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特羅
單純內減壓術治療兒童重型顱腦損傷臨床探討
郝特羅
目的探討單純內減壓術治療兒童重型顱腦損傷臨床效果。方法本次臨床研究選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醫的11例兒童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單純內減壓術治療,回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患者臨床治療后GCS評分顯著提高,術后存活率為100%,且術后康復效果較為理想。結論由本次臨床觀察可見,單純內減壓術治療兒童重型顱腦損傷,具有十分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的術后康復效果,因而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較高。
單純內減壓術;兒童;重型顱腦損傷
兒童重型顱腦損傷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神經外科疾病,具有病情危重、預后效果差等臨床特征,因而會給患兒造成較大的痛苦,給社會和家庭造成較大的心理和經濟負擔。本次臨床觀察對單純內減壓術治療兒童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研究選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醫的11例兒童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為觀察對象,男7例,女4例,患兒年齡范圍在3~9歲,平均年齡為(6.5±3.4)歲。主要致傷原因為:1例重物擊傷,5例高處墜落傷,5例車禍傷。患兒受傷時間在0.5~11.5 h之間,平均受傷時間為(6±5.4)h。其中,左側腦損傷患兒4例,右側腦損傷患兒7例。6例患兒硬膜下血腫合并額顳葉腦挫裂傷,4例為單純的額顳葉腦挫裂傷,且血腫量在10~40 ml之間。多發腦挫裂傷合并顱骨凹陷骨折患者3例,凹陷深度在l~1.5 cm之間,合并顱蓋骨線形骨折11例,合并腦內血腫1例,合并顱中凹底骨折l例,合并顱前凹底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于術前1 h接受CT檢查,且檢查結果顯示為腦水腫,中線偏移程度在0.5~1.5 cm之間。合并顱骨凹陷骨折3例,凹陷深度在1至1.5 cm之間,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5例,合并程度不同的顱骨線形骨折11例,合并顱中凹底骨折1例,合并顱前凹底骨折3例。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接受單純內減壓術治療,在發際內額顳的問號形頭皮部位行手術切口,且中線與手術切口之間距離在l至2 cm左右,向后延伸到頂結節部位,順著外耳門前側lcm左右處至顴弓。骨瓣大小在(8 cm×6 cm)至(13 cm×10 cm)之間,將顳骨鱗部顴弓充分向下咬除。將硬腦膜以放射狀切開,并將腦內血腫和硬膜下血腫徹底清除,挫碎的腦組織完全清除后,1例患兒因為顱內壓力過高而需要將顳極、額極切除,3例患兒需要將顳極切除。擴大修補人工硬腦膜后,分別在硬膜外和創腔留置1根引流管,對凹陷骨折部位進行整復,骨折線粘膠粘合,骨瓣復位,固定顱骨鎖。1例患兒由于顱內壓力過高而需要懸浮回復骨瓣。
1.3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 17.0軟件對本次臨床觀察的所有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對患者臨床治療前后的數據資料進行卡方檢驗分析,實驗t檢驗分析計量數據,若P<0.05則說明實驗數據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手術1 d后再次實施顱腦CT復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顱內壓力均顯著降低,且骨瓣復位效果較為滿意。手術12 h后所有患兒的GCS評分結果均有顯著的提高,手術治療前后患者的GCS評分階段對比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術后48 h內清醒4例,術后96 h內清醒5例,術后第9 d清醒1例。1例患兒由于手術56 h后腦疝復發,而需要再次接受手術去除骨瓣治療,且術后發生中度傷殘。所有患兒術后均存活,其中,3例Ⅲ級中殘,3例Ⅳ級輕度傷殘,5例V級康復。
經過長期的醫學研究和實踐,現階段,臨床上已經形成了一致認可的兒童重型顱腦損傷首選臨床治療方法,即單純內減壓術,該治療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等特征,且其臨床應用價值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傳統的標準去大骨瓣內外減壓手術治療雖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是因為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二次手術治療,以再次修補顱骨,因而患者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且治療的風險性較高,易發生外貌恢復效果差、排異反應皮下積液、術后手術切口感染、麻醉意外等意外事件和臨床并發癥的發生。還有一些患者由于自身經濟承受能力較差,而無法承受二期顱骨修補手術,特別是對于兒童患者來說,因而兒童的顱骨仍處于發育階段,顱骨生長速度較快,且顱腔容積增長迅速,所以,選擇合適的兒童顱骨修補手術治療是手術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并會對手術治療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也是最為主要的醫學難題。臨床上通常認為,在11~12歲以后對患兒實施單純內減壓術治療的效果最為理想,由此造成的患兒顱骨缺損,會顯著提高患兒發生癲癇的幾率,并會嚴重影響重型顱腦損傷患兒的顱腦發育情況[1]。
與成年人相比,兒童顱腦損傷所導致的腦水腫癥狀通常更加嚴重,接受手術治療后腦膨出的發生率通常更高,嚴重者還會由于腦組織嵌頓在顱骨缺損部位而發生腦組織壞死癥狀。有醫學研究者認為使用自體骨瓣修補,能夠有效降低排異反應、皮下積液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對于兒童顱腦損傷患者,應盡早實施顱骨修補治療,所以,自體骨瓣修補現階段仍未得到廣泛的臨床應用[2]。
本次臨床研究在兒童重型顱腦損傷臨床治療過程中應用單純內減壓手術,獲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然而,因為本方法有關的醫學報道較少,且缺乏可參考的臨床經驗,所以,本次臨床研究前對入選病例進行了慎重的選擇,所有患兒均處于腦疝早期或腦疝形成前期,手術過程中行大骨瓣開顱,且骨瓣范圍較大,從而為硬腦膜的充分切開提供了保證,并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減壓效果。手術過程中需要將血腫和挫碎腦組織完全清除,從而緩解術后腦水腫癥狀。如果患兒的顱內壓力仍然較高,則需將額極或顳極進一步切除,以緩解顱內高壓狀態,且不管顱內壓是否恢復到了理想的程度,都需要實施硬膜擴大修補手術[3]。
[1] 路聯想.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100例臨床體會.健康必讀,2012,11(4):112-113.
[2] 陳志生.改良標準外傷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癥顱腦損傷的臨床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2,7(19):110-111.
[3] 吳明燦.兒童重型顱腦損傷的原因分析及干預策略.實用預防醫學,2007,14(3):859-860.
451200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