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
十二指腸位于腹膜后,位置較深,解剖關系復雜,損傷后診治較困難。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外傷致十二指腸破裂50例,現將診斷及治療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50例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17~73歲,平均53歲。致傷原因:利器傷15例、交通事故30例、擠壓傷5例,其中超過24 h的12例,所有病例均有臨床表現不典型而延誤治療的特點。本組均為閉合性腹部損傷致十二指腸破裂。損傷部位:球部損傷35例,降部損傷及水平部損傷各13例,升部損傷2例。合并肝臟破裂8例,結腸破裂11例,右腎挫裂傷4例,腹膜后血腫12例。
1.2 診斷情況 本組50例有明顯腹膜炎體征,腹腔穿刺抽出含膽汁的液體,41例腹部X線檢查顯示隔下游離氣體,26例B超檢查發現腹膜后血腫或腹腔積液,10例CT檢查發現腹膜后十二指腸周圍積液或積氣。根據外傷史、癥狀和體征及X線、B超、CT等輔助檢查結果,術前確診41例,余9例手術探查確診。
1.3 治療情況 手術方式的選擇根據患者的全身狀況,十二指腸損傷部位、類型、程度、損傷時間以及有無復合損傷而定,十二指腸殘端用蕈狀管造瘺+胃空腸Loux-en-Y吻合術。對于破口較小(小于周徑的50%),受傷時間短(小于24 h)的患者,估計修補后無張力及腸腔狹窄,行單純清創修補術,同時將胃管插入到十二指腸降段處接負壓引流。破口小,但病程長,破口周圍炎癥反應較重的患者,行修補術后加十二指腸造瘺引流術。據資料報道,對十二指腸降部損傷腸壁有缺損者,行帶蒂空腸全層瓣膜轉位修補術,對于橫部破口較大(大于周徑的50%)且局部腸壁挫傷重者,直接修補困難,行空腸袢漿膜覆蓋。對十二指腸橫部和升部破裂,且腸壁缺損大超過周徑的2/3,將橫部和升部游離切除后行十二指腸橫部近段與空腸端-端吻合術,將胃管下置于吻合口處接負壓引流,并行空腸上段逆行造口十二指腸減壓術[2]。
本組50例全部治愈出院。
十二指腸大部分位于腹膜后,受右側肋弓及腹內其他臟器覆蓋,位置較深,損傷機會較少,僅占腹部外傷的3~5%[1],且常合并其他臟器損傷,從而增加了診斷和治療的復雜性和困難性。作者總結本組50例十二指腸損傷患者,具有以下特點:①術前確診率低。②術后易發生并發癥及死亡率高。③常合并其他臟器損傷。本組合并肝臟破裂8例,結腸破裂11例,右腎挫裂傷4例,腹膜后血腫12例。④損傷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第2、3 段[2]。
十二指腸損傷早期癥狀和體征多不典型,且常合并其他臟器損傷,掩蓋了十二指腸損傷的征象,又因臨床少見,易被醫生忽視,造成臨床早期診斷困難。早期診斷、及時治療能夠減少并發癥和降低死亡率,Suyder等提出十二指腸損傷至手術時間超過24 h為嚴重損傷[3]。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為提高早期確診率,腹部X線、B超、CT等檢查對十二指腸損傷的確診尤為重要。對本病的早期診斷應注意:①對右上腹嚴重損傷者,要考慮到十二指腸損傷的可能,并及時進行有關的檢查。②對伴有腹膜刺激征、腰背部壓痛者,應高度懷疑十二指腸損傷。③診斷性腹腔穿刺抽出黃色膽汁樣液體,大多數為十二指腸損傷。④十二指腸損傷時,腹部X線、B超、CT及MRI檢查可發現隔下游離氣體,腰大肌陰影模糊,右腎旁間隙或十二指腸周圍積液或積氣。此外,對于高度懷疑十二指腸損傷者,應及早手術探查,術中探查要十分仔細。據資料報道,十二指腸損傷的術中漏診率高達25%~50%[1],主要原因是探查不仔細,滿足于某一臟器的破裂,忽略了多發損傷的存在,或只滿足于十二指腸的某一處破裂而忽略了多處破裂的可能。因此,探查時發現腹膜后血腫,十二指腸周圍黃染,局部捻發音,皂化斑或后腹膜蜂窩織炎時,應想到十二指腸損傷的存在,術中行Kocher切口,并松解屈氏韌帶,以探查十二指腸全部,以防漏診。當術中難以判斷有無十二指腸損傷時,可從胃管注入美蘭,觀察十二指腸周圍有無藍染,協助診斷[4]。
十二指腸破裂修補術后主要并發癥有:十二指腸瘺、胰瘺、腹腔膿腫、十二指腸狹窄、腹腔出血等。十二指腸瘺發生率最高,有效的十二指腸減壓,降低腸腔內壓力,有利于傷口愈合,是避免發生十二指腸瘺的關鍵措施。本組50例破口周圍炎癥水腫較重者,均行十二指腸造口引流。破口大或多處破口者,行胃造瘺,空腸逆行造口十二指腸引流,同時予以空腸造瘺置營養管,以便早期腸內營養。此外,充分的腹腔引流也是保證十二指腸愈合、減少或防止腹腔感染和腸瘺的重要措施,多采用雙套管放置于修補處或吻合口附近,及時引流滲液,減少積液。
術后禁食及十二指腸減壓引流,引流管應放置3周后拔除,早期全胃腸外營養支持,空腸造瘺者,在腸蠕動恢復后通過造瘺管進行腸內營養。應用廣譜抗生素防止感染,生長抑素等抑制胰液分泌的藥物,可有效防止腸瘺、胰瘺等并發癥。
綜上所述,由于十二指腸特殊的解剖位置及周圍解剖關系復雜性,決定了十二指腸損傷診斷和治療較為困難,易被漏診,術后并發癥和死亡率較高。因此,臨床醫生應做到:①思想上高度重視,盡早明確診斷。②術中探查要仔細、全面,防止漏診。③選擇合理的術式,確保降低十二指腸內壓力和充分的腹腔引流。④防止感染、術后禁食、早期腸外營養支持,有效降低并發癥和死亡率。
[1]黃潔夫.腹部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814.
[2]鄭凱.十二指腸損傷的手術選擇.中國普通外科雜志,1999,7(5):276.
[3]Snyder WH,Weigelt JA,Watkins WL,et al.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duodenal trauma.Arch Surg,1980,11(5):42212.
[4]劉棟才,李永國,李鐵鋼,等.外傷性十二指腸損傷的處理及預后分析.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