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言
(焦作日報社,河南 焦作 454000)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新聞界對黨報要不要做社會新聞有相當大的分歧?,F在,隨著人們對社會現象認識的深入,采編人員把眼光投向社會,社會新聞上黨報已不再是問題了。但黨報如何做好社會新聞,以主流輿論引導和影響公眾對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看法,從而增強黨報的責任感和公信力?2006年,《焦作日報》開設《黨報熱線》版,將原先分散式地做社會新聞改為集中優勢資源整合策劃社會新聞,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得到了讀者的認可和好評。
《黨報熱線》版如何定位?黨報的社會新聞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我們認為,黨報的社會新聞應該具有權威性、人情味、引導力。也就是說,黨報社會新聞不能靠“獵奇”取勝,不能靠“猛料”吸引人,不能靠炒作制造轟動效應;它靠的是新聞的權威發布,靠的是深層次的人文關懷,靠的是新聞報道的思想性和洞穿力所體現出來的引導力?;诖硕ㄎ唬饵h報熱線》開設了“社會聚焦”、“民生觀察”、“你的聲音我在聽”、“身邊好人榜”等欄目。經過幾年的探索,打造了廣大人民群眾信任、依賴的品牌版面和品牌欄目。
黨報社會新聞要善于抓大事,敢于介入生活,直面問題,在及時報道社會動態的同時,更多地關注那些比較重要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審視、探究現象背后的本質,提升新聞的品格。《黨報熱線》版在發布各類民生政策的同時,做了大量的解疑釋惑、穩定人心工作。如在全國很多地方鬧血荒時及時發布《我市血液庫存充足無須擔憂》,在城市防汛關鍵時期刊出《城區防汛,我們嚴陣以待》,在醫改試點推行中及時刊出《先住院后付費方便患者》、《給您說說零藥價》等系列報道。應該說,這些權威發布及時準確,引導性、服務性強,為服務群眾、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011年12月,圍繞農民朋友賣菜難問題,《黨報熱線》給予重點關注,刊發了一系列反映菜農賣菜難的報道:《蔬菜豐收了菜農鬧心了》、《蔬菜遭冷遇各方送溫暖》、《明年種不種菜農心里沒數》。這些報道在引發社會各界爭相購買愛心菜的同時,也引起市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對該組報道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職能部門研究解決。該組報道倡樹了一家有難百家支援的社會新風,社會反響非常好。
針對社會熱點焦點問題,《黨報熱線》堅持大局意識,立足于解決問題,彰顯黨報社會新聞的公正和權威。2007年,位于市中心城區的龍源湖水位下降面臨干涸,一時間眾說紛壇。黨報熱線組織記者深入采訪,了解了主要原因在于天氣持續干旱和周邊房地產開發抽取地下水過多。在多方調查、廣泛論證的基礎上,《黨報熱線》推出了系列報道,并邀請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研討,集思廣益,前后推出十幾篇系列報道和一個???。最終,焦作市政府主導、各部門聯動,推出了中水補水、房地產開發抽水必須回灌等相關措施,解決了這一問題,并建立了湖面管理的長效機制。焦作市政府對這組報道的評價是:客觀公正反映問題,及時有效引導輿論,幫忙不添亂。
權威性還體現在報道深度上。時政報道需要深度,社會新聞同樣需要深度,尤其是黨報的社會新聞,挖掘報道深度,是黨報社會新聞權威性的重要表現。
由一個下水道蓋板缺失致使行人摔傷的小事件,黨報熱線做出了大文章。當時,由于缺失蓋板權屬不明,記者在采訪中多家單位推諉扯皮,一個小小的問題多天得不到解決?;诖耍饵h報熱線》圍繞“小蓋板反映執行力”做文章,推出了各方反應和旗幟鮮明的評論。這組報道焦作市委書記親自批示,主管副市長現場辦公,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傷者以公道,而且引發了對全市窨井蓋等權屬長期不清的整改活動??梢钥隙?,如果我們的報道僅僅就事論事,沒有挖掘深度,不可能取得如此反響。
黨報社會新聞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積極地反映社會的新風貌,反映人與人之間的新型關系,反映社會上的新人新事,以此對讀者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既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黨報社會新聞避免低俗、樹立品位的重要途徑。幾年來,《黨報熱線》版成功地策劃和報道了多篇具有人文關懷的稿件,為社會各界認可和稱道。
尋親欄目如今已成為《黨報熱線》的名牌欄目。為幫助讀者尋親,《黨報熱線》廣泛發動群眾,廣泛聯系媒體,加強與公安部門的合作,先后幫助十余人找到親人,其中93歲的姐姐和失散70年的85歲的妹妹暮年相逢的策劃和報道堪稱經典,其時間跨度之大,尋找經過之難,千里迎親之隆重,也為這個重逢故事增加了很多親情感動。
《今年菜價怎么了——我市近期蔬菜價格持續高位原因探析》等深度報道,《愛心涌向小文文》等幫助重病患者的稿件,都體現了黨報的人文關懷,打出了黨報社會新聞報道的品牌。這些報道,篇篇事關百姓生活,處處浸潤著濃濃的情意,一改黨報過去高高在上,生冷僵硬的面孔,充分展示了新時期黨報的親民形象。
我們將社會新聞與主題報道相結合,以增強社會新聞的引導力。《身邊好人榜》弘揚正氣,推出了很多身邊典型,有孝敬癱娘五十載的孝子,有獨立撐起一個家的少女,有割肝義救大姑姐的好弟妹,有唯一的女性殯儀美容師……感動社會,倡樹新風,很多身邊典型經報道后入選中國好人榜,其中采寫援建干部的一篇稿件還獲得當年河南新聞獎一等獎。同時,《面對帶血尖刀他們無畏無懼 仇化莊眾村民奮力圍堵殺人嫌犯》、《焦作導游哥日照勇救游客》等突發事件報道也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對社會問題的監督和揭露也是《黨報熱線》的亮點?!堕_私家車住保障房,嚴查》、《北山開采亂象亟需整治》、《山陽古樹“遺老”之殤》等稿件鞭撻丑惡,揭露問題,促進了問題的解決,這也正是《黨報熱線》持續“熱”下去的魅力所在。
《黨報熱線》版開辦近六年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社會新聞大多發生在普通群眾身上或身邊,與公眾、與民生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社會新聞最大的特點是貼近性。黨報要貼近群眾,贏得市場,就必須深度介入社會生活,增強報道的貼近性、可讀性和親和力。黨報社會新聞抓得好,可以大大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并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震動社會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從踐行“三個代表”的高度出發,堅持“三貼近”原則,精心組織報道社會新聞,使其成為黨報宣傳的亮點。唯如此,才能走進讀者心里,成為廣大人民群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