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衛彥
宮曉燕為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長春中醫藥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吉林省名中醫,吉林省首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項目指導老師,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三十余年,臨床經驗豐富,尤其擅長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其采用補氣化瘀法治療間質性肺疾病療效頗佳。現將宮曉燕教授治療間質性肺疾病的經驗介紹如下。
間質性肺疾病,通常亦稱作彌漫性間質性肺疾病,是一組主要累及肺間質、肺泡和(或)細支氣管的肺部彌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肺泡壁(包括呼吸性細支氣管)彌漫性慢性炎癥和間質纖維化。本病發病具有隱襲性,主要癥狀是干咳和漸進性勞力性氣促。隨著病情的進展,上癥逐漸加重,逐漸喪失肺泡-毛細血管功能單位,最終發展為彌漫性肺纖維化和蜂窩肺,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其臨床特點有進行性呼吸困難,Velcro羅音,進行性低氧血癥。其組織學顯示不同程度的纖維化和炎變伴或不伴肺實質肉芽腫或繼發性血管病變。其起病后的生存時間短,且發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中醫古典文獻中并沒有與間質性肺疾病完全對應的病名,相關癥狀的描述散見于諸篇之中。有學者根據其證候特點將本病歸為咳嗽、肺脹、喘證、肺痿等范疇。宮曉燕教授在總結前人理論基礎上,通過深入理論研究和長期臨床實踐,認為肺痹之氣虛血瘀、經絡痹阻所導致的氣機壅塞不通與間質性肺疾病進行性呼吸困難、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相類似,故將本病歸屬為“肺痹”范疇。痹者,閉也,閉阻不通之意,致氣血流行不暢而凝結也。
宮曉燕教授認為氣虛血瘀,經絡痹阻為間質性肺疾病的病機關鍵。肺位于諸臟之上,又為五臟之華蓋;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外合于皮毛,易受邪犯,故易于損傷;肺主呼氣,腎主納氣,“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且肺腎乃母子之臟,故腎虛亦影響到肺。肺開竅于鼻,直接與外界相通,又主吸清呼濁,空氣污染或外邪侵害人體則肺首當其沖。再者,肺朝百脈,通過其他方式進入人體內的各種邪毒,亦可通過血脈循行而達于肺,肺脈痹阻不通而發為本病。宮曉燕教授認為各種病因導致肺氣虧虛,加之外邪侵襲,內外合邪,而致氣血運行不暢成瘀,瘀血阻滯,經絡不通而成肺痹。宮曉燕教授認為本病無論急、慢性期均為本虛標實之證,而根本問題是本虛,本為肺腎氣虛,“肺出氣也,腎納氣也,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藏”,實則為血瘀,虛瘀相互影響,使虛虛實實。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滯,滯而不去則為瘀,故本病以肺腎虛損,脈絡瘀痹為要點,其主要病變特點為經絡壅痹不通,氣血運行不暢。
中醫治病強調理、法、方、藥的一氣貫通。本病的病位在肺,與脾腎的關系密切;病性以正虛為基礎,外感六淫、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為誘因,本虛而標實,虛在肺脾腎,實在氣機不暢而產生的痰濁、瘀血等病理產物,終致氣血凝滯不行,肺絡壅閉不通。正邪交爭,虛實夾雜,纏綿多變,頑固而難愈。
間質性肺疾病既為肺腎虛損,氣血凝滯不行,肺絡壅痹不通,治療應標本兼治,攻補兼施,而重在益氣固本、培土生金,自當采用補氣活血通絡法,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行則血行,血行則肺絡暢通。
補陽還五湯為清代王清任治療中風后遺癥(氣虛血瘀證)之方劑,宮曉燕教授根據多年臨證經驗,用于治療間質性肺病,取其補氣化瘀之功,醫理相通,異病同治,古方新用。方中重用力專性走的生黃芪,大補元氣,使氣旺血亦行,祛瘀而不傷正,補五臟之虛,助肺腎主氣,為方中主藥。黃芪性甘、微溫,歸脾、肺經,以補氣升陽為專長,有大補脾胃元氣之功效,為補氣之要藥,使氣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傷正,并助諸藥之力。《珍珠囊》:“黃芪甘溫純陽,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膿止痛,活血生血,內托陰疽,為瘡家圣藥,五也。”
本病屬本虛標實之證,元氣既虛,血運無力,必致血瘀,單補氣又恐瘀血不去,脈絡難通,輔以當歸活血祛瘀,當歸又主咳逆上氣,而為臣藥。當歸性甘、辛、溫,歸肝、心、脾經,以補血活血為專長,善止血瘀之痛,為補血之要藥,有祛瘀而不傷好血之妙。《神農本草經》:“主咳逆上氣……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本草綱目》:“治頭痛、心腹諸痛,潤腸胃筋骨皮膚。治癰疽,排膿止痛,和血補血。”
丹參活血行血,養血祛瘀行滯,增強活血祛瘀之功,且助元氣通達,而為佐藥。丹參味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為活血化瘀要藥,廣泛用于各種血證。《本草綱目》:“活血,通心包絡。”《重慶堂隨筆·卷下》載:“丹參一味,功同四物。”
地龍通經活絡,化瘀以推陳出新,又能納氣平喘,與黃芪相伍,補氣而行散,周流全身,為佐使藥。地龍性咸、寒,歸肝、脾、膀胱經,性寒清熱,又能通經活絡,力善專走,周行全身,以行藥力。《本草綱目》:“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誅熱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經絡也。”
諸藥合用,共奏益氣活血通絡之功,使氣旺血行,瘀祛絡通。若咳嗽痰多加姜半夏、浙貝母、虎杖、魚腥草等;脾虛食少、倦怠乏力、津虧口渴加太子參、沙參、麥冬、天冬、玉竹等;形寒肢冷,腰膝酸軟,加鹿角霜、補骨脂;喘促加平地木、蟬蛻、僵蠶等。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等補益類藥物有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的功能,可提高T淋巴細胞在體液中的含量,促進健康人淋巴細胞的轉化,參與細胞免疫,具有“類激素”作用。當歸具有較強的自由基防護作用;丹參可明顯抑制平陽霉素所致的肺纖維化,使肺重、肺系數明顯減少,肺HYP含量明顯降低。因此,現代藥理研究亦為吾師選用補陽還五湯為主方治療間質性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