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 強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技術尤其是信息網絡技術迅速發展,日新月異。海量的網絡信息持續更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人們可以在任意時間、地點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收看自己喜愛的節目。同時,在網絡提供的平臺上,廣大平民可以自由發表言論和觀點,并實現了大眾話題的討論和互動。這使得網絡媒體也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與傳統的媒體形態構成了多業態的媒體競爭格局,成為了多元化的主流媒體趨勢。
在信息網絡環境下,網絡新媒體有著諸多傳統傳媒所不具備的特點,成為促進網絡媒體發展,得以與傳統媒體抗衡形成多元化趨勢的重要因素。
與傳統媒體的單一模式相比,網絡技術所創造的巨大信息網中蘊含了無法計算的海量資源,不受國家、地區的限制,每天持續更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滿足人們的多種不同需求,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資源共享。
在新型媒體時代,話語權被高度分散,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言論權,成為了話語發布的主體,也成為了信息傳播的重要部分。在網絡上,人們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發表者自己的言論,展示著生活狀態、人生觀和價值觀。
互動性是網絡媒體最突出的特點之一,也是與傳統傳媒方式的最大區別。觀眾在接受媒體帶來的信息的同時,可以實時抒發感慨,發表意見,并對某些熱門話題展開深入討論。這種互動性提高了人們對于新聞的關注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人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社會存在感。
廣播電視傳播的不可重復性使得特殊時段繁忙人群無法獲得有效信息,而新型網絡媒體妥善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節目不僅可以重復看,還可以隨時隨地看,滿足了日益發展的社會需求。
信息網絡的發展造就了新型網絡媒體的產生,給主流媒體帶來了新的多元化力量,也加大了傳統媒體的競爭壓力,在很大程度上對播音主持造成了影響。這些影響來源于網絡媒體自身特點與傳統媒體的差異。
網絡的全球化發展使得網絡媒體也突破了國家和地區的限制,人們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任意選擇頻道觀看。這給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在進行節目創作時對于觀看對象的把握帶來了難度,從而影響了有聲語言創作,播音主持的競爭平臺也發生了變化。傳統媒體中,一個播音員或主持人的競爭環境基本都只局限在國內或地區更小的范圍內。但在網絡媒體中,全球信息一體化使得競爭平臺變成了整個地球的媒體傳播機構。無論是地區的縣市主持人還是著名的央視主持人都將與所有同行一起站在全球的網絡平臺上,接受所有觀眾的考驗,這無疑給播音主持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新媒體運用的是點對點的信息傳播方式,將話語權進行了分散化,這種平民作為話語發布主體媒介形式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這引起了平民英雄的崛起,網絡媒體的出現鑄就了大量“草根”級網絡紅人,使得競爭變得更為復雜。平民個體作為傳播主體不斷增多甚至有發展成為主體的趨勢,這對傳統權威媒體力量造成了很大的消解。受物質技術條件的制約,平面及廣播電視媒體的發表存在很多困難,然而網絡媒體的零成本性更促進了個體言論的自由發表。同時,眾多網絡潮詞及熱門音視頻作品由于貼近人們的生活、帶有趣味性,得到了廣泛追捧。網絡語言的出現和流行很難受到外力的控制和管理,“草根兒”類民間精英不受傳統規范的壓力等因素給傳統播音主持的規范帶來巨大的沖擊。
廣播電視媒體的信息傳播采用線性方式,傳統的播音和主持類節目是不重復播放的,只在特定時段對實時信息進行播報,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網絡新媒體的特點包括為觀眾提供任何時段的節目視頻,滿足隨時隨地重復收看的需求,實現了讓節目像報紙一樣被重復利用的愿景,為人們提供了便利。但這也造成了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觀看特定時段節目播出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可以在任何閑暇時光有選擇性的接受媒體信息,使得廣播電視媒體節目的收視率大幅度下降,嚴重降低了電視媒體的關注程度,對播音和播音主持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網絡環境下,新型網絡媒體的形成與傳統媒體共同構成了多元化的媒體生態特殊時期。網絡媒體帶來的壓力促使電視媒體必須進行改革已跟上時代的步伐,在這就對播音主持有了更高的新要求。
文化底蘊是播音主持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優秀的播音主持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扎實的基本功底。要不斷加強學習和研究:欣賞文藝作品,積極培養自身的藝術修為,涉獵多種學科,豐富知識面,做到博學多才。與此同時,要在生活中有所感悟,體驗生活也是增強自身修養的一種方式。播音主持要達到豐富節目的目的,就要了解生活各個領域的信息,擁有較好的學識,才能使節目內容更加充實。
一個好的主持人必定口齒伶俐,語言通暢,思路清晰,這要求主持人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嚴謹的邏輯思維。無論自己的所見所聞,還是編導的意圖,都應該按照邏輯順序整理好,在心中形成明確的體系,然后再表達出來才能更利于觀眾理解。在語言表達技能的把握上,要時刻注意對語言表達分寸和節奏的控制。語言表達的分寸是要求主持人在運用語言傳遞信息時,可以保持與觀眾像朋友一樣平等交流的狀態。作為主持人,正確的分寸把握應該做到親切自然、隨和真誠。分寸把握得體,會使得主持人與觀眾情緒的相互的激發、感染,在交流后達到共鳴,從而加強了節目與觀眾之間的聯系。此外,主持需要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表達更多的意思,傳遞給觀眾更多的信息。所以,在講話的內容上,要注意表述的層次和結構,事先做好準備。同時講述過程中要考慮講話的節奏,語言表達的節奏的恰到好處,會給節目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目前,人們對信息時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電視媒體追趕網絡的時效性的代價必然要犧牲準備時間,也因此可能會導致節目播出中突發狀況出現的可能性增加。當前,大多電視節目的錄制都是一氣呵成的,更有相當一部分節目是以直播形式播出。主持人在語言表達上的任何一點含糊和混亂都會給節目的播出和制作帶來許多的麻煩,直接影響到電視節目的視聽效果。因此,主持人不僅要避免自己言語表達上的不當,更要做到處變不驚,培養自己快速反應隨機應變的能力。只有這樣,在播音主持節目的過程中才能做到從容鎮定、收放自如。
在節目主持過程中,幽默、瀟灑、沉穩、輕快的風格都能將觀眾引入到與主持人共同營造的視聽意境中,感受到了主持人所要傳播事物的魅力。特別是對于耗時較長的大型節目來說,主持人情緒的展現要張弛有度,適宜采用細水長流的方式,這樣才能將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讓觀眾鎖住頻道。風格是思想、品德、學識、舉止、談吐、能力、才藝、智慧、志趣等在節目主持人身上的綜合表現。對一個主持人來說,其主持風格是否獨特鮮明,決定著節目或活動的成敗。
從以上的思考分析中不難看出,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給播音主持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改革的機遇。全面了解市場需求,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帶來的便利,在時代要求的基礎上,不斷進行自我提升成為了播音主持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
[1] 韓文婷.試論談話類節目播音主持工作者的素質[J].大眾文藝(理論),2009 (07).
[2] 宋丹.試論新聞報道的輿論導向與新聞工作者素質的提高問題[J].才智,2010 (27).
(河北省正定縣廣播電視臺,河北正定 0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