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彧波
(江蘇省張家港人民廣播電臺,江蘇張家港 215600)
少兒是祖國未來的花朵,他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來自家庭、社會的呵護,同時還需要正確的引導。電臺少兒節目作為引導陪伴兒童的節目,對于引導兒童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電臺少兒節目的主持人必須要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引導者與同伴,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少兒節目顧名思義面向是少年與兒童的節目。少年與兒童是處在接受新事物最快、最多的階段。但是,每一個年齡層面的思考方式與認知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這也就要求我們在制作少兒節目時不應該泛泛定位,而需要更細分、更精確、更深入一些,而主持人則需要考慮到不同階段的兒童們的心理變化。
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當前少兒節目動不動就擺大道理,習慣于下定論,說教味十足,總試圖把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少年兒童觀眾當作自己的學生,把節目辦成少年兒童的“第二課堂”。
少兒節目需要一定的成人化的傾向,因為它有樹立少年兒童世界觀的責任,但這個度要把握好,因為廣播電視節目不能完全混淆于老師的道德課堂。我們不妨放下架子,深入實際,真正理解當前少年兒童的所想所思,甚至于可以嘗試讓少年兒童來參與制作少兒節目。
少兒節目是把少年兒童作為收聽對象和表現主體的,從內容到形式都必須符合他們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作為貫穿始終的主持人一定要和孩子們溝通,還要融為一體,成為他們的伙伴。由于種種原因,雖然主持人能夠用自己好聽的聲音、夢幻般的聲音來主持節目,但是那聲音畢竟是成年人的聲音,難以讓孩子產生出足夠的共鳴,如果主持人去刻意的追求聲音的親切感,那么不僅僅不會讓孩子們認同,同時還會讓主持人本身感到別扭。
2.1 主持人需要認清兒童的認知方式 通過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學齡前的兒童心理過程具有十分明顯的具體形象性與不隨意性,而處于學齡期的兒童卻開始由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但是在此過程中仍然是以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少年兒童們十分注重他們所讀到的實物客觀存在的外在方面。兒童對于形象的注重主要表現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1)兒童容易被各種形象的外觀所吸引;2)兒童更加容易接受形象化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認知方式對電臺少兒節目主持人的影響。因為少兒更容易接受形象化的內容,而電臺少兒節目因為是用聲音這種抽象的表達方式,因此,需要對內容進行更好的控制。在聲音表達上,要讓孩子們一聽到就能夠被聲音所吸引,當少兒喜歡上了這個聲音形象之后,就會主動的去關注聲音所表達的內容。只有孩子們愛聽,主持人才能夠更好的對少兒進行引導,如果孩子們聽都不愿意聽,又遑論其他呢?
2.2 從節目設置上爭取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形成鮮明的節目形象 廣播電臺少兒節目主持人想要成為少兒的引導者與同伴,就必須要讓節目能夠吸引住他們,而只有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形成了鮮明的節目形象才能夠成為他們的引導者與同伴。孩子們天生就有著比成人要敏銳的聽覺感受,而且對于各種美好的事物有著天然的趨向性。一個節目如果從包裝上就很難符合少兒們的心理,那么節目本身就很難為少兒接受,而少兒也很難接受節目主持人,因此整個的節目形象宣傳聲帶、節目開場的總片頭以及節目中各個環節的小版頭在精心打造的同時,還需要主持人去盡心的演繹。在制作兒童節目時,要在節目的開始就有吸引孩子們注意力的因素,例如可以請來孩子們喜愛的卡通明星的配音者與知名少兒節目主持人來共同擔任節目的開頭環節的主持,同時主持再輔以最炫的音效,這樣就能夠使得節目各個片頭都受到孩子們的喜愛。而在各個節目板塊之間的空隙,主持人則可以選用當下孩子們最喜歡的卡通歌曲或者腦筋急轉彎來進行串場,這樣能夠很好的吸引住孩子們的注意力,而且中間的串場能夠更好的表現主持人的個人能力,能讓主持人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主持人必須要遵循孩子的認知心理規律,加強“開心”與“互動” 一個成年人想要成為孩子們的引導者和同伴,就必須要遵循孩子的認知心理規律,加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但是作為成年人的單方面的很難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必然會有一些小主持人來參與到節目的主持人中來,這就需要大主持人對這些小主持人進行引領,并且管理好小主持人。大主持人自身必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優良的心理素質、完善的知識結構,優秀的駕馭能力與語言表達和親和力,特別是對于各種少兒作品必須要具有有過硬的播講水平,能夠做到真實、真誠、自然,富有童心、不做作。
作為電臺少兒節目的主持人必須是要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精明能干的管理者,能夠引導節目的小主持人做好播前采編工作,這就必須要對這些小主持進行一些新聞基礎知識的傳授,并不斷的提醒他們要做一個文明禮貌孩子,為廣大的聽眾小朋友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并要將聽眾作為自己最真誠的同學、朋友。而在節目播出之前,還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分配任務,審稿、相關節目的音像資料的準備等等。而當節目播出時,還要時刻做好引導工作。
浙江經濟廣播電臺的《大手拉小手》節目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他們曾經舉辦過一個《與科學家對話》的節目,該節目聯系了十多位科學家,節目中有著大量的信息量而且充滿了童趣。
2.4 提高自身的素質 少兒節目不僅需要讓兒童感到開心、快樂,同時還需要發揮媒體自身所具有的教育和引導功能,引導孩子們健康的成長,因此,主持人必須要提升自身的素質。為此,主持人必須要學習研究兒童心理學,去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的不同心理特征,掌握他們的真實心理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策劃、制作出他們愛聽的廣播電臺節目。
電臺少兒節目支持人還必須要具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少兒是電臺少兒節目的核心聽眾,電臺作為面向社會大眾的公益性組織,必須要為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出一個健康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是電臺少兒節目的生存之本。未成年聽眾的心智沒有成熟,其世界觀、人生觀都沒有完全的形成,還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此時節目就需要發揮出自身的媒體引導功能,而電臺節目則主要靠電臺節目主持人來發揮此作用。因此,主持人本身必須要具備足夠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開展各種活動前要積極的去收集相關的資料,進行深入的了解,在主持節目時要帶著一份責任感與使命感去主持,只有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成效,為更多的人所接受。
2.5 媒體為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創造更多的條件 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是整個廣播電臺媒體形象識別系統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如果很成功,那么對于提升節目與媒體的形象都能夠發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將主持人的角色定位納入到整個框架中進行考慮,主持也加入到節目的策劃中去,發揮出自己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節目的籌備階段就能夠找到與節目有機融合的角色感。同時電臺的考核機制與培訓對與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非常重要。要積極的開展各種培訓活動,要做到送出去,請進來,向兄弟單位學習,而主持人之間要定期輪崗組織優秀主持人進行業務講評等。這些對于主持人進行正確的角色定為都十分重要。
角色定位對于電臺少兒節目主持人來說十分重要,這不僅僅是關系他們未來的發展,更是關系到祖國未來花朵的成長。作為電臺少兒節目的主持人,必須要認識到自己必須要成為孩子們的引導者與同伴,引導他們成長,陪伴他們度過美好的童年。
[1]龐丹. 論少兒節目主持人的角色選擇與職業素養. 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10):34-35.
[2]倪慧慧. 少兒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藝海,2010(01):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