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程煉湖北省鄂州市葛店一中 程霞
現代物流業是集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于一體的新型服務產業,是企業創造利潤的重要源泉,是工商企業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環節,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城市功能,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武漢處于中國腹地的中心,我國中部的中心城市,其區域物流的發展對促進整個中部地區的崛起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加快武漢物流業的發展,對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速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實現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伴隨著國內物流業的迅速崛起和蓬勃發展,武漢物流和運輸市場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中部地區崛起要“開拓大市場,發展大流通”,要建設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統一市場和流通體系。
武漢首先是過江通道缺乏,長江和漢江橫貫市區,過江交通流量分布集中。其次,中心區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過于集中在主要干道。最后,武漢城市內外交通銜接不暢,內外交通銜接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交通問題,制約著物流業的發展。與東部沿海城市相比,武漢的物流設施規模偏小,現代化水平較底,物流設施盲目規劃和建設,使得集散效果差,物流成本高。
由于市場準入制度不完善,武漢物流市場主體混亂,大多數企業采取自營物流的方式。服務質量低,缺乏現代物流經營觀念,經營規模小、軟硬件設施水平較低,信息化水平不高,障礙了企業之間有效合作,降低了物流水平。
武漢多數物流企業依然停留在低水平的粗放式、功能單一的物流服務階段。比如,有的運輸服務,在通達范圍內也不能按照客戶的要求配送到戶;有的運輸服務功能狹窄,只向單一客戶提供配送服務。信息化、系統化、網絡化等服務方面遠遠達不到客戶的需求,沒有形成物流供應鏈管理,無法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增值服務不強,物流產業鏈薄弱,無法做大做強物流產業。
武漢地處中國腹地的中心,以武漢為中心的高速鐵路網全面形成后,從武漢出發到北京、廣州、上海和重慶幾個國家中心城市5小時內可到達,圈內幾乎囊括了大半個中國,其中副省級以上城市就有16個,構成我國獨一無二的5小時都市圈。武漢與其他三大都市圈的時空距離迅速縮短,將大大提速中部走向繁華的步伐。武漢作為中國中部的中心城市并在努力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已經形成了鐵路、水運、公路和航空多維一體的綜合運輸網絡,多個樞紐在大武漢重疊,武漢的區位優勢最適合發展樞紐物流。
黨中央、國務院于2004年作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大戰略決策,相繼出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及其實施意見。2007年12月,國家批準武漢城市圈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9年12月,國家批準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09年3月,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8號)明確了武漢在全國物流業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商務部也將武漢確定為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2010年3月,國家批復武漢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明確武漢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2012年5月,溫家寶總理在視察湖北武漢時,明確表示大力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2年6月,湖北省第十次黨代會,省委書記李鴻忠在報告中,進一步明確表示大力支持武漢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黨中央、國務院和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對武漢有多重優惠政策疊加,武漢的發展面臨歷史性的機遇。
武漢地處中國中部中心,武漢因商而立,以市而興,具有濃厚的商業文化積淀。明清時期,武漢是中國“四大名鎮”, 自漢口開埠通商,張之洞督鄂以來,武漢成為中國近現代工商業文明發祥地和重鎮。新中國成立后,武漢成為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武漢曾經長期走在全國前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武漢工商業得到了長足進步,成為武漢市經濟支柱產業。
2012年5月,溫家寶總理視察湖北武漢,在表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時,明確要求全面提升交通樞紐功能、產業帶動功能、要素集聚功能以及服務、管理和創新中心功能,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
城市功能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體現著一個城市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決定一個城市在區域經濟中的分工、地位和作用。構建長江中游物流中心,武漢要著力提升城市功能。武漢可以發揮“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體系,強化全國綜合交通樞紐的功能支撐。
武漢大多物流企業普遍規模偏小,成本居高不下成為物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究其原因,武漢物流業信息化水平低、物流資源分散、效率低下。目前,武漢應該著力建設面向全市整個物流系統的,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中心。通過電子信息、計算機網絡、數據通信等先進的技術,加快物流的現代化進程。
應該成立相應機構,協調各部門工作,負責統籌協調物流業發展,研究重大事項,解決重大問題,督促檢查重要工作的落實。2011年,武漢新成立了物流局,這是理順物流業管理體制的良好開端,武漢應該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理順管理部門的職責,定期督察和考核,同時要提高管理水平,開展一站式服務,引導和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區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專業物流人才。武漢不僅需要具有現代化的物流服務理念的管理人才,而且還要有通曉倉儲、運輸、貨代等企業的專業知識的實用技能型物流人才,這樣才能適應一體化物流運作的需要。武漢可以聯合在漢高校,建立起完善的職業培訓體系,使得專業物流人才不斷深化理論基礎。在高校專業設置上,積極向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廳申報,擴大設置物流等相關專業,大力培養現代物流專業人才。同時,我們還應進一步營造寬松的政策環境,引進國際化的物流理念和管理模式,培養現代化、國際化的物流師,推動操作人員持物流證書上崗。
武漢目前在建、已簽約和正在洽談的投資額5億元以上的重大物流項目有60個,近年來眾多物流“大腕”紛紛在漢籌建區域物流中心。而武漢許多物流企業缺少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務的綜合資源,面對巨大的外部競爭壓力,實施整合戰略是物流企業突出重圍,保障和壯大自我的首要選擇。武漢要通過資產重組,實施整合戰略,做大做強骨干物流企業,發揮信息化優勢,建立一體化的物流網絡,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建設全國商貿物流中心。
[1]李青.論武漢市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設[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03).
[2]溫泉.武漢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思考[D].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09).
[3]周漢珍.對于加快武漢現代物流業發展問題的思考[D].長江論壇,2006(03)
[4]葉亮軍.關于中部崛起與“大武漢”物流中心建設的思考[D].理論界,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