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松
(河北省灤平縣第三中學)
從學生考試分數的角度分析,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中,作文占語文科目總分數的比例偏大,最多的情況會占到語文總分數的三分之一,作文分數的高低決定了語文成績高低。從學生內在素質的角度分析,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標志,也是學生文學修養的重要指標。一個具有比較突出的寫作能力的學生,在現實的社會交際中將處于優勢地位。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自己首先要理解到寫作的重要性,然后讓學生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在教師的積極引導與訓練下,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方面,受到社會大背景和初中生所處的生長期的影響,初中學生作為一個群體,總體是偏浮躁,貪玩、叛逆、坐不住等特點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隨處可見。另一方面,受分數和升學壓力的壓制,學生的課業非常繁重,課外班林林種種,課余時間相對較少。這兩方面的原因造成學生不愿花更多的時間和進精力去寫作,多數學生對于老師硬性要求的文章也只是隨便拼湊,幾乎沒有學生原意花時間寫一些觀察性日記來練筆,很少有學生會思考一些與作文有關的問題,也沒有多少學生會拿出部分時間進行作文課的復習。
多次看學生作文可以總結出以下特點:在一小部分學生的作文中,常常看到論述性的大話或空話,卻找不到相關的例子或貼切的閃光的句子,文章總體枯燥、無趣、無意義;在大部分學生的作文中,常常看到一些毫無創新、堪稱“陳詞濫調”的句子或例子,卻看不到引人注目的好句子、好例子,文章缺乏創新;僅有少數的學生,在文章中運用好例子和好句子,能小幅度的吸引讀者注意力。通過這些特點就可以看出學生所掌握的寫作素材的數量及質量——大多數學生掌握的寫作材料遠遠不合格,需要大量的補充。而造成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除了學生學習的硬件設施不齊全外,主要原因是教師引導工作未到位,學生閱讀工作未到位。
一方面,來源于教師教學工作的失誤,忽視作文教學。另一方面,源于學生不善于總結的學習習慣,知識不成體系。所以,初中學生在寫作方面普遍存在著欠缺寫作技巧的問題。在一個班級中,可能有半數以上的同學能夠寫出優美的句子,或者能夠想到優美的句子,但是因為缺乏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最后能出現的比較好的文章幾率簡直是微乎其微。很多學生可能在看到作文題目時,思如泉涌;真正寫時,提筆忘字。這也是學生害怕寫作的重要原因。
教師課上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可采用一種或多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例如,新課改背景下,大家一直比較倡導的研究型教學模式、活動型教學模式、情境型教學模式、合作型學習模式、以及基于Blog的作文教學模式等,例如,利用基于Blog的作文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過程將沖破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進行學習;師生之間的溝通將變得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學生的素材積累變得更加方便、更加豐富。通過多樣、直接、方便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融合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可以從兩方面做起:
(1)利用現有的教材。首先,重點講解課文、討論課文,師生共同提煉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其次,讓學生續寫課文、描寫課文意境或思想境界,深入的挖掘課文。再次,讓學生仿寫課文中的優美句子,或者經典的段落,讓“文中”的好句子成為學生文章中的好句子。最后,師生共同總結課文帶來的所有語言點。
(2)利用課外資料。教師可以間歇性的推薦給學生兩三本比較有價值的課外讀物;可以找幾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閱讀—點評—掌握;可以舉辦多樣的小活動或小競賽激勵學生搜資料,看資料。通過以上手段,教師引導學生多讀、多看、多想、多悟,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提升學生的思維高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章寫作技巧就是作文的器具。它需要學生自己課下總結,同時,更多來源于課上教師的講授。
(1)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多多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將比較完善的作文技巧總結在教案中,以備課上講解。
(2)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運用課文中的例子或學生耳熟能詳的文章為引子來介紹寫作技巧,并抽出時間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或者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加深學生對該寫作技巧的印象。
(3)布置相關練習,要求學生再次加深寫作技巧的印象。
作文水平的提高,也遵循“孰能生巧”的原則。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保證學生每天的練習,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同學們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不僅能鍛煉其對語言的把握及運用,還能鍛煉學生對某一種文體的駕馭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要求學生:
(1)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準備積累本,每天定質定量的積累好詞、好句。
(2)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仿寫課文中或課外的的比較好的句子、段落,進行課堂練筆。
(3)要求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或自己的身心變化,然后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4)定期要求學生寫作文,將寫的比較好的文章以范文形式或者板報形式在班里分享,激勵學生更用心地練習寫作。
在整個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語文教師自己要真正深入的理解其重要性,更要讓自己的學生明白其重要性。教師要不斷地啟發學生發揮其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動手能力等,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展開寫作練習。同時,教師還應當意識到作文教學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付出艱辛的努力,教師要從多方面督促學生學習作文課程,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1]金云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普教研究(中學篇),2012.
[2]李征宇,化美艷,鄧志超.基于Blog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J].課程整合,2012.
[3]黃友勝.探討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J].現代閱讀,2012.
[4]郭麗英.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融合[J].教育科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