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中心小學)
小學安全管理“圈養”現象研究
◆李燕燕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中心小學)
近年小學生事故平頻發,關注小學生安全已成為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于是出現了所謂的“圈養”現象。本文通過對幾個事例的研究,對什么是“圈養”現象進行介紹,通過分析發現其弊端,提出改變管理觀念、管理心態以及在管理中去實踐等對策。
小學學生 安全管理 圈養現象
指以管理為主體,建立起一個虛擬的“安全網”帶有禁錮化傾向的學校安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減少學生受到危險或風雨的侵襲。針對學生“圈養現象”,本文從管理者心理及行為以及被管理對象的行為進行了介紹。
管理者的“圈養”行為及心理。其行為主要表現在:制定“安全禁令”、限制學生活動、改善校園安全硬件設施等方面。很多學校的安全條例上都規定嚴禁學生在校園追逐打鬧,部分學校規定夜間不能上廁所、課間只準喝水上廁所不許到處走動,甚至為了防止學生因運動受傷而刪減體育課,部分學校還取消了足球、籃球等對抗性運動活動。在安全硬件措施上進行偏執的改善,例如:排球變成軟式排球、鉛球變成了實心球、運動場所卸下吊環、單雙杠、攀登架、軟梯等容易造成損傷的運動器械、聘用保安并安裝監控設施24小時值班確保學生的安全等。由于校園安全事故的頻發迫于壓力,管理者的心理也出現了異化,一些學校的管理者患上了“安全恐懼癥”,在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由于承擔著學生安全的重任,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管理上用嚴苛的管理規則與各種“禁令”對學生進行禁化管理。在社會上,存在著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就對學校管理者進行質疑和責難的現象,使得管理者壓力增大。安全儼然成為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被管理對象的行為。被管理對象即小學生,由于未成年人不具備完全的人格和行為能力,缺乏安全意識和對危險的主動防范意識,往往需要被動的來對其進行管理。而學生由于處理被管理狀態,養成了喜靜不好動的習慣,失去孩子玩樂的天性。據一份巴黎和上海兒童的調查結果顯示,巴黎兒童普遍都偏好滑雪、帆板等極限玩樂運動,而上海的兒童卻偏好打電子游戲和看書,對兒童身體素質全面發展造成影響。
“圈養現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點:社會原因,社會上大勢宣傳偶然發生的安全事故,媒體推波助瀾的報道使得大眾恐慌和關注,而社會提供給學生的保障也不充分;家庭原因,部分家長為孩子的安全著想,寧愿限制孩子的活動空間和時間,支持學校管理的“圈養”行為;法律原因,目前雖然有很多針對未成年人安全的法律出臺,但是在涉及到權利和義務等方面劃分的比較粗糙,使學校無法應對校園安全中的復雜問題,就通過安全“圈養”來解決;學校自身原因,學校的安全管理價值觀偏激,造成認為只要把孩子牢牢抓在手中就不會出安全事故的想法,使得“圈養”現象得到普遍的實施。
安全管理“圈養”手段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但卻引發一系列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學生由于活動空間和時間受到限制,喜靜而缺乏運動,使他們體質下降。肥胖、肌肉關節不靈活、動作遲鈍、勞動能力差等健康問題在我國青少年中都有一定的體現。長期的“圈養”更使得學生散失了獨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長期處于學校或家長的羽翼保護中,學生一旦面臨社會,并很難學會獨立去適應社會,經不起挫折、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而且“圈養”行為也存在著侵犯學生正當權利的問題,如限制活動地點活動時間,學生失去活動權,使其娛樂權、隱私權等受到侵犯,這樣往往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厭惡的情緒,使學生消極對待學習生活。
端正安全管理理念。學校在安全管理方面需遵循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理念,在避免發生安全事故的同時,體現出學校的人文關懷,不要把禁錮、約束當成管理手段,管理要采取以學生為本位,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同時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其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搭建出一個以人文關懷為主題的安全管理圈。
遵循適當的校園管理原則。學校過于強調安全管理,應當建構出適度的安全管理原則,盡可能減少對學生自由活動的影響程度,創造出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安全管理必須遵循以引導為主而規章制度為輔。
建立社會、政府、監護人與學校合力的保障體系。保障學生的安全不僅是學校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社會、政府和學生監護人的責任與義務。如深圳并在全市推行了校方責任險和學生意外保險的雙重政策,此次保險由學生、教育發展基金會、財政按1:1:1的比例分擔,每個學生每年只需交納5元保費,學生意外死亡、傷殘最高獲賠10萬元,沒人醫療費累計最高金額為1萬元。校(園)方責任險賠償限額為每人每年累計賠償限額人民幣30萬元,每所學校每次事故賠償限額500萬元。政府建立的這種保障制度其意義不僅是通過保險來轉嫁風險,更為了發揮社會單位、政府、家長和學校多方共同建立的保險體系下社會管理功能的優越性,為校園的安全與和諧做出了重要貢獻。
[1]人大代表呼吁:校園安全立法迫在眉睫.中國教育報,2004-3-15.
[2]楊旭.校園安全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遼寧師范大學,2007.
[3]把學生“圈養”起來就安全嗎.教育文匯,2007,(3).
[4]冉亞輝.學校過重安全壓力的負面影響及對策.教學與管理,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