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夏士艷 張喜晶 王鳳霞
急性胰腺炎是常見的急腹癥按病理分類可分為水腫性和出血壞死性[1]。保守治療無效時應手術治療。我院從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5例,全部通過手術治療,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本組35例,男19例,女17例。年齡25~76歲,平均48歲。誘因分析:膽道疾病12例,暴飲暴食8例,飲酒9例,無明顯原因6例。
2.1 術前護理 ①絕對臥床休息 可取屈膝側臥位,室內空氣新鮮,定時開窗通風,減少探視。②禁食、胃腸減壓。告知患者禁食胃腸減壓的目的、意義,取得患者的配合。發現阻塞可用生理鹽水低壓沖洗;若胃管內注入藥物,注藥后需夾管0.5~1 h;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量、顏色、性狀及氣味。若出現大量咖啡色液體,應及時匯報醫生。③腹部情況的觀察。觀察腹痛性質、范圍、持續時間,注意有無腹肌強直、腸麻痹等重癥表現,如腹痛劇烈,腹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明顯,提示并發腹膜炎,應及時報告醫生。④觀察凝血功能變化。觀察有無皮下出血,如皮膚出血斑點,腰部藍棕色斑或臍周圍藍色改變;有無腹脹、腸麻痹、脫水、代謝性酸中毒、低鉀、低鈣的表現等,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積極參與救治[2]。
2.2 術后護理 ①病情觀察。吸氧,持續心電監護48~72 h,觀察生命體征、神志變化,每30 min~1 h記錄1次,通過血氣分析,及早發現呼吸衰竭,及時給高濃度氧氣吸人,必要時給予呼吸機輔助呼吸。體溫超過39℃,給予物理降溫并遵照醫囑給予退熱藥。注意觀察尿量、尿比重,監測腎功能,及時發現腎衰。觀察有無脈速、出冷汗、呼吸加快、血壓下降、尿少等休克表現,一旦發生休克立刻配合醫生搶救,通過補液、輸血、止血等抗休克治療及加強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補充熱量等搶救措施。②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傷口敷料干燥。③靜脈輸液的觀察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在補液過程中要加強巡視,注意滴速,嚴格觀察用藥后反應及效果。④疼痛護理。密切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程度、范圍及持續時間。教會患者放松技巧,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必要時遵照醫囑合理使用解痙藥。⑤營養護理。第一階段采取完全胃腸外營養,支持2~3周。第二階段采取部分腸外營養,病情穩定,腸蠕功能恢復,可在腸外營養的同時,通過空腸造瘺管給予部分腸內營養,以選擇要素膳或短肽類制劑為宜,維持10 d左右,若無不良反應逐漸過渡到第三階段,全腸內營養和經口進食。開始進食少量米湯或藕粉,再逐步增加營養素量,但應限制高脂飲食。⑥做好基礎護理生活能自理者,每天刷牙1次,對昏迷、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根據口腔pH值,選擇合適的口腔護理液,每天2次口腔護理,操作時要注意口腔黏膜的保護。定時協助翻身、拍背,每日用溫水擦洗皮膚,并涂護膚油保護。⑦心理護理。重癥胰腺炎患者有一種瀕死感,加上突然手術產生恐懼和焦慮心理,護士應耐心安慰患者,與患者談心,介紹痊愈患者的情況,穩定患者情緒,使之樹立信心。
出院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急性胰腺炎的誘因,正確認識本病易復發的特性,教育患者重視膽道疾病。規律飲食,勞逸結合,強調戒酒、忌暴飲暴食的重要性,指導患者遵醫囑服藥。出院后6個月內清淡飲食,6個月后從事輕體力勞動,避免舉重物和過度疲勞,避免情緒激動。
急性胰腺炎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疾病,既需要良好的手術及術后治療,更需要良好的修養環境及耐心細致的術后護理,要求護士既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又要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更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治愈患者的最終目的。
[1] 吳在德主編.外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577-581.
[2] 劉秀云.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護理.基層醫學論壇,2009,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