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光
老年急腹癥是指年齡60歲以上患者的急腹癥,隨著國民平均壽命增加,這個年齡段的急腹癥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已經(jīng)占急腹癥患者總數(shù)的1/3[1]。老年急腹癥床表現(xiàn)不典型,起病急、進展快,誤診率高,而且術后并發(fā)癥嚴重,具有特殊性,值得臨床醫(yī)生重視。回顧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期間本院65例老年急腹癥患者特點,并與同一時間段的青壯年急腹癥患者對比分析,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與方法 本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齡61~72歲,平均 66.5歲。病因:急性闌尾炎 23例(35.38%);急性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癥共18例(27.69%);急性腸梗阻12例(18.46%,其中粘連性腸梗阻6例,乙狀結腸扭轉3例,腸腫瘤2例,糞石阻塞1例),消化道穿孔7例(10.77%),外傷性肝脾破裂5例(7.69%)。合并內科癥:包括冠心病39人次,慢支及肺心病38人次,高血壓病31人次,糖尿病23人次,腦血管病變后遺癥3人次,腎功能不全2人次,肝硬化2人次。對照組青壯年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18~40歲,平均31.7歲。將兩組患者的臨床特點進行對比分析。
1.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統(tǒng)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特點比較分析 老年組和青壯年組相比,老年急腹癥組出現(xiàn)精神意識障礙、電解質混亂、白蛋白降低、休克或休克前期者比例明顯高于青壯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部壓痛、肌緊張或反跳痛比例明顯低于于青壯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腹腔積液、白細胞≥10×109/L、體溫>37.3℃者的比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治療方法及結果 手術治療53例,保守治療12例。其中闌尾切除術14例,闌尾膿腫引流術6例,膽囊切除、膽總管引流11例,腸粘連松解術4例,胃大部切除術3例,胃十二指腸穿孔修補術4例,腸扭轉復位3例,直腸癌根治術2例,肝修補3例,脾切除5例。結果:53例手術治療,手術成功者49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1例心梗并發(fā)心力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肺部感染后轉為膿毒血癥。術后并發(fā)癥分別是,水、電解質紊亂8例,肺部感染6例,腹腔感染4例,傷口感染4例,腸瘺1例。
3.1 臨床特點 由于老年人神經(jīng)功能退化,對疼痛反應遲鈍,部分患者由于原發(fā)病導致神志改變,病史訴說不清,查體欠配合,故其癥狀常反應不了疾病的嚴重程度,老年人腹肌萎縮,出現(xiàn)腹膜炎可能僅有輕度腹痛,未見得有腹膜刺激征。本組資料發(fā)現(xiàn)老年急腹癥表現(xiàn)為精神意識障礙、電解質混亂、白蛋白降低、休克或休克前期者比例明顯高于青壯年組,腹部壓痛、肌緊張或反跳痛比例明顯低于于青壯年組。老年急腹癥者常合并其他系統(tǒng)疾病,急腹癥發(fā)生時容易打破原有平衡,使基礎疾病惡化,導致全身性炎性反應綜合征及休克出現(xiàn),增加了手術及麻醉的風險,加上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代償機能差,因此病情進展快,誤診率高,病死率高。
3.2 診斷及治療 接診老年急腹癥患者有持有積極謹慎科學的態(tài)度,詳細詢問病史,全面體格檢查,對腹部只有壓痛而無腹膜刺激征患者,腹部平片未見明顯異常結果者,不要輕易排除腹膜炎。迅速完成必要的影像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CT可以短時間內完成大范圍的掃描,而且不受腸管擴張、腹腔積氣等影響,能清晰顯示后腹膜、肝脾等,故是首選的檢查方法[2]。腹部B超可以對實質器官如肝膽、脾、胰、腎以及子宮及其附件有清楚的判斷,但易受到腹腔積氣、腸管擴張等影像,可以作為參考[3]。腹腔穿刺術對急腹癥有非常重要的診斷價值,依據(jù)穿刺液的性質可以判斷急腹癥的病因及病理。對于治療我們的經(jīng)驗是:老年急腹癥患者常合并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正確合理處理圍手術期對提高療效、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作用[4],因此外科醫(yī)生應該重視加強與內科醫(yī)生協(xié)作,及時處理內科合并癥。有手術明確指征者,掌握好手術時機,對于生命體征穩(wěn)定、全身狀況好、水電解質酸堿平衡正常且無嚴重合并疾患者應及早手術,條件不允許則應盡快盡好穩(wěn)定患者內環(huán)境達到手術要求的條件。準確估計病情,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嚴密謹慎的麻醉及術后管理[5],使老年患者能夠承受手術,則可取得較好的結果。我們的經(jīng)驗是只要無絕對禁忌證,應該選擇早期積極手術治療,術式要求簡單,以保證生命為第一位,術后積極控制感染,提高免疫力,可以取得較好的預后。
[1]李震,艾建繁,袁勇民.老年人急腹癥445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7):1338-1338.
[2]蔣銳,顧明,何乾文,等.172例急腹癥螺旋CT診斷價值.重慶醫(yī)學,2006,11(35):2975-2976.
[3]孔學軍,黃國喜,郭敬民,等.急腹癥的超聲檢查及臨床價值.中華現(xiàn)代影像學雜志,2005,2(9):833-834.
[4]陳志堅.82例老年患者腹部手術圍手術期處理.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3):167-168.
[5]李世擁.老年急腹癥的特點與治療對策.臨床外科雜志,2005,13(12):74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