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華
對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正在得到各個醫療單位的重視和推廣。怎樣才能夠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是各個醫院管理部門需要思考與執行,并且在執行過程中不斷的實踐并積累經驗的重要任務。為了使患者對健康教育產生效果,醫院各部門都應該充分調動起來,本文將重點討論護士在健康教育中的情況及作用。整個過程以護士的講授和示范為主。此健康教育方案貫穿在患者從入院當天直至出院,共分五個時期,具體如下。
在患者入院的當日,責任護士應向患者介紹入院須知及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姓名,介紹病區環境等事宜,以此來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和陌生感。護士應及時陪同患者做各項輔助檢查,并講解檢查的目的和意義,以及檢查前后的注意事項,使患者順利的配合醫生檢查的全過程。同時將檢查結果等及時告知患者,最后給患者講解同種疾病的手術效果,手術前應該準備的各種物品,介紹手術室的各種先進的搶救設備,以及手術人員先進技術,還有術后的一些治療方案,這樣才能使患者了解手術的整個過程。
護士向患者介紹手術前的營養需求、手術方式及主要過程,手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及應對辦法,例如咳嗽、排痰時切口的保護方法,講解術后放置各種導管的目的及患者配合的要點,以及術后如何采取合適的體位,床上活動的方法和益處,加強術后自理的益處及方法,術后繼續治療的方案,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應對措施,術前一日提醒家屬準備好各種物品,同時告知患者術前當晚進半流食物,術前12 h禁食,8 h禁水,夜內患者應保持8 h以上的充足睡眠,術晨護士將為患者做清潔灌腸,講解其目的及注意事項。術前讓患者及家屬復述和練習護士所講解的健康教育內容,根據患者及家屬陳述和練習情況,護士給予進一步補充、強調和指導,重點要讓患者掌握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及應對方式。手術當日,護士應認真觀察病情變化,測量生命體征,補充營養液,使患者不會感到饑餓。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為預防逆行感染,護士每日兩次給患者做口腔護理、外陰沖洗等基礎護理,夜間傷口疼痛時,護士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給予止痛劑。另外,要注意保暖,以防著涼。為保證室內空氣新鮮,盡量減少探視人員,保證患者休息,囑其少說話、少呻吟,以防腹脹。手術當日護士向患者及家屬了解對健康教育內容掌握及執行情況,同時為家屬講解,并示范翻身扣背,肢體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術后并發癥及血栓形成。
護士應經常巡視病房,講解術后禁食水,給患者補充液體及能量,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取出時間,基礎護理的執行時間,術后早期活動的益處及注意事項,促進腸蠕動,盡早排氣,排氣后可進食免糖免奶的全流飲食,如小米湯、蘿卜湯等,次日進半流飲食,如小米粥、熱湯龍須面、面片湯等。為保持口腔清潔,每日早晚做兩次口腔護理,飯前便后要洗手,睡前用溫水洗腳,以保證充足的睡眠,盡早恢復體力。
鼓勵并協助患者適當離床活動,進半流飲食,排便后胃腸功能恢復正常,可進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普通飲食,每日可進足夠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加機體抵抗力。另外,保持好個人衛生,勤換內衣,保證室內空氣新鮮,通風2次/d,30 min/次。
護士應了解患者所需,向患者介紹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衣服應隨季節增減,以防著涼。護士應經常鼓勵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治療及愈后等提出問題,并給予耐心的解答,告知患者出院后與疾病有關的注意事項,每日在家靜養,不可做重體力工作,一個月后到門診復查。經醫生允許后方可恢復性生活,告訴患者咨詢電話號碼,同時向患者及家屬征求意見或建議,以利于今后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實施健康教育必須分多階段進行,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知識傳播和行為的干預過程,護士對健康教育內容應反復給予講解、指導和示范,以免引起患者對健康教育措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遺忘。反復學習能有效提高記憶水平,并要求患者自己及其家屬能夠復述和演示,對于一些手術后的康復方法除了患者本身掌握之外,家屬也應學會。結果顯示,鼓勵家屬共同參與到健康教育過程中來,一方面有助于對健康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另外有助于患者感到來自家屬的關愛和支持,促進彼此之間的溝通。為進一步保證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我們還應為患者提供各階段健康教育卡片,為健康宣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