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武
(江西省上饒縣二中)
淺談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
◆楊克武
(江西省上饒縣二中)
提高英語聽的能力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聽力教學與應試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聽力技能的培養以及實施正確的教學方法,二者有機的結合才是提高英語聽力的根本保證。
英語聽力 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
聽力在高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50分的試卷中分值占30分,分值僅次于閱讀理解。而且在高考中聽力是第一板斧,如果你做好了會增強你接下來答題時的信心。相反,如果你做的很糟糕,則會嚴重影響你接下來答題時的心情,你的心里會很不踏實、很沒底。很多學生不注重聽力,平時很少甚至根本不聽聽力,甚至有些老師在平時講解試卷的過程中也不會講解聽力題,他們往往把聽力題pass掉,直接講解單選、完形和閱讀。在平時的上課和試卷講評過程中,聽力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英語聽力是學生從事語言交際的一項基本能力,在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中,“聽”始終排在第一位,沒有聽,就不可能有說,而聽的能力是各項能力中最難掌握的,它需要聽者對信息在瞬間反應,并作出判斷。長期以來,聽力一直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薄弱環節,在高考中,聽力理解是學生最沒有把握的項目之一。因此,提高英語聽的能力是學好英語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聽力教學與應試中,教師必須重視學生聽力技能的培養以及實施正確的教學方法,二者有機的結合才是提高英語聽力的根本保證。
英語聽力題材多樣,內容廣泛,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對知識進行積累,知識積累的最佳方法是大量的閱讀和朗誦,因為閱讀是外語學習中重要的輸入過程,也是積累過程,有了足夠的積累,才能有豐富的詞匯及背景知識。在閱讀時,應該有目的的選擇難易適中的相關讀物,這樣有選擇性的閱讀既能提高英語的分析能力,又能訓練自己的思維。同時,盡量做到分類閱讀,使題材和體裁多樣化,避免單一的閱讀;同時要加強朗讀,即出聲的閱讀、聽讀。聽說不分家,優秀的英語學習者通常有朗讀的習慣,對學生而言,課本就是最好的材料,一些演講名篇和短小精悍的英文也是朗讀的好教材。朗讀和閱讀一樣,貴在堅持,不可間斷。我們還要對一些重要句型和情景對話進行背誦,這樣便會逐步解決語音辨別能力低,語流連貫能力弱,不同口音辨析能力差等問題。
平時堅持采用課文整體教學,通過聽老師介紹和課文的磁帶來幫助學生對課文的整體理解,通過聽課文中某個段落來加強對課文細節的理解。當每一篇課文教完后,我總是要讓學生脫離課文再聽一遍課文,以幫助他們對課文的鞏固和掌握,這樣在訓練聽力的同時學習了課文,學好了課文的同時又提高了聽力,兩者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促進作用。
一堂聽力課成功與否和老師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大的關系。長期以來,聽力教學往往局限于教師在講臺上放錄音,學生在臺下聽,聽了一遍或幾遍后,再做選擇題和填空題等,聽力訓練方法和聽力測試基本相同,無形中把聽力課變成了測試課,長期下去,學生容易產生聽力疲勞,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精神懈慢等,聽力效率很差。作為教師,我覺得應該努力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使他們在輕松中得到訓練和提高。
聽力訓練時間一長,就容易疲勞,注意力分散,進而失去興趣。而聽力理解的過程卻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稍有走神,有關信息便稍縱即逝。本人在聽力訓練時采用限時聽力訓練。用剩下的時間給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在口語訓練中,可以就對話提問,讓學生講故事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我還堅持在課堂上用英語教學,并要求學生用英語來回答問題,這樣不但練習學生的口語能力,提高了聽力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膽量。
學生的心理障礙主要表現在聽材料時心里過于緊張,因為在高考中,聽力測試題是首題。學生還未能很好適應考場環境,擔心錄音機或音響效果不好而影響成績,又怕適應不了考試的內容和速度,從而產生過度緊張的心理,影響聽力。針對這種情況,在平時教學中,我非常注意與學生加強情感交流,積極的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打破思維定勢,排除心理障礙,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在上課時,我力求以一種很和藹的姿態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通過眼神、表情、手勢等身體語言給他們信息,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此外,在選擇聽力材料時,我堅持自淺入深、寧易勿難、寧短勿長的原則,讓他們更多地體會成功感,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它們的恐懼感,擺脫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有時,我會教給他們一些喜愛的英語歌曲,這樣也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良好的聽力習慣有助于大大減輕學生聽力的負擔,提高學生的聽力效果。我主要對學生采取下列措施,幫助他們掌握聽力技能。
1.抓緊放錄音前的五分鐘審閱聽力試題。在聽力時,對命題者的意圖盡可能做到心中有數,并設想磁帶中可能會提出的問題,以及聽錄音時所需把握的重點,根據試題判斷需要聽的重點(中心)詞。聽時要抓重點,捕捉主句(往往是段落的第一或最后一句)。
2.聽時集中注意力把握文章大意。聽句子時要抓住關鍵詞,不一定把每個單詞都聽得清清楚楚,不要誤認為聽時必須抓住每一個單詞,如果有一個單詞聽不清楚,你便緊張不安,這樣就會把本來可能聽懂的也漏掉。要篩選聽到的內容。根據錄音大意推測新詞句的含義。
3.某個題目搞不清楚,不要冥思苦想,糾纏不休。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后面的問題上,要緊跟磁帶的朗讀速度,繼續往下答。聽力試題一般重復播放一至兩遍,若在某處“卡了殼”,不要緊張,繼續往下聽,否則就耽誤時間,結果是“卡殼”的沒有做出,下邊的又沒聽到,勢必會影響后面的答題。
4.聽時要搶記。對人名、地名、數學做簡要的記錄,防止一聽而過。必須及時記下年、月、日、星期、年齡或價碼等數字。對有些較長的人名地名可以采用符號或者縮寫式。這對答題大有幫助。
總之,影響學生聽力理解的障礙是多方面的,但這些障礙不是不可以逾越的。只要抓住聽力教學的特點,完全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