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民
(駐馬店日報社,河南 駐馬店 463000)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時期以后黨和國家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當前貫穿新聞宣傳領域最重要的主旋律。凝聚全黨全社會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思想共識,全面準確地闡釋和解讀黨委、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營造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良好輿論氛圍,新聞媒體肩負著重要的職責和作用。如何做好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聞報道?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和亟待破解的課題。
新聞宣傳工作,直接影響著人們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認識的深度、推進的力度、落實的程度。其中的關鍵,是新聞工作者要轉變傳統的報道觀念,跳出以往報道中的“單向度思維”,不能單就成就講成就,單就問題講問題,單就市場講市場,單就民生講民生。而要拓寬視野,樹立引導的正確理念,構建 “辯證思維”、“復合思維”,把經濟轉型、結構轉型作為未來報道的主線。
以深度報道科學引導。圍繞實施“十二五”規劃、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以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重大課題,設專題、搞講解,做好深度報道。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深入淺出地講解政策措施,更好地析事明理、解疑釋惑,充分發揮新聞宣傳的闡釋、前瞻、分析和激勵功能,引導人們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信心。堅持深入基層一線,聚焦干部群眾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生動實踐,及時宣傳干部群眾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干勁和精神風貌。注意發現培養先進典型,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主動跟進率先轉變發展方式、成功轉變發展方式的實踐體例,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引導工作實踐。
以重點報道服務民生。認真關注大眾需求,積極回應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宣傳人民群眾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得到的實惠,引導干部群眾積極投身調結構、促轉變、惠民生的生動實踐。以深入闡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重點工作,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的決策部署,加快改革創新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作用,各地各部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思路、措施和成效等方面為報道重點。通過開辟專欄專題、加大宣傳力度,進行深入解讀、挖掘宣傳深度,組織系列報道、拓寬宣傳廣度,籌劃高端訪談、提升宣傳高度,突出民生報道、增強宣傳貼近度,開展征文討論,推進宣傳參與度。實現內容設計專題化,報道推出系列化,表現形式多樣化,重點欄目品牌化,營造聲勢規模化。
以聯動傳播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特點和作用,通過網絡報道來擴大報紙報道的影響,通過報紙來提高網絡報道的權威性,在報網互動中實行報紙記者與網絡記者同步采訪、同步寫稿、同步報道的機制。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形成良性互補,報道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主題宣傳要更加深入。做好主題宣傳,對加強黨報傳播力、提高影響力特別是提升輿論引導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強和改進主題宣傳應把握好:一要選題實。選題應貼近現實,在黨和政府工作中心和廣大百姓利益關切的“結合部”做文章,著重圍繞群眾生活做題目,才能突出特色、注重實效;二要內容實。遵從新聞規律,積極關注民生,做到用新穎的典型說話、用新近的事實說話、用新鮮的數據說話,多用生動的筆觸、精彩的故事、感人的話語,才能增強貼近性、感染力;三要作風實。深入實地、扎實采訪、細致調查、認真分析,多以群眾的眼光看,多從大局方面想,多用新聞語言說,說群眾想說的話、講群眾能懂的話、道群眾愛聽的話,避免工作味、宣傳味。主題宣傳做得實,才能貼得近、寫得活,群眾才想看、愛看。
報道內容要更加貼近。一是視線下移。新聞報道多用群眾視角切入,多以群眾視角觀察;二是腳步下移。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報道基層和群眾身邊發生的新鮮事,反映群眾的心理、心聲、心愿;三是重心下移。要報道群眾關心的實際內容,報道對工作和生活有指導意義的新聞,克服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病,注重新聞價值,講求實際效果,提高黨報吸引力和感染力。
表達風格要更加鮮活。文風就是作風。辦給誰看,就要用誰的話語體系說話,就要用讀者喜歡的話語敘述新聞、評論新聞。要在運用鮮活語言、活潑文風上下工夫,“能說、快說、會說”:一是強化權威性,重視提高黨報對大政方針的闡釋與解讀能力,通過新聞宣傳方針、解讀政策,要能說。二是強化新聞性,提升黨報在熱點事件發生后及時發聲的能力,要快說。三是強化針對性、貼近性,發揮黨報在輿論引導上的重要作用,要會說。運用群眾語言、鮮活語言、新聞語言,多用口語化的標題,提高黨報的可讀性。
新聞媒體要牢牢把握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時代趨勢,深刻認識其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主動融入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工作大局之中,進一步完善有效引導輿論的各項保障機制。
加強理論學習與思考。做好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宣傳報道,需要每個媒體人汲取廣博的知識,提升自己的發現能力、評論能力,拔高自己的思想高度與觀察深度。要深刻認識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時代背景、重點內容、政策措施,全面準確地掌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精神實質,對一些重大現實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培養新聞告知力、解讀力、預測力下工夫,提升自己的媒體素養。
加強新聞策劃與運作。進一步完善重大選題策劃會議、新聞協調會、新聞周周評等新聞宣傳工作機制,不斷提高“轉方式”宣傳的科學化水平。把“轉方式”宣傳各項任務按課題要求來研究設計,按工程項目來推進實施,列入臺賬進行督導調度,落實責任主體,明確完成時限,從機制上保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聞宣傳落到實處。
加強輿情分析與研判。切實增強反應速度、分析深度、實用程度,做到“圍繞大局、把握大勢、關注大事”,掌握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宣傳的主動權。圍繞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升級、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城鎮化、節能減排等重點工作,圍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輿情分析研判。運用辯證、邏輯、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從群體性、階段性、思想性的角度,深入分析其特點和規律,增強“轉方式”輿論引導的前瞻性和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