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柏
(白城日報社,吉林 白城 137000)
當下,我國社會正在發生巨大變革,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媒體的作用愈加顯得重要和突出。由于一些不實信息的錯誤傳導引發不良群體事件,極少數虛假報道嚴重破壞廣大民眾對媒體的信任,甚至對黨和國家的政策產生疑慮。例如2002年湖北少女高鶯鶯跳樓死亡事件中,《民主與法制時報》不實報道引發的不良反應。2010年網絡傳言浙江一前任村主任錢云會被五個人抓住按在地上,被一輛工程車碾壓而死的不實報道。這些現象提醒媒體,要時刻牢記胡錦濤總書記:“要切實承擔社會責任,促進新聞信息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傳播”的殷切囑托,真正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用真實、準確、全面、客觀的新聞報道,為社會變革助力、加油。
一般說來,社會責任是指對社會應負的責任。而媒體從來也不屬于自己、個人,而是屬于國家和民眾。因此,媒體必須要承擔社會責任。作為新聞工作者,具體承擔著新聞報道實際工作,自然肩負著崇高的社會責任。這種沉甸甸的社會責任,要求新聞報道必須實事求是,真實可信。堅持和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正確導向直接關系黨和人民的福祉,直接關系政治穩定、社會安定和人心向背。要完成好這樣的社會責任,必然要求新聞工作者具備良好的新聞工作職業道德。
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道德通過社會一定階段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到約束作用。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要求:“新聞工作者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指導新聞實踐,學習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繼承和發揚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恪守新聞職業道德,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敬業奉獻、誠實公正、清正廉潔、團結協作、嚴守法紀,做到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
從現實情況看,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虛假新聞、錯誤的輿論信息,不同程度地給人們的思想造成混亂,這種情況的產生,究其根本,就是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缺失造成的。如何恪守職業道德,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加強和提高從業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做到懂政治、講政治,實實在在的增強政治意識。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新聞工作就是政治工作。這個基本道理毋庸置疑。在這個大前提下新聞作為宣傳、教育、動員人民群眾的輿論形式,必然要直接或間接地反映黨和國家的政治主張、政治觀點。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新聞工作與國家安定密切相連。正是基于這樣的關系,媒體從業人員要勝任本職工作,就一定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按照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及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重要理論的要求。不論情況多么復雜,形式如何變化,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的立場,準確的方向。時刻牢記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遵守法律、規章,嚴守新聞工作紀律。新聞工作就是聯系群眾的工作,因此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傾聽群眾的呼聲,反映群眾的需求,代表群眾的利益。廣博的知識,是我們作為新聞工作的基礎。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知識的人,完成自己的新聞報道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效果。新聞業務本身,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此,從業人員要具備較強的新聞業務能力,要不斷提高文字修養、審美能力、采訪技巧、編輯水平等等這些新聞工作的基本功。
目前,國內新聞戰線全面開展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就是媒體從業人員踐行胡錦濤總書記的囑托,切實擔當起新聞宣傳神圣職責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相信通過持續不斷的這些活動,我們的媒體從業人員,一定能夠更好的承擔起社會責任,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