的生存率是90%。結論采用外科手術治療老年人早期胃癌,要注意選擇適合患者的外科手術方式,經外科治療后的預后工作要做好。
老年人早期胃癌;外科治療;臨床
早期胃癌指的是胃癌的病灶僅局限于胃黏膜下層及胃黏膜的患者,早期胃癌一般是在胃氣鋇或胃鏡普查雙重對比或造影的情況下被發現的[1]。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結發生轉移的狀況要明顯比進展期的胃癌少很多,外科手術根治早期胃癌疾病的概率較高,在實行外科手術后五年至十年間的疾病治愈率也比進展期的胃癌的治愈率要高。本文分析了外科治療50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臨床特點,實行外科治療的手術方法與患者實行手術后的生存率問題,現將具體的情況報告如下。
本文研究的50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具體臨床資料如下:男28例,女22例。50例患者中年齡最大者為89歲,年齡最小者為63歲,平均69.3歲,其中,年齡在70歲以上的患者占26例。50例老年早期胃癌患者在進行外科手術治療之前,都實行了胃鏡檢查,并已經確診。在50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沒有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是行常規胃鏡檢查后,發現早期胃癌并確診。此外,患者由于上腹隱痛、體重下降、胃納差及飽脹不適等各種胃腸疾病癥狀而進行胃鏡檢查,檢查后發現患有早期胃癌并確診的患者有30例。
50例患者均行外科手術治療。手術的切除率是100%,實行外科治療后患者的死亡率為零,其中實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有5例,實行近端的胃切除術的患者有8例,而實行遠端的胃切除的患者有34例,實行胃段切除的患者3例;外科手術治療后,并沒有1例患者出現外科感染的狀況。此外,有2例切除胃段的胃竇癌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半年的胃鏡檢查中發現殘胃病變,遂為其切除全胃。2例切除胃楔形的患者,在手術后的9個月,行胃鏡檢查發現殘胃病變,也實行了全胃切除的治療方法。還有1例行近端的胃切除術的患者,于半年后的檢查中發現了早期胃癌病灶,便為其切除食道殘胃。
對50例經外科治療后的早期胃癌患者進行隨訪,隨訪的方案如下:術后2年之內,對其進行每月一次的門診隨訪,隨訪的檢查項目包括胸片、血常規、胃鏡及腹部B超等;若實行外科治療兩年后,患者并沒有出現異常,之后的隨訪時間間隔便可延長,每半年進行一次實驗室方面的檢查與體格方面的檢查,一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與影像學的復查。隨訪的外科治療結果為:五年內的生存率是97%、十年之內的生存率是93%、十五年后的生存率是90%。
老年人早期胃癌會對患者的生命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治療老年早期胃癌的首選方法為外科手術治療。但是對于一些容易出現與外科手術不相適應的患者,必須慎重采用此治療方式,在臨床上可采用非手術的治療方式[2]。臨床上治療老年早期胃癌如遇隆起型、胃黏膜癌、凹陷型或分化型的直徑不大于30 mm及未分化型的直徑不大于20 mm的情況,有的醫學研究者主張為患者實行胃楔形的切除術[3]。對此,筆者認為外科治療根治老年人早期胃癌的關鍵在于將多發癌灶徹底切除,尤其是遠距離的多發癌灶,對此可切除全胃。在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于半年后的檢查中發現了早期胃癌病灶;9個月之后2例患者行胃鏡檢查發現殘胃病變,也進行了胃切除。本次研究資料顯示有20%的早期胃癌患者存在病灶,一些患者甚至在同一賁門出現了兩個癌灶,在幽門也出現了病灶,為這部分患者切除全胃后,可以得到十年以上的治愈效果[4]。對于楔形切除的患者,切除胃段之后,容易形成遺漏癌灶,遺漏癌灶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疾病預后。對于老年人早期胃癌來說,則不必為患者施行擴大切除淋巴結術,就可以使疾病得到根治。在本次研究的患者當中,早期胃癌的淋巴結發生的轉移率僅為5.4%,轉移的淋巴結數一般小于五個。50例患者中的單灶性胃癌患者經外科治療后,都獲得了五年以上的生存,多灶性胃癌平均在兩年半的時間內出現復發情況,表明了PN1胃癌多灶且淋巴結出現轉移的早期胃癌患者,行常規的胃切除術與清掃淋巴術的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最近的研究表明胃癌手術中的切除擴大的淋巴結的外科治療方法已經在慢慢減少,根據大量統計數據,切除擴大的淋巴結對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幫助不大,且經手術治療后,并發癥較多[5]。因此在外科治療老年人早期胃癌時,必須為患者制定相對合理的方案,要使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獲得治愈,最為關鍵的治療手段是對胃癌的病灶進行根治性的切除,不得隨意縮小或者是擴大切除的范圍。近年來,隨著早期胃癌的診斷水平不斷提高,經外科治療治療后的患者在五年內的生存率也在不斷上升,大部分的早期胃癌患者經過外科手術治療后,可獲得治愈。目前國內的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勃膜下段的淋巴結出現轉移的概率可高達17%至20%,而薪膜癌得淋巴結發生轉移的概率僅為2%至5%。因此,淋巴結是否出現轉移與腫瘤浸潤的深度可作為評價老年人早期胃癌的預后指標。在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中,出現勃膜癌的患者有36例,淋巴結均未出現轉移;薪膜下癌的患者有9例,淋巴結出現轉移的患者有2例。由以上分析可知,要使早期胃癌的預后狀況得到有效改善,關鍵在于及時發現較早階段的早期胃癌,如存在于勃膜癌的小胃癌、微小胃癌等。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經外科治療后的病理證實為多發癌的患者有3例,而在實行手術治療前的胃鏡檢查確診為多發癌的患者僅為1例,2例患者均是在治療后才被發現。導致老年人產生早期胃癌中的多灶癌的原因可能是重度萎縮胃炎與非典型增生。因此,在胃鏡等常規檢查中,如發現老年人早期胃癌伴有嚴重非典型增生,要特別注意,避免將多癌病灶漏掉,從而對早期胃癌的預后造成不良影響,在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中,影響預后的主要因素是多原發癌、淋巴結出現轉移及腫瘤浸潤的深度。
[1]朱錦德,呂昕亮,吳春曉.225例老年胃癌臨床及術后并發癥分析.臨床外科雜志,2009,8:22-24.
[2]顧榮民,陳環球,明學志.9例根治性遠端胃切除術后胃癱臨床分析.江蘇醫藥,2010,8:549-550.
[3]呂成余,時開網,席鵬程.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治療的臨床研究.實用老年醫學,2009,7:137-139.
[4]陳笑雷,黃熾森,陳向陽.老年人胃癌251例臨床分析.廣西醫學,2009,6:746-747.
[5]賈輝,許林.80歲以上老年食道、賁門癌的外科治療.實用老年醫學,2009,4:278-279.
450000 鄭州人民醫院腫瘤外科
陸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