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楊
呼吸衰竭是指各種原因使呼吸功能嚴重受損,造成缺氧或伴二氧化碳潴留,出現一系列生理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無創正壓機械通氣(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現已成為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級治療方法[1]。現將我院應用無創通氣治療呼吸衰竭患者32例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呼吸內科共收治呼吸衰竭32例,均符合急性呼吸衰竭診斷標準。男20例,女12例,年齡43~86歲,病程34~113個月,平均53個月。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3例,重癥肺炎引起2例,其他4例。NPPV應用指征為:呼吸頻率(RR)>30次/min;吸氧3 L/min條件下,SpO2<90%[2]。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按常規綜合治療,包括抗感染、祛痰、支氣管擴張劑、皮質激素,水腫、心力衰竭給予強心、利尿等。同時應用美國偉康公司無創性(鼻)面罩雙水平氣道正壓(Bi-PAP Harmony)呼吸機。臨床上多數使用面罩,面罩與呼吸機連接,用彈性四頭帶固定,松緊度以正壓通氣的面罩與面頰之間不漏氣為宜。通氣模式為CPAP(持續正氣道壓力)EPAP(呼氣正氣道壓力)進行無創正壓通氣。根據病情需要,持續或間歇使用,直到病情緩解,如在吸氧6 L/min條件下,SpO2<90%或氧合指數>200 mm Hg,經無創正壓通氣治療后無改善,或不能耐受無創正壓通氣治療者,應及時考慮進行有創通氣治療。
1.3 結果 通過治療和精心護理,本組32例患者呼吸衰竭得到改變,血氣分析 PaCO237~71 mm Hg,pH7.35~7.44,PaO279~93 mm Hg,血氧飽和度達85%以上,呼吸費力、胸悶氣促等癥狀明顯改善,生命體征平穩,3例患者經治療無效死亡。
2.1 心理護理 護士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成功病例或請同病室應用NPPV患者講述其感受以消除疑慮,使其情緒穩定,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3];通氣進行開始2~4 h內,有專門護理人員負責,及時通過肢體語言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需求及不適感,與醫生一起解決問題,讓患者有安全感,使患者時刻有被關懷感,幫助其戰勝自卑心理。
2.2 嚴密監測病情變化 患者在應用NPPV治療時,護士應密切觀察其神志、心率、呼吸、血壓、SaO2及皮膚發紺變化。其中SaO2、神志變化時判斷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臨床征象[4]。如果患者SaO2下降,意識狀態逐漸模糊,呼吸困難逐漸加重等,表示病情惡化,應及時停止NPPV。此外,密切監測動脈血氣分析結果變化。血氣分析結果是判斷NPPV療效的決定性指標[5]。另外,嚴密監測BiPAP呼吸機的工作情況,尤其是最初24 h內,觀察鼻(面)罩有無漏氣,呼吸機有無報警,患者的自主呼吸頻率、節律是否與BiPAP同步等,遇到異常情況,及時查找原因并解除故障,保證BiPAP正常運行。
2.3 并發癥護理 最常見的是腹脹,多見于張口呼吸和通氣壓力較高者,指導患者用口鼻面罩時,盡量用鼻呼吸,帶機期間盡量不說話,防止吸入大量氣體引起脹氣。腹脹明顯者,可行胃腸減壓或肛管排氣。對于面部壓傷,選擇適合患者臉型、大小、組織相容性較好,密閉性好的硅膠面罩,固定帶可采用“四點固定”或“三點固定”,調整合適的松緊度,每2 h放松頭帶一次,避免過緊影響面部血液循環,局部皮膚引起壓傷或破損時可涂抹紅霉素軟膏。注意防面罩漏氣刺激眼部,造成角膜炎發生。口鼻腔黏膜干燥時,加強霧化濕化力度。
本組資料顯示,無創正壓通氣提供了氣道正壓通氣,降低了氣道阻力,改善了氣流受阻及換氣功能,改善呼吸肌疲勞,無須氣管插管和切開,減少了醫療費用,減輕患者痛苦。使用前耐心細致的心理護理能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使用期間通過嚴密的病情觀察,及時調整呼吸機的各項參數,是促進病情早日康復的必要條件,各項有效的護理措施是預防各種并發癥的關鍵。
[1]楊柯,王澤球,張益輝,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分析.臨床肺科雜志,2005,10(3):336-338.
[2]李春燕,曹志新,王辰.管路漏氣對無創機械通氣影響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7,9(42):805-806.
[3]衛建寧,馮秀蘭,李玉瓊,等.COPD患者使用BiPAP呼吸機的依從性調查與護理干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6B):61.
[4]畢宇冰,李志英,吳忠平.無創正壓通氣治療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與護理.海南醫學,2009,20(11):143-144.
[5]周澤云.BiPAP呼吸機治療COPD呼吸衰竭的觀察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5,14(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