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芹
·臨床護理·
56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
劉秀芹
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是外科常見急癥,其病情復雜多變,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通過總結我科對56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患者的臨床護理經驗,包括急救護理、生命體征監護、胸腔閉式引流護理、呼吸道護理等,認為細致周到的臨床護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早日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肋骨骨折;血氣胸;臨床護理
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是外科常見急癥之一,其臨床特征表現為呼吸困難,胸痛,胸悶等。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對心肺功能有直接的影響,容易并發肺部感染、創傷性濕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1]。因此及時、有效的搶救和臨床護理對挽救患者的生命及身體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我院自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患者56例,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經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56例,男46例,女10例,年齡16~69歲。受傷原因包括車禍29例,高處墜落傷11例,摔傷8例,砸傷8例。閉合性損傷32例,開放性損傷24例。其中51例行胸膜腔閉式引流術。
1.2 轉歸 56例患者經過及時正確的搶救及細致的護理,均在短時間內治愈,肋骨骨折愈合良好,呼吸功能恢復正常。隨訪3個月到1年,無并發癥發生。
2.1 急救護理
2.1.1 關閉傷口,據病情處理 將患者平托置于搶救床上,協助醫生快速檢查并分類處理。對于開放性氣胸,應用無菌紗布快速將傷口封閉,變其為閉合性氣胸,待生命體征改善后,清創、安置閉式引流。對于小的氣胸應嚴密觀察,若氣胸大于20%,則應做胸穿刺抽氣,以促使肺復張[2]。
2.1.2 及時糾正休克并改善缺氧狀況 休克的重要搶救措施是快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補充血容量,并且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如血壓、尿量等)控制滴速,避免肺水腫和心力衰竭等的發生。為改善缺氧狀況,保持呼吸道通暢,護理人員應及時清除患者鼻腔、口腔分泌物,以防止氣管內誤吸入痰或嘔吐物。臨床一般采用鼻導管給氧(氧流量為2 L/min~4 L/min),必要時可采用面罩給氧并調節氧流量使血氧飽和度維持在 95%[3]。
2.2 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急救過程及術后臨床護理中均應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特別注意觀察患者瞳孔、神志、胸部等,若發現異常,疑有復合傷者應立即報告值班醫生,并及時協助醫生處理;隔一定時間測量患者體溫、血壓、呼吸及脈搏等,預防胸腔感染的發生,同時要注意繼發遲發性血胸[4]。
2.3 呼吸道護理 血氣胸患者往往呼吸急促困難,因此護理時應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一般患者取半坐臥位,頭部抬高40~60°,給予鼻導管低流量吸氧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濕潤。若患者粘稠痰液不宜咳出,則給予化痰藥物使其霧化吸入,3次/d,并指導患者做深呼吸咳嗽并每日使其翻身、拍背8次。
肋骨骨折是最常見的胸部創傷,其合并血氣胸的發生率高達70%以上[5]。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病情復雜多變,若搶救不及時可因窒息、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等而死亡。因此護士在護理工作中要具有高度責任心,敏銳的觀察力及正確的判斷力,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防止病情惡化及并發癥的發生。另外護士在做好上述臨床護理的同時,還要注意從心理、飲食等方面給予患者指導,使患者早日康復。
[1] 袁智輝.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的治療體會.中外醫療,2011,3:83.
[2] 常艷梅.48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的護理體會.長治醫學院學報,2009,23(4):304-305.
[3] 白巖.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的護理體會.中華中西醫學雜志,2007,5(1):115.
[4] 杜啟萬.對肋骨骨折病人應警惕繼發遲發性血胸.中國全科醫學,2005,8(18):1523.
[5] 王金枝.126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病人的護理體會.全科護理,2010,8(9):2317.
[6] 尹真寶,竺永健.63例閉合性肋骨骨折合并血氣胸的觀察及護理.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8,24(4):53-55.
727300陜西省黃陵縣人民醫院
2.4 胸腔閉式引流術后護理
2.4.1 加強引流裝置的管理,保持引流通暢 首先引流管應固定牢固,銜接緊密,避免引流管折疊、受壓、扭曲或滑脫;其次要注意水封瓶的放置,水封瓶應低于患者胸腔切口40 cm~60 cm,不允許高于患者胸部,以避免液體倒流引起患者傷口感染;再者要注意觀察引流管水柱的波動情況,若水柱波動幅度小于4~6 cm,則應囑患者主動進行深呼吸,或護理人員輕按患側胸部,如果水柱波動改善不佳,護理人員可通過定時擠壓引流管(每小時向水封瓶方向擠捏1次)以防止血凝塊阻塞[5];另外患者翻身或搬運過程中,要注意夾閉引流管,以免引流管脫落;最后要注意保持引流裝置無菌:水封瓶內生理鹽水需每日更換,更換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如果引流管不慎脫落,護理人員應及時擠壓傷口處皮膚,消毒,然后用無菌敷料封閉,報告醫生做進一步處理,切忌將脫出的引流管直接插入患者胸膜腔內,以免造成挫傷或污染。
2.4.2 觀察引流液的性狀和量 引流液顏色由紅變淡,引流量越來越少說明引流正常,但如果發現引流液呈鮮紅色且持續較多(>150 ml/h,持續3 h),并伴有血凝塊,引流管感覺溫熱,應考慮胸腔內發生了活動性出血,及時告知醫生做緊急手術;如一次引流量過多(1~2 h達300~400 ml),則應予夾管處理,定時開放,引流量每次控制在800 ml以內,以免引流過量造成縱隔移位。另外護士要注意觀察胸腔內氣體排出情況:如果引流24 h以后,患者平靜呼吸時,引流管內仍有大量氣體逸出,則應考慮肺組織破裂或支氣管斷裂的發生,并告知醫生做剖胸探查[6]。
2.4.3 拔管護理 當患者呼吸平穩,24 h引流量小于50 ml或無氣泡逸出時可夾管觀察24 h,如患者沒有出現胸悶、氣促即可拔管。在患者深呼吸吸氣末迅速拔管,并立即封閉傷口并包扎固定。在拔管后24 h內,一定要嚴密觀察切口處有無滲液、漏氣及皮下氣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