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海福 劉傳亮
由于兒童自身解剖及生理方面的特點,小兒闌尾炎穿孔率高,傳統開腹手術其術后常見并發癥為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包括殘余膿腫)、粘連性腸梗阻等。腹腔鏡手術在小兒闌尾切除術上具有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及并發癥少等優點。該技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近3年來,我科開展該類手術48例,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4~12歲。化膿性并穿孔29例,壞疽穿孔19例,所有患者在術后均經病理檢查證實。最小年齡4歲,最大12歲。發病時間最短10 h,最長72 h,平均20 h。首次發病46例,既往有類似發病史2例。術后病理檢查:化膿性并穿孔29例,壞疽穿孔19例。
1.2 手術方法 術前適當輸液,予沖擊量抗生素一次,排空尿液。
采用氣管插管全麻,在臍上做一長1 cm的弧形切口,插入氣腹針建立氣腹,其壓力7歲以下為10mm Hg,7歲以上12mm Hg)。,然后插入10mmTrocar,連通腹腔鏡攝像系統及氣腹機等,直視下在左下腹及恥骨聯合上各置一直徑5mm Trocar。首先探查,將手術床設置為頭高腳低位,左側抬高15°,以使膿液積聚于盆腔和右下腹,吸凈膿液后,再調解體位使頭低腳高,左側傾斜15°~30°。分離周圍粘連,用電凝、鈦夾或超聲刀處理闌尾系膜至根部,用Endoloop雙重套扎闌尾根部或雙重鈦夾夾閉,在距根部3mm用剪刀或超聲刀離斷闌尾,殘端不包埋,如遇根部穿孔,無法用鈦夾或En-doloop,則直接剪斷,電灼后殘端8字縫合,從10mm Tro-car內取出闌尾,如遇闌尾粗大,將其裝入一橡膠指套內取出。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腹腔,吸盡后在闌尾殘端和分離面涂以生物蛋白膠。如果腹腔污染較重,可在盆底放置一細膠管引流。排出CO2氣體,逐一拔出Tro-car并沖洗戳孔,10mm戳孔腹壁全層縫合1針,5mm戳孔皮膚、皮下縫合即可。48例均順行切除。
全部病例手術過程順利,手術時間25~60min,平均(40.13±9.86)min,平均下床活動時間(12.10 ±2.21)h,平均出院時間(4.29±1.25)d,傷口無一例感染,無其他并發癥。
小兒急性闌尾炎由于其闌尾壁薄、大網膜發育尚未完全及腹膜吸收力強等特點,穿孔發生早,穿孔率較高(15%-50%),并發癥和死亡率也較高[1]。由于兒童的病情發展較快,除非患兒情況極為虛弱而不耐受手術,否則小兒急性闌尾炎幾乎在任何時間均適宜手術治療[2]。對于小兒闌尾炎并穿孔,傳統的治療方法多為開腹闌尾切除術加腹腔沖洗引流,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并發癥較多,特別是傷口感染率可達20%以上,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率可達5%左右[3]。闌尾穿孔后,膿液可以集留在腹腔的腔隙中,開腔手術由于受視野的限制,很難徹底清除,而腹腔鏡下視野寬闊、清晰,沖洗確切、徹底,不受患者體形及闌尾位置改變的影響、戳口感染率低等優點,減少了因腹腔內膿液積聚,特別是上腹部及盆腔內膿液聚集無法清除,導致腹腔內膿腫形成等嚴重并發癥[4],本組LA無一例殘余膿腫發生也充分說明這個問題。再者應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時,切口不與腹腔內切除的闌尾和炎性滲出物接觸,有效的降低了感染率[5]。另外LA腹腔鏡直視下徹底吸凈膿液再行闌尾切除,可降低化膿性門靜脈炎的發生率。綜上所述,LA是小兒闌尾炎并穿孔最佳治療方法,值得進一步推廣。
[1]戴顯偉主編.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7:343.
[2]張啟瑜主編.錢禮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423.
[3]裘法祖主編.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1:486-487.
[4]戎禎祥,劇永樂,陳小伍,等.穿孔性闌尾炎行腹腔鏡與開腹手術的療效對比分析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4,24(9):560-561.
[5]林成杰,韓元鮮,尹 軍,等.急性闌尾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186例報告.中國微創外科雜,2010,10(12):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