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沈 璐
論專題片采訪技巧
文丨沈 璐
專題片是我們運用現在時或者過去時手法進行的紀實,能夠反映日常社會生活的中一些問題,在內容的選取上相對轉移,要能夠闡述一定的觀點。專題片的采訪技巧關系到整個專題片的質量,如何做好專題片采訪過程中技巧的使用成為很多專題片制作者關心的問題。
專題片; 技巧; 采訪
在當前,隨著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人們對專題片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專題片本身是介于電視藝術和新聞報道之間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要能夠實現新聞的真實性,還要具備相當的藝術水平。在專題片的采訪環節中,如何準確保護受訪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內容十分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到專題片的質量。
我們在進行專題片采訪過程中,涉及到的面很廣,要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準確的獲得我們所想要的信息至關重要,也頗具難度。一般來說,專題片的采訪過程中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人、事、理這三方面內容,而我們探尋專題片采訪技巧也是基于這三方面內容而來。
在進行人物專題片的采訪過程中,一定要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跡。被采訪人物有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他要扮演各種角色,而人們最為關心的則是他們的主要事跡,這才能夠扣緊主題。此外,在人物專題片的采訪過程中,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跡還有如下幾個好處:一方面,能夠幫助打開話題,活躍氣氛;另外一方面,了解人物的主要事跡,受訪者內心會覺得大家時時刻刻關注著他們,引來內心的共鳴,有利于受訪者打開心扉,暢所欲言。
在生活中,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特征。如果對受訪者的特征沒有任何了解,采訪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麻煩,也會引起受訪者對提問者的反感。在進行采訪之前,一定要對人物的特征有所了解,必要時需要進行一定的事前分析,這樣才有利于采訪活動的開展。
我們在日常交談過程中,往往會營造起人物生活的環境,這樣有利于專題片采訪活動的進行。在采訪過程中,采訪者要主動且積極地了解受訪者相關信息,配合受訪者營造起他們生活的環境,這樣有利于采訪活動的進行。另外一方面,人物生活環境營造得恰當,受訪者能夠在采訪過程中會講述更多的信息,這樣也有利于采訪者對受訪者生活環境的進一步營造,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我們中國人在情感表達方面往往比較深沉,如果采訪者不能夠打開人物的心扉,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采訪就很難進行,我們也就得不到想要的信息。在采訪過程中,采訪者要仔細觀察受訪者的方方面面,要特別注重他們在情感方面的因素,這樣才有利于幫助他們打開心扉。
一個合適的敘事線索能夠幫助我們在采訪過程中理順思路,進而有利于采訪活動全過程的開展。一個合適的敘事線索可以從生活細節、適當的主題中提煉而來。在采訪活動中呈現的一個生活細節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日復一日的進行,如果采訪者能夠把握好這一細節,就能夠成為一個可用的敘事線索。而有限專題片的采訪過程中,往往會扣緊一個主題,而這個主題就能夠成為這次采訪活動的敘事線索,而整個采訪活動都會圍著這個主題開展。
經驗專題片的采訪和人物專題片的采訪有所不同。經驗專題片的采訪過程中要注重概述事件的過程。概述事件過程中要注重事件緣由,適當分析事件的得失,總結工作的經驗,提煉發揮在那的主題。我們在采訪過程中要把我好事件的緣由,要知道事件因何發生、如何發生、在哪里發生,分析事件的得失,我們獲得什么、失去什么、因何獲得、因何失去,總結整個事件過程中的工作經驗,成功的地方要適當地推廣和表揚、不合適的地方要加以分析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予以規避處理,最終要提煉出一個發展的主題,達到最終的目的。經過這樣一個過程,我們必須把事件的過程把握好,這樣才能夠做好這些工作。
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會存在眾多的矛盾,在進行經驗型專題片的采訪過程中要處理好如下幾對矛盾,此能夠做好采訪工作。
第一,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矛盾,要分清誰是主要人物,誰是次要人物,誰是關鍵人物,誰是事件的決策人物;第二,核心事件和普通事件的矛盾,一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是由眾多大大小小事件組成的,采訪過程中要對各類事件加以分析和歸類,準確界定好主要事件和核心事件,這樣才能夠做好采訪工作;第三,權威意見和普通意見的矛盾,對于同一事件人們的評價和意見往往不盡相同,而權威意見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左右人們對事件的整體界定,而普通意見的分量則要大大折扣,但是卻能夠說明很多細節性的問題。
做好經驗概括是我們進行經驗型專題片采訪活動的最終目的,也是實現專題片價值的載體和最終手段。在經驗概括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各種矛盾的界定工作,準確地、科學地、盡可能客觀地對一個特殊事件進行概括、分析、歸納、總結和提升。
政治專題片和其他專題片有所不同,其特點主要表現如下。
第一,政論性。政治專題片在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上往往有著較強的辯證色彩,使用議論手法和評論手法貫穿整個專題片,而在內容上則需要情景交融,要能夠在專題片中將黨的理論以及相關政策準確的表達出來。第二,通俗性。政治專題片面對的觀眾是整個社會的勞動人民,而人們思想覺悟水平高低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文化的認同感也有所差異(少數民族之間、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之間),所以專題片必須使用盡可能通俗的手法表達深奧的、抽象的理論。第三,真實性。政治專題片內表達的內容十分正式,來不得半點的虛假,也就是說政治專題片反映的內容要盡可能引起絕大多數人的認同感,必須真實可信才能夠達到這一目的。第四,生動性。政治宣傳片的內容和所要表達的對象往往十分深奧,晦澀難懂,而另外一方面政治宣傳片的受眾又最為廣泛。解決好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就是在于語言的生動性,可以通過語言的選取以及各種手法的運用,達到語言生動活潑的效果,避免了給人帶來空洞呆板、生硬簡單的感覺。
在政治宣傳片的采訪過程中,要做到。(1)先務實,后務虛。在采訪過程中,先說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然后上升到理論高度。(2)敘好事,講好理。要正面地、積極地進行敘事,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理論的講解。(3)抓好點,帶好面。要準確抓住采訪所要的點,最后做好面上的深入工作。(4)多具象,少抽象。要多說一些老百姓能聽懂的、有怯生感受的事物,不要在采訪過程中長篇大論、理論一籮筐。
對如何做好專題片的采訪工作進行適當的討論,文章表達觀點必然疏漏之處眾多,敬請指正。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廣播電視臺,杭州 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