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學院 張偉紅
在人們通常的認識中清晰與模糊就仿佛是一個問題的正反面,但是在商務英語中語言的清晰與模糊則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絕對清晰的語言與絕對模糊的語言在正常的生活交流中都是難以適用的。語言模糊性我們可以理解為對一個事物或者時間特征,信息,認識等描述的不確定性。在商務英語這個重要的現代商務溝通工具的使用中,精準與模糊兩大語言特性往往相得益彰。精確性是商務英語的基礎屬性,我們在使用商務英語進行合同洽談和函電往來時一般要極力避免可能使雙方理解產生歧義的言語出現,使雙方的合作協議、合同等在運作的過程中不會由于字面理解因素發生偏差。但是,在商貿活動中,我們為了實現某種表達目的,使自身的意向得到更好的表達,維護雙方友好的談判氛圍,使自身的交易目的得到實現而使用商務英語模糊語言也是十分必要的。
商務英語模糊語言在使用形式上通常有模糊語句和模糊詞語兩類,表達出更具深意的模棱兩可的語句是這類語言的使用目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越是模糊的語言越是能夠激發對方的認知能力,使對方從低層面的模糊語言中提煉出自身認識的高層次的合理認識。所以,在許多語言場合,商務英語的模糊語言往往能夠發揮自身對對方心理的巨大影響力,表面上用語簡單且模糊,不能對情況進行清晰的描述,但實際上卻能夠表達出使用者的思維動機和表達目的。在商貿活動中,這種參雜了更多使用者心理動機的表達形式能夠更好地幫助交易雙方進行多層次的商務洽談,模糊語言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部分情況下它的使用范圍和廣度遠遠超過了精準語言。
商務英語運用的目的就是使不同國籍、不同地域的交易雙方在商務往來中能夠準確的進行溝通和交流。但是由于交流活動中交談的對象在許多時候都具有不確定性,這就使語言在一定情況下不能夠精準地表達或者描述客體。我們在進行語言表達時要遵循四項基本的原則,即質量原則、數量原則、關聯原則和方式原則。其中的質量原則更是要求人們在交流過程中要提供真實的信息,與之進行交流的對方在缺乏有效信息的情況下也不能夠對對方所要表達的信息隨意下結論。在這樣的語言要求下商務英語的模糊語言翻譯無疑在分析交流者所表達的信息進行正確交流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商務活動中由于雙方的文化價值觀等方面多有區別,所以保證一個良好的禮儀環境,保證對雙方文化背景等的尊重才能夠使雙方的商務交流活動順利開展。特別是跨國的貿易談判中,交易雙方更是要考慮對方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在雙方的談判和函電往來中使用模糊語言,將雙方價值觀上的矛盾問題或者爭議模糊化,避開雙方針鋒相對狀況,婉轉地表達自身的意愿和想法,在保證了雙方友好交易氛圍的同時也達到了交換貿易雙方意向的目的。
進行商務交流的過程中對于一些不方便表明現有態度的問題或者對于結果未定的問題進行交流時,運用模糊語言能夠使使用者的回答更加得體,同時模糊語言也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在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市場信息變換快速,因此在難以掌控的市場變化環境中進行商務交流更是要運用商務英語模糊語言來使自身的信息表達更加靈活。能夠迅速抓住市場機遇調整語言策略,在保證交易活動友好氛圍的同時為企業爭取最大的市場利益。
在商貿活動進行中往往會出現突發情況,許多情況下實際情況會偏離預計軌道,因此,商務英語模糊語言在商貿活動中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要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護企業利益。一旦出現突發的狀況模糊語言的靈活表達能夠最大程度地使雙方的爭端得到緩沖,縮小企業需要承擔的責任范圍。商貿活動中必然要涉及產品或者服務的數量,具體的交貨時間,交貨方式,結算方式等信息,在進行相關磋商中使用模糊語言并在合同中加以確定更能幫助企業在應對商業糾紛中進退自如,使企業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這里所說的顯化翻譯也就是增譯法,是指直接而明晰的翻譯手法,具體而言就是使用者在進行翻譯時根據具體的文本信息添加適當的解釋詞語或者連接詞語等,使翻譯后的文字具有更強的邏輯性,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隱化翻譯與顯化翻譯相反,隱化翻譯就是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適當地隱去部分詞語或者其他成分。顯化翻譯和隱化翻譯策略在商貿活動中可適用的范圍較廣,但是具體的應用要結合貿易過程中的具體需要。一般我們在使用中漢語的顯化程度要明顯地低于其他語言。
顯化翻譯無疑對揭示文本暗藏的含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這種翻譯手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的降低雙方的文化差異,直觀的理解文本的真實含義。
隱化翻譯在處理一些較為尷尬的商貿談判中使用的頻率較高。隱化翻譯可以將原本的含義進行一定的虛化與隱藏,使文章的表達更加含蓄委婉,保證了整個談判活動或者商務函電的友好交流氣氛。舉例而言:We have examined all the cartons and found each of them was leaking.中間的“each of them”我們習慣性的直接翻譯為“每個都……”,但是為了使表達更加的委婉我們可以虛化翻譯為“或多或少”。
商務英語的關聯性翻譯即商務英語的使用者在具體的適用場合環境下對原有的語言進行最為簡單的加工,結合已有的場合環境進行表達并產生最好的理解效果。我們在前文已經提到商務英語的模糊語言往往能夠為對方提供更大的理解空間,使表達者獲得比精準表達更加理想的表達效果。所以,對文本和對方心理預期之間關聯性的正確運用是商務英語翻譯中要重點把握的方法。舉例而言,我們在商務函電中表達自身對質量和價格時常用“good quality and low prices”,這樣的話直接翻譯就是 “好的質量與低廉的價格”,在耗費更多表達的同時還難以得體,但是結合我們的生活語境將其翻譯為 “物美價廉”則在簡單翻譯的同時獲得了更好地接受效果。
將商務活動中的具體環境背景融入具體的商務翻譯中去,更加客觀準確地理解和表達貿易雙方的意向是商務英語模糊語言運用的目標所在。但是商務活動根本上還是一種交流活動,模糊語言的運用有時也會導致誤解和歧義的產生,因此我們在使用商務英語模糊語言的過程中要重視表達同時也要注意模糊語言表達所產生的效果。如果單單重視表達卻不思考可能產生的理解后果往往也會適得其反。我們都知道亞洲四小龍的直譯是 “Four Asian Dragons”但是熟悉商務英語的人都知道我們在商務英語中卻翻譯為“Four Asian Tigers”,原因是因為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兇殘的代名詞,在理解上與亞洲四小龍的正面形象難以吻合。白象品牌最早的翻譯是“White Elephant”簡單直白,但是通過對西方文化的理解我們也發現White Elephant是表達一樣事物笨重且愚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品牌形象受損。 “飛鴿”品牌最早的翻譯是“Flying Pigeon”,但是詞語Pigeon在英美文化中是指肉鴿,這樣也大大影響了翻譯的效果。通過對以上例子的分析我們發現,有些詞語不屬于模糊語言的范圍,但是與具體的文化背景相結合語言就實現了模糊化,因此我們在進行商務英語翻譯的同時運用模糊語言時不僅僅要考慮語言表達,更要思考翻譯后語言的理解效果。
我們這里所說的對等法就是直接將商務英語中的模糊語言與漢語中的模糊語言進行替換。這樣,在保證意思不變的條例通暢的基礎上盡量的使用直譯,在漢語中和商務英語中盡可能的尋找對等的模糊語言進行翻譯,這樣做在保證了文章原本風貌的同時也直接表達出了原文的模糊性。舉例來說:
(1) We will prepare all the necessary documentation and present it to the responsible authority.And we will do it within three months.
我們直譯為:我們將要在三個月內準備好所有必需的文件交給負責此事物的人。
(2) Due to heavy demand, we can accept orders only for no more than three months delivery.
我們可以直譯為: 由于需求量大 我們只能接受交貨時間不超過三個月的訂單。
在這兩句例文中有兩句模糊語言即do it within three months和 no more than three months,這兩句都被進行了直接的翻譯,沒有進行其他的加工。兩句話模糊性的保留能夠使使用方在發生糾紛時占據有力的地位能夠主動應對,同時還提高了翻譯本身的準確度。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由于歷史文化的差異,我們即使直譯也很難做到字字相對,所以在翻譯時不要太過苛求,以免發生為保證文章模糊性而造成翻譯邏輯不通或者缺乏條理的狀況,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通。
商貿活動中,貿易雙方為了最大程度上的降低自身所要承擔的責任往往在商務函電的書寫和表達中使用模糊語言,在閱讀中我們會發現,這些模糊語言對雙方談判的爭議點等等沒有直接的關聯性,在一定情況下這些模糊語言對翻譯活動甚至會起到阻礙的作用。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可以在細致閱讀和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對模糊語言進行省略。
舉一個商貿談判中出現的藥品廣告的例子來說明:The product is suggested for use, and maybe helpful in the temporary relief of some of the symptom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fallen arches.在這條廣告中出現了三個模糊語即 “maybe, some,commonly”,我們將廣告進行翻譯會發現這三個詞對翻譯沒有實際的作用,如果強行翻譯則會使整個廣告味道盡失,所以在進行翻譯時可以將這些模糊語省略,在部分情況下我們甚至要再結合受眾的語言習慣進行再改造。
商務英語模糊語言由于自身的獨有特點,在商貿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適用。在商貿活動的進行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更是要注重對商務英語模糊語言翻譯和使用的研究,不斷發展新的使用技巧和翻譯策略,更為準確地翻譯商貿活動中的模糊語言,促進企業商貿活動的開展,在最大程度上維護企業在商貿活動中的利益。
[1]伍鐵平.模糊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2]黎千駒.實用模糊語言學[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高現偉.淺談商務英語翻譯及其標準[J].北京:科技時代,2006(11).
[4]皮特·紐馬克.翻譯問題探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5]翁鳳翔.實用翻譯[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6]趙軍峰.論經貿翻譯的模糊信息及處理技巧[J].中國科技翻譯,2005(5).
[7]劉法公.商貿英語翻譯專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