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東
近年來,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HAP)的發病率相對較高,而且其病死率相對較高,但是其臨床表現不典型,并且存在嚴重的細菌耐藥性,這給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了較大的難度[1]。本研究中,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42例重癥腦卒中患者,其中64例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給予相應的抗感染治療,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間,我院診治的64例重癥腦卒中患者,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齡56.0~72.0歲。好發于重癥腦卒中的急性期和長期住院的臥床期,而且患者多伴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慢性肺部疾病等多種基礎性疾病,在意識障礙、鼻飼管留置、氣管切開,以及抗生素和H2受體拮抗劑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患者出現呼吸系統癥狀不典型,而急性感染中毒癥狀相對較為突出的臨床表現,并結合胸部X線檢查、實驗室檢查、超敏C-反應蛋白檢查、病原菌培養檢查,以及顱腦CT、MRI結果,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均確診為重癥腦卒中合并醫院獲得性肺炎。
1.2 治療方法 根據重癥腦卒中的具體病情,進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時,先經驗性給藥,給予足量、廣譜抗生素,然后根據藥物敏感性實驗結果,選擇敏感性抗生素,進行相應給藥調整。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42例重癥腦卒中患者,其中64例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發病率為45.1%,經過相應抗感染治療后,33例死亡,其死亡率高達51.6%。33例死亡病例中,13例死于醫院獲得性肺炎、15例死于腦功能衰竭,以及5例死于其他原因。痰培養結果顯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為主,對第三代頭孢、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較嚴重,而對亞胺培南、β-內酰胺酶抑制劑,以及碳青霉烯類類抗生素相對較為敏感。
有報道稱,腦卒中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的發病率為13%~20%,其病死率可以達到11% ~15%[2],本研究中,142例重癥腦卒中患者,其中64例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發病率為45.1%,經過相應抗感染治療后,33例死亡,其死亡率高達51.6%,結果表明,與一般腦卒中患者相比,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明顯升高,醫院獲得性肺炎成為重癥腦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強醫院獲得性肺炎的防治,對于降低重癥腦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具有至關重要的臨床意義。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功能的減退,以及多合并多種基礎性疾病,導致機體的抵抗力明顯降低,導致老年患者成為醫院獲得性肺炎的易感人群。在意識障礙、鼻飼管留置、氣管切開、機械通氣、長期臥床、交叉感染,以及抗生素、H2受體拮抗劑使用不當的情況下,很容易誘發醫院獲得性肺炎。所以,對于重癥腦卒中患者,應該加強基礎護理,營養支持增強患者的免疫力,避免濫用抗生素,成為降低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發生率的重要措施[3]。
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時,其呼吸系統癥狀不典型,患者多表現為精神狀態較差、意識障礙、食欲不振、嘔吐,心率加快等急性感染中毒性癥狀,所以,很容易造成臨床漏診、誤診[4]。所以,臨床醫師需要掌握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的易感因素和誘發因素,對于疑似病例,進行中性粒細胞、超敏C-反應蛋白、胸片、CT,以及痰培養檢查,必要時,采用纖支鏡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進行病理學和病原菌檢查,以明確診斷。
本研究中,痰培養結果顯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為主,其次為真菌感染和混合性感染,這可能與重癥腦卒中患者免疫力低下,以及抗生素的濫用,致使機體的菌群失調有關[5]。重癥腦卒中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患者對第三代頭孢、喹諾酮類藥物耐藥性較嚴重。臨床上,對于重癥腦卒中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患者,應進行經驗性抗感染治療,給予足量、廣譜抗生素治療,同時及時進行痰培養,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取敏感性抗生素進行抗菌治療。本研究中,根據藥物敏感性實驗結果,重癥腦卒中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患者對亞胺培南、β-內酰胺酶抑制劑,以及碳青霉烯類類抗生素相對較為敏感,也證實了上述理論觀點。
總而言之,重癥腦卒中患者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降低病死率。
[1]邢利寶.腦卒中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106例臨床分析.中國康復,2007,22(3):201-202.
[2]張焱.腦卒中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相關因素分析.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2):253-254.
[3]林福文,重癥腦卒中患者醫院獲得性肺炎82例臨床分析.實用醫學雜志,2010,26(4):629-630.
[4]韋玉華,趙梅秀,李春.腦卒中并發醫院獲得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 華夏醫學,2008,21(1):66-68.
[5]加娜提.重癥監護病房腦卒中合并醫院獲得性肺炎45例臨床分析. 河北醫藥,2007,28(12):122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