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朱佩珍
從統計資料來看,目前中小企業在稅收占據我國稅收總比例的53%,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中小企業的服務價值及創造產品占據的比例為60%,新產品開發在全國比例達到了80%。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中小企業為城市下崗人員及新增勞動力提供了再就業的場所,極大的緩解就業壓力,為我國政府減輕社會保障負擔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環節,應放在戰略的高度進行解決。本文就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模式進行論述。
現階段在我國對外貿易GDP總值中,中小企業占據的比例是60%,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份額卻遠遠達不到這個程度,只有25%。從2008年的有關數據中可以現實出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份額只占銀行總貸款額的15%,同比而言,我國中小企業存在著明顯的貸款風險偏高的局面,在我國金融機構針對企業貸款總額在2009年有7.37萬億元,而中小企業在其中的貸款總額只有不到8.6%,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銀行的中長期貸款70%以上都投放到政府融資平臺,其中中小企業僅僅占據10%~15%左右。從上述調查數據顯示,在國家逐步開始扶持中小企業的今天,我國信貸部門并沒有特別青睞于中小企業,在這種背景下,我國范圍內的中小企業融資貸款難度有著客觀的限制,對于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制約作用,根據對我國沿海城市2000多家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調查問卷顯示,在制約企業發展的相關因素中,有接近80%的中小企業將融資難的問題放在了關于發展因素的第一位,從客觀角度講,融資難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障礙,改變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解決與之相對應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這已經成為中小企業以及國內諸多金融機構、相關服務機構重視的問題,可謂是迫在眉睫。
通過對我國中小企業,尤其是出口外貿型中小企業全面而系統的分析,本文認為在參與國際貿易的過程中,阻礙中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困難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融資渠道有著極其嚴重的制約。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內源融資和外援融資兩種。通常我國中小企業由于內部種種問題及資金有限,靠內源融資很難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因此,多選擇外援融資的渠道,但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對中小企業國際貿易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目前中小企業市場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再加上企業自身的諸多問題,如財務制度不完善、沒有足夠的信貸抵押、資信狀況差強人意等,導致很多地區的銀行對于中小企業持有惜貸、慎貸現象。使中小企業的外源融資阻礙重重,直接制約著企業的國際貿易發展。
(2)融資成本上存在制約。融資成本就是相關籌資費用及利息支出。我國金融機構在信貸政策上,通常更加注重貸款資金的安全,基于此種情況,中小企業在融資成本上不僅很難享受大中型企業所有的優惠利率,還要支付更多的浮動利息。而且由于貸款手續的繁復,很多中小企業甚至采取高利借貸的方式以求發展,極大的增加了企業融資的負擔,對中小企業國際貿易造成制約。
(3)融資結構的制約。融資結構就是指企業資金的來源、籌集資金的組合及其相互關系。我國很多中小企業存在盲目融資的問題,如外援融資占據比重小,往往采取內源融資的方式,融資結構單一;或過度依賴外援融資的方式,造成企業的經濟負擔。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是由企業自身融資結構的不合理造成。
(1)我國缺乏對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導致中小企業在技術、人才、市場開發、信息等方面沒有優勢;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過程中缺乏政策性的宏觀導向;針對中小企業國際貿易市場體系的法制欠缺,司法缺乏公正,使中小企業國際貿易市場不夠完善。
(2)我國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惜貸現象嚴重;銀行信息不對稱,很難對中小企業進行全面的了解,往往對其設置更高的利率或較為苛刻的條件;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存在著手續繁雜、擔保資金不充足、擔保機構欠缺等問題,使得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很難達到相關信貸的標準。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步入經濟的后危機時代,為了更好的穩定持續發展,融資難題的解決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勢在必行,尤其是參與國際市場過程中的國際貿易融資,客觀上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從業務上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在政府政策扶持的角度出發,不斷摸索國內外的融資實踐,以求更好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本文認為在當前背景下,能夠適合中小企業自身因素的創新型的融資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從某種意義上說,供應鏈融資就是除核心企業外,基本上全是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他基于對供應鏈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信用實力的掌握,通過銀行審查而對核心企業和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開展供應鏈融資主要就是銀行在供應鏈中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在企業貿易結算記錄、合同履約能力和現金流轉情況規范的基礎上提供金融支持。也可以根據產業、區域、集群供應鏈的模式和特點,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信貸評級的辦法,對企業的規模并不重視。當前社會,供應鏈融資發展得很快,其生產模式已經逐步發展成為國際主流產業的模式,使得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向企業提供供應鏈融資服務。例如2008年5月,全球最大的銀行中90%以上都向企業提供了此項服務,甚至被《歐洲貨幣》雜志評為銀行交易性業務中最熱門的話題。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盡管西方國家的銀行信貸緊縮,卻絲毫沒有影響供應鏈成為國際性銀行流動資金貸款領域中持續高速增長、穩居業務榜首的地位。不僅國外,對國內而言,發展供應鏈金融也可以有效地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在此情況之下,國內銀行業也開始了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實踐和創新。在深圳發展銀行的帶動下,我國多家銀行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廣發銀行等也都開辦了供應鏈金融業務,并將其納入銀行市場定位和競爭策略體系,逐漸形成了風險可控性及營銷模式的理念。
典當融資是指中小型企業快速獲得資金籌集的一種融資方式,它根據典當行業的基本特點,以抵押或質押的方式來解決中小企業短期資金的需求。典當行是國家特許存在的以從事特殊的融資放款業務的一種機構,與作為社會主流的融資渠道的銀行貸款相比較而言,其旨在面向中小型企業和特殊個人,為解決短期的資金需求而發揮的輔助性作用的一種籌資方式。當然,典當行業因其自身簡潔的手續,快捷的服務,高效的放款速率等優越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小型企業和個人開始利用典當作為為企業融資、周轉資金的有效方式,同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銀行的融資短缺問題。自從典當行業復興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特變是在2005年經由國家商務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經公安部同意正式公布的《典當管理辦法》得到了新的發展空間。在2008年遭遇的金融危機的特殊情況下,新興起的當行行業任層出不窮。典當行業的作用已從初始的救濟快速轉變為融資、理財等現代市場經濟需求的方式?;阢y行信貸的高臺階,民間貸款的不穩定性,典當不斷的轉變成為為廣大中小型企業提供短時的抵押貸款的特殊非銀行機構的金融型組織,為廣大中小型企業提供了新型、便捷、快速的融資通道。同時,商務部吧《典當管理條例》的相關行政法規作為2010年的重點任務。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難將作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將長期存在,要不斷改進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方式,堅持為其服務的宗旨,促使其合理快速發展。在新環節的發展中,典當業人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0年3月,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提交了關于大力發展證券場外交易市場的提案。要全力支持廣大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不斷發展企業的直接融資方式,拓寬小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以發展交易所內的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來直接向中小型企業進行融資,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型企業的融資困難,并為其提供長期性資金作準備。但是由于交易所的本身數量有限,所以只能發揮一定程度的作用。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現狀,就需要大力發展場外證券交易市場,為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發展更加廣闊的融資渠道。
共建各級貸款擔保體系,以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在信用擔保的基礎上,由各金融金融機構出資設立擔保公司,擴大擔保業務,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風險補償基金數額十倍的信貸擔保業務。
現階段,我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既遭受著挑戰,也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因此,面對這種情況,要想實現中小企業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全面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加強融資模式創新,提高自身經營水平,拓展融資渠道,以最合理的辦法走出融資困境,扭轉融資難的局面,從而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1]鮑旭紅.供應鏈融資模式下的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價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1(3).
[2]沈瑾.后危機時代下我國中小企業創新融資研究[J].中國商界,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