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史 莉
關于播音主持藝術的思考
文丨史 莉
隨著社會的進步,新聞傳播媒體的巨大變化,播音主持藝術也不斷得到新發展。作為一名播音工作者,要正確把握播音主持工作中藝術創作中變與不變的各項要素。用創新的理念從多角度來處理好新問題,不斷開拓播音主持新的藝術空間,進一步加快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
播音主持藝術; 發展; 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信息社會的逐漸形成,我國在政治經濟領域、思想觀念、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與革新,為我們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而播音主持藝術是影響廣播電視傳媒系統發展的關鍵之處。如今,時代的發展為我們廣播電視等傳媒帶來了新的技術和變革,傳統的工具更新,傳媒的增多,工作人員的職業化、多樣化,為播音主持藝術的進一步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因素。播音主持人員應主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加強對工作的藝術創新,促進播音主持事業的快速發展。
播音主持的主要職能是傳播信息,讓觀眾關注、接受。也就是說,該項工作的生命線就是傳播和接受。知道這一點,我們能把握住播音主持的發展規律。盡管,隨著社會的發展,傳播媒體越來越豐富、呈現多樣化、立體化的發展趨勢。傳播媒體會不斷得到更迭、發展。但播音主持藝術不會因媒體的變更而消失,也不會因為對媒體、主持等名稱的改變而消失。不管是何種廣播形式,傳播的主動性和功能性是沒有改變的。工作人員的稱謂無論是播音員還是主持人,都不是主要的,他們的本質還是沒有改變,是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創作者”。當然,如今播音主持工作越來越趨于一致。工作人員的職責界限也逐漸模糊不清。無論是主持人還是播音員,都是起到傳播的作用,而且這也符合培養人才“一專多能”要求,使單一型變為復合型的人才,促進廣播主持藝術的不斷創新和提升。
在如今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對于我們傳播媒體,只有職業化、規范化越高、越嚴,才能在激烈的傳媒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當然,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此,對于從業人員今后會要求其擁有專業的技能和良好的綜合素質,不斷加強職業化和規范化建設。這是時代進步、廣播電視傳媒競爭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得到發展。首先,從業人員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深厚的知識沉淀,這樣,不論是播音還是主持,都能夠以豐富的知識和良好的修養,出眾的氣質來打動受眾。然后,從業人員通過自身知識的沉淀可以在播音主持中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現出個人的智慧,在自我的工作空間里展現出獨特的風格和內容,讓更多的受眾群體接受、喜愛。
現在媒體資訊發展蓬勃,觀眾的思考視角和要求越來越多元化,審美能力也不斷增強。傳統的播音主持方式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那么,這就要求我們從業人員要加強對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抓住受眾,開辟新的受眾群體。播音主持藝術創作也打破了以往的局限性,呈現出多樣性的發展趨勢。它不再局限于新聞、娛樂等比較傳統的節目,而是通過資源信息的共享,把握受眾的需求,強調更多的主動性、交互性,讓受眾群體有更多的選擇。
創新是廣播主持藝術發展的生命力。這里要把握好創新的兩個方面:理論方面的創新和發展方面的創新。(1)理論方面:當前廣播電視等媒體事業得到空前的發展,播音主持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新的理念。這都需要我們從業者認真研究分析,把新事物進行概念的表述。在播音主持理論方面,很多研究課題急需解決,如播音主持的藝術創作基礎等。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如新聞評論節目、娛樂節目等都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2)發展方面:當前媒體憑借網絡技術和信息數字技術的運用,圖文并茂,更生動、形象地向廣大受眾傳播信息。那么在如此豐富生動的電視廣播面前,從業人員對播音主持工作的創新更多是如何對節目的整體把握和駕馭能力上。例如,對現場新聞事件如何進行描述,怎樣與現場記者進行對接,稿件配音部分怎樣與現場主持對接轉換自然。
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不是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在藝術創新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三方面的關系。一是創新和導向之間的關系。不同社會形態中傳媒事業都有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務群體、價值取向,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我國的廣播電視媒體是為黨和人民群眾服務的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因此,播音主任人員言行舉止都代表著媒體的形象,要更好地引導正確的輿論作用。二是創新和繼承間的關系。前代的工作前輩為我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工作經驗。在傳統的播音主持藝術創作方面,著名的播音主持藝術家齊越、夏青、趙忠祥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寶貴的經驗。因此,對于當代的播音主持工作者,我們要善于運用這些已有的經驗,為創新工作提供基礎,而不是讓經驗束縛自己的創新。三是正確處理好創新和知識間的關系。具備創造性的思維才能創新。創造性思維有三個特征:流暢性、靈活性、獨特性。播音主持藝術往往和從業人員的個人素質和知識結構緊密聯系在一起。其知識的結構層次直接影響著藝術創新的成敗。因此,進行創新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做基礎。這就要求我們播音員和主持人必須堅持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拓寬知識結構,豐富知識層面,在知識認知中進行創新。
播音主持人員形成個人獨特的工作風格,會更易贏得受眾群體的親睞。因此,如何形成大家喜愛的鮮明個性,應該是每位播音主持人員奮斗的目標。
廣播主持主要通過聲音來表達信息,因此播音主持藝術是集聽覺和想象為一體的藝術。播音員和主持人如何把聽眾的想象力調動起來,讓聽眾把節目融入想象的空間。因為,廣播不能向人們展示實物,而只能通過語言的描繪來向人們傳達信息。廣播的形象更多的是以虛代實或實虛榍交。當聽眾通過廣播描述,集合自己的情感和認知,感知這些形象時,發揮想象空間,塑造出一個內心的形象。可以說,正是調動聽眾的想象力,才促使聽眾邁進一個新的藝術環境。當然,這種調動和引領聽眾想象力的能力是需要播音主持人員長期的積累、磨練才能達到的。
主持人的人格直接影響著節目的傳播效果和受眾的認同感。主持人從面向屏幕的第一刻,就已經把個人的所有形象訊息帶給觀眾。比如,央視的敬一丹,總是能夠給人展現出自信、從容的一面。而且在她的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主持風格。節目主持人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特色,表達自己,用自己的人格張力來豐富節目,使主持節目生動、充滿靈性。在主持的進程中,能夠敏銳地發現,捕捉到能激發觀眾心理效應的任何機會,結合節目內容,做出恰當的反應。與觀眾形成良好的互動,使節目更廣泛地被人接受、喜愛。
親和力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種潤滑劑和黏合劑。播音員和主持人作為媒體工作者,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他們的親和力表現在個人形象的塑造成功和觀眾們是否樂于接受方面。一個成功的播音員或主持人,一定是深受觀眾喜愛,具有親和力的人。總之,在今后的社會發展中,播音主持藝術需要不斷地發展創新,以更貼近生活、貼近觀眾的多種形態出現。我們播音主持藝術的工作人員要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和專業技能,積極解放思維,發展創新,加快播音主持藝術發展的步法,不斷推動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發展。
[1]郭艷. 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與未來發展. 科技信息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08 (27).
[2]許佳怡. 淺談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 中國科技縱橫,CHINA SCIENCE& TECHNOLOGY PANORAMA MAGAZINE,2009 (11).
[3]王梓橙. 論播音主持藝術—讓播音主持更具個性化、人格化與親和力.科教文匯. EDUCATION SCIENCE &CULTURE MAGAZINE,2008 (7).
(貴州省黔南州貴定縣廣播電視臺,貴州黔南 5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