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東旭
(河北承德縣逸夫學校)
興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英語教學更是如此,可以說,興趣是中學生學好英語不可缺少的內在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
我們常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因此,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學生對教師言行的認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這是教育心理學的一條普遍規律,作為英語教師尤其需要記住這一點。
首先,塑造良好的講臺形象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永久魅力。特別是對于新的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初次接觸,更是一次嚴峻考驗。特別是英語學科,作為一門交際工具,必然在學生心理上產生神秘、向往、激動、恐懼、自卑等心理壓力,并強烈渴望從教師的語言和言行中尋找答案和心理平衡。如果教師能以可敬可親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誘導,消除學生的無助、恐懼、自卑等消極心理,并且進一步激發學生向往、自信、興趣等積極心理效應,贏得學生的“一見鐘情”,這就為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奠定了基礎,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前提。否則,教師形象在學生心目中黯然失色,給以后的教學工作帶來一系列麻煩。
其次,教師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正直無私的品德和耐心、細致、百問不厭的態度以及敬業的精神,同樣是贏得學生尊敬和信任的基礎。在工作中,對于學生的疑難,我總是不厭其煩幫助解決,特別是對于那些學困生,我更是加以百倍的關心與呵護,使學生與我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我常常成了他們傾訴苦衷的對象,也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有了這養的師生關系做前提,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自然高漲,學習熱情自然很高。
英語教學過程本來就是一個寓教于樂的交際活動過程,目前使用的新教材的編排也力圖體現這一特點。如果說教師的模范人格是吸引學生對其所授課程產生興趣的前提和基礎,那么教師精湛的授課藝術就是培養學生對該門課程產生濃厚興趣的關鍵。新教材以語言結構為主體,將交際能力的培養作為主線貫穿始終,把教育思想和教育內容融為一體,不但教學生語法結構,而且教學生如何使用語言,通過使用語言來學習語言,使外語教學過程成為語言交際的過程,進而形成以交際能力為核心的英語語言應用素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面向全體學生,從培養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構自己的自主學習模式,營造一個能進行交際實踐的學習環境。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努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通過視、聽、說等綜合活動,進行英語技能訓練。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將生動活潑的氣氛和嚴謹認真的要求有機結合起來。
例如,初一新生的第一節英語課,我首先用英語問候學生、介紹自己、學校以及班級的大致情況。其目的是讓他們體會感受一下英語的語言,無論聽懂聽不懂,他們都會被這種全新的語言所吸引,當然,因為現在的孩子在小學都已學過一些英語,所以對于老師所講的大都能聽得懂。隨著我的翻譯,他們都鼓起了掌,接著我給一部分學生起了英語名字。到這時,學生的情緒由好奇、有趣達到高潮。接著,我讓他們用已學過的英語做一下自我介紹,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好奇心和表現欲望十分強烈,隨后我進行有意的表揚和鼓勵,因此在這一環節學生的熱情很高。之后,我用漢語介紹了學習英語的目的、意義、提出學習上的要求等,整個課堂生動、活潑、緊張、有趣。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每屆初一我都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英語習慣,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講,認真模仿,并養成整潔規范的書寫習慣,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
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其學習目的就是為了進行交際,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沒有枯燥感,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相應的直觀教具、動作表演、卡片、掛圖、實物,隨時隨地取材或根據課文內容創設語言環境,并盡量多地使用英語,逐步過渡到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置身于一個英語的環境中;有意創設的語言環境,形象直觀,生動活潑,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英語,引起興趣。例如,在學習:“How much is it/are they”這個與購物有關的巨型時,為了避開枯燥的數字練習,我結合了學生實際,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個“小小購物節”的活動,讓學生輪流扮演顧客和服務員,老師和其他學生充當裁判,通過創設一個買賣東西的情景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生動有趣,學生的激情高漲,積極性大增,這樣,他們從表演中提高了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既解決了難點,又使學生的聽說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學生很快理解掌握了這一句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同時,對于教材每一課的內容,我都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把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增。因為學生樂于參與,其語言交際能力的發揮就會達到高潮,課堂氣氛的活躍就會達到頂點,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學習。這樣的課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也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培養了學生交際和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整天忙于學習,久而久之也難免會產生厭倦。因此,在課外活動中,有意識、有目的地開展一些饒有趣味的活動,也是增強學生興趣,鞏固課堂知識的好方法。比如,定期和不定期舉辦一些英語書法比賽、講英語故事比賽等,留課外作業時,留給他們一個英語謎語、填字游戲讓他們猜,每天課前五分鐘的值日生報告,要求學生準備一些小故事、小對話等,這些都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不斷調動其積極性,使學生們既有準備時的緊張,又領略到成功時的快樂。在不斷潛移默化中,學生們不知不覺就愛上了英語。
總之,興趣是成功的基礎和前提,激發學生動機,培養學習興趣,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原則。作為教師,要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善于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不斷增強學生的興趣,不斷總結、不斷創新、不斷反思,唯有這樣,我們的英語教學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永遠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