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運輸管理學院 宣玲玲 瞿丹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因素就是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與開發,而員工培訓工作又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重要內容。物流企業,作為物流服務的提供者,特別是中小物流企業應該尤其重視企業員工培訓。
一方面,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技術更新越來越快,特別是物流行業的新知識和新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物流業的職業半衰期越來越短。物流企業,特別是硬件資源處于弱勢的中小物流企業,若要在競爭中不斷創新和發展,就必須進行員工職業生涯教育和訓練,以確保企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技能的更新。例如,在我們的調研中發現,浙江省大多數中小物流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投入了極大熱情。信息化建設,是由先進的物流設施設備和信息軟件技術應用共同組成的。這些先進的物流設施設備和物流信息軟件是建設物流信息化的必要條件,但是,能正確使用這些硬件設施和應用軟件的物流信息人才才是物流信息化建設的決定性因素,才能真正使企業產生所期望的效益。企業員工的服務質量,信息化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應對外部環境的變革能力等等,都會對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效果產生直接和決定性的影響。這就要求中小物流企業對員工進行相應的訓練和教育,以適應新知識、新技術的發展,從而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提高中小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另一方面,對于職工個人來說,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現在的世界越來越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員工個人也需要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現在的學習型社會。同時,物流管理的復合性質也需要物流從業人員(特別是知識型、技術性員工)融管理、技術操作及研究于一體,這就需要企業通過不斷地培訓以充實、豐富員工的物流知識和職業技能,也能幫助員工實現職業發展和晉升,以滿足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
本課題組在浙江省中小物流企業調查中發現,大多數中小物流企業并沒有有效開展員工培訓工作。大多數中小物流企業還沒有形成和發展戰略相匹配的培訓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很少培養人才,大多是“榨取式”使用企業員工。
這種現象的產生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有些中小物流企業培訓經費不足,許多中小物流企業在只有少量資本的情況下運營相關物流業務,所以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員工培訓;第二,有些中小物流企業更追求短期利益的快速增長,認為人才培養的成本比直接招聘的成本要高,所以他們更傾向于引進人才,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人才;第三,有些中小物流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對員工的企業忠誠度有所持疑,怕自己花錢培訓的員工有了本事就跳槽到其他企業,培訓就成了賠本的買賣。這三個原因導致中小物流企業很少給企業員工提供知識學習、技能培訓的機會,忽視、無視企業員工培訓的價值和重要性,企業從業人員的后期教育得不到保障,這難以適應現代物流快速發展趨勢對從業人員提出的要求。在我們的調研中發現,很多中小物流企業的從業人員,特別是一線員工和基層管理者,甚至有些中、高層管理者,對現代物流的認識還很膚淺、不完整,譬如,很多人認為物流就是“運輸、搬運”, “使用條碼” 就實現了物流信息化等等。這些都說明中小物流企業缺乏對企業員工的物流新知識、新技術培訓和教育的投入。
少數中小物流企業雖曾進行過員工培訓,也大多是短期行為。由于這些中小物流企業本身規模較小、固定的培訓資金不足、很難保證培訓的時間、地點,造成培訓工作比較隨意、訓練模式比較有限、培訓內容主要考慮企業業務運作的緊急需求,沒有計劃性、系統性。例如,在我們的調研中,發現有十幾家中小物流企業為了對接浙江省物流電子樞紐而進行突擊培訓,有些企業選送的參加培訓人員甚至是財務人員、營銷人員。中小物流企業缺乏科學的培訓識別手段,不適當的員工參加不適當的培訓導致他們在知識和技能上沒有改善,也難以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效益。
企業員工培訓是中小物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重要內容,加強和改善中小物流企業員工的培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中小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加強物流工作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員工處理問題的能力訓練,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符合企業與員工雙方的利益。物流行業本身是物流理論和先進物流技術快速發展的行業,中小物流企業需要重視現代物流知識、現代管理理念、先進物流技術的傳播。物流基本理論和先進物流技術的應用研究是中小物流企業企業主對企業經營環境和本企業狀況進行判斷的根據;對于普通員工,培訓物流作業技術、工作方法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普及現代物流知識可以提高員工素質。
所以,浙江省中小物流企業應該做好企業員工(特別是知識型、技術型員工)的培訓工作,要制定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員工培訓開發計劃,建立和完善企業培訓機制。
(1)要把培訓當作投資,增加培訓經費預算。(2)針對不同員工的特點和工作需要制定培訓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不同層次的員工組織培訓。(3)要制定員工培訓學習成果獎懲制度,以保障培訓工作的有效性。例如,開展內部培訓時,對企業內部培訓師頒發榮譽證書,給予獎勵或補助金;受到培訓的員工其學習效果與其考核獎金、職位晉升掛鉤;對取得學習成果者,如物流師、高級物流師、在全國性物流競賽中獲獎,給予一定的獎勵和津貼等。(4)要建立培訓效果反饋機制。培訓效果反饋和培訓績效評估,可以讓中小物流企業看到培訓成本和收益的關系,繼而能不斷調整培訓計劃、培訓方式、培訓內容。
中小物流企業需要根據不同部門、不同類型的物流人才、不同的階段,實施不同層次的培訓教育,其內容要和實際需求、崗位工作實踐相結合,以期取得最好的培訓效果,使企業的培訓投資收益最大化。
對于新入職員工,中小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入職培訓強化對新職員的導向活動,特別是企業文化方面的培訓,可以使新職員盡快融入企業的價值觀,深化企業忠誠。新入職員工是企業的新鮮血液,他們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態度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前景。所以,中小物流企業通過各種入職培訓,組織新入職員工進行業務研修和交流,使新入職員工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盡快適應工作環境,掌握各種業務技能,進而能盡心盡力為企業工作。
對于在職員工,應該建立全員培訓和重點培訓相結合的原則。實施全員培訓,就是提高全體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素養,保證企業以最大的速度發展;也要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優先培訓最關鍵、最急需、最核心的人才。在大力培訓一線員工的業務技能以適應高增長的崗位技能需求的同時,也要重點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
對于一般員工,需要加強物流基礎知識、管理相關知識和物流新技術的培訓。譬如,對現有倉庫管理人員組織倉庫管理方面的培訓,如倉庫管理技巧、倉儲運作流程、物流運作原理和立體化存儲技術等,這些培訓有助于提高勞動效率。對于培訓資金并不充足的中小物流企業,可以讓工作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干、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的中高層管理者,利用工休時間和工作間隙對一般在職員工進行培訓。培訓員工的物流基礎知識、管理相關知識、物流新技術等,可以提高工作技能、開闊視野,并進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譬如,當客戶、貨主向員工詢問貨物集配、運輸路線等問題時,物流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的員工就可以向顧客提供全面、詳細的回答以使客戶滿意。加強員工的物流理念和先進的物流技術知識,還可以提高員工處理問題的能力。譬如,直接和貨物、客戶打交道的一線員工,對于商品養護、儲位分配、存儲環境控制若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便能及時向客戶提出關于貨物儲存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對于管理人員,可以進行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戰略水平的培養及訓練,如物流觀念更新、物流戰略制定和實施方法等。對中高層物流管理人員進行物流觀念的更新、物流戰略決策、供應鏈管理與整合、國內外物流動態、企業物流動態、企業物流需求分析等培訓,可以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譬如,針對業務部門的管理人員,進行物流行業發展動態、企業物流需求分析等培訓,可以使其依據市場動態形勢及商業信息分析市場狀況、競爭情況等,從而迅速捕捉貨源、開發客戶并采取有效的營銷手段。
在培訓方式上,中小企業物流可以采取長期研修和短期訓練、學校培養和在職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加速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在培訓內容上,中小物流企業要重視培訓目標、培訓立場不同,工作崗位、個人特點不同,有差別、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內容。
有條件的中小物流企業可以安排員工到正規院校或專業培訓機構接受培訓,這樣會更加專業更加實用;培訓資金預算不充足的企業,可以讓那些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干、業務主管利用工作間隙和工休時間對新員工、一般員工進行培訓。這種培訓可以邊做邊學、邊學邊做,更加有利于員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逐步提升業務操作技能。
中小物流企業也可以多鼓勵員工參加社會培訓,利用業余時間豐富專業知識、充實自身。譬如,鼓勵一線操作人員考取物流員或助理物流師職業資格證書,鼓勵技術骨干和管理人員考取物流師或高級物流師職業資格證書。相應地,中小物流企業可以制定并實施一系列激勵政策,例如,給予員工培訓費用報銷、聘請具有職業資格的企業員工作為企業培訓師、一定的榮譽和物質獎勵以及職業資格津貼發放等措施。
中小物流企業還應該重視培訓內容的多樣化,不僅要有業務技能培訓、管理技巧培訓,而且也要有培養企業理念和企業文化方面的培訓。企業理念培訓可以提高員工自身素質,提高服務質量;企業文化培訓可以將企業價值觀滲透到員工個人價值觀,并進而提高企業忠誠度。
[1]周文成.人力資源管理:技術與方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宣玲玲,劉欲曉.論中小物流企業以非物質手段激勵員工[J].物流科技,2011(11).
[3]傅端香,石美遐.基于勝任能力模型的物流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培訓系統的構建[J].物流技術,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