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勇
(吉林師范大學分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淺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
◆陳大勇
(吉林師范大學分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自進入本世紀以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展,其應用已遍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正在對人類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同樣,多媒體技術對教學也產生積極的效應,能為學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我們在教學設計時,在選擇教學媒體這一環節上,對多媒體寄予了厚望。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從多媒體上獲得教學的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1.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多媒體課件是一種集合多種類型信息為一體的高效載體,包括語言、文字、靜態圖像以及視頻等。這些新奇的感官刺激能夠直接帶給學生直觀感和形象感,充分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一改往日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局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可以迅速地把課程資源顯現在學生面前,既可以節省教師講課、板書的時間,又可以使教師傳授更多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課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樣就可以使得教師在單位時間內能向學生傳遞更多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信息接收量,提高學習效率。
3.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突出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就在于其可以演示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在短時間內或難以重復演示的一些實驗現象,利用多媒體,可以使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變成具體的可觀察的畫面、圖形,甚至可以搭配相應的視頻音頻來動態的演示一些實驗的變化過程,也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實驗步驟分階段的進行演示,加上任課老師的適時點撥講解,可以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從而突破學校的重難點。
4.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
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信息技術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通過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信息技術素養。在多媒體教學中,它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全面的動手動腦本領。
5.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實現資源的高效實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非常的依賴課本,任課老師雖然也能夠接觸到很多的新知識,但是要想將這些知識融人到傳統教學中,難度很大。而對于今天的教學而言,很多的專業知識都在日新月異,純粹的依靠課本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轉變我們的教學思路。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參與精神為目標進行引導性的教學。而這一前提就是任課老師必須盡可能多的去收集關于本專業的資料,并能夠及時的放映到多媒體教學的內容上來。
可以說未來的教育將是一個無界限的教育,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借助網絡的力量瀏覽到整個世界的學科內容,在可預見的將來,全球性的教學資源共享將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1.教學課件內容的設計
在教學課件的設計中,內容要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不能把多媒體課件變成面面俱到的電子圖書,這樣不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因此,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教師一定要明確多媒體課件是針對課堂教學而設計的,把教學內容歸納成為提綱挈領的學習要點,以簡明扼要的提綱式文字出現在多媒體課件中,并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使學生能快速、準確地把握教學的中心內容。
2.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的結合
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同時,不應忽視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的使用。由于采用多媒體授課時,課件是事先制作好的,因而其播放順序和進度是既定的,形成了教學內容固定化,教學過程程序化的弊端,教師很難有時間即興發揮,有時甚至無法根據學生的反應及課堂氣氛臨時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造成授課形式呆板,教學靈活性不夠,講課的效果也很受影響。同時,由于學生的注意力過多地集中于屏幕和音響,久而久之,則忽略了教師課堂上生動的形體語言和具有生氣的板書以及教師的表情變化所產生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一門藝術,就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的形體、語言的表演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通過師生間的情緒相互感染,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良好的教學效果及對學生心理產生的正面效應,是任何形式的電子媒體所不能替代的。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時,應該做到揚棄,即繼承傳統教學的精華,發揮多媒體教學的長處,做到優勢互補。
3.在多媒體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運用多媒體的教學中,知識的來源不再只局限于教師和教材,學生將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獲得大量的信息,但是,也不能忽視教師在具體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因為,各種現代化的媒體技術僅是教學的輔助工具,而只有教師才是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能力的源泉。因而,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不是放映員,學生不是觀眾,師生的教與學的矛盾只能通過教師的主導與學生學習的互動過程來解決,多媒體技術不可能取代教師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深化功能和作用。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而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的多媒體技術教學則偏離了應用的初衷。
總的來說,多媒體教學是在現代化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但并不是說有了這種模式就可以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手段。衡量某種教學手段的好壞應該基于教學實踐中是否滿足教學需求為主。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傳統的教學方法還是多媒體教學模式都只是教師授課的一種教學手段而已,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傳授知識,它們是一種互相補充,取長補短的關系。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授課對象的具體情況合理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并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進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1]徐曉東.信息技術教育的理論與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藝.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黎加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