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感染創口一直是臨床外科一生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尤其以四肢創口感染多見,較輕的創口感染經過常規換藥基本能夠治愈,但較重的感染創口有時治療起來很棘手。病程較長且遷延不愈,尤其四肢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經損傷的病例,如出現創口感染。有時會導致手術失敗或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非常消耗醫生的精力。換藥是外科醫生的基本功之一。選用正確的換藥方法和藥物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規范化的操作是外科醫生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筆者在臨床中探索和應用復春散治療四肢感染創口療效確切?,F報告如下。
作者從1998年以來,選擇106例四肢創口感染患者,局部創口外用純中藥復春散,療效滿意。其中男66例,女40例:年齡12~71歲:創口發現感染到就診時間最短1 d,最長12 d;感染創口部位:下肢72例,上肢34例,5 d以內就診80例,5 d以后就診26例,對伴有骨折、脫位者,在手法復位、外固定的同時,常規消毒后敷復春散,根據創口污染程度和深度決定用藥量,一般感染創口用復春散5 g加適量生理鹽水調和后外用,感染重、滲出物較多及創口較深者,1~2次/d,一般創口每2~3 d換藥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觀察方法;創口內肉芽組織增生情況及滲出物減少時間,同時詢問患者自覺癥狀消失時間,并隨機選擇16例小腿外傷感染病例做對照組。16例患者無其他損傷及疾病,均在5 d內就診,給予常規換藥處置。治療前詳細檢查、記錄,治療第2、5、8天作全面復查,以了解滲出物減少時間及局部肉芽組織增生情況。經觀察發現,一般創面滲出物減少肉芽組織增生時間均較對照組出現早,平均早4 d,創口愈合早6 d,感染較重病例較對照組平均早7 d,創口愈早合8 d,自覺疼痛癥狀明顯緩慢早5 d,滲出減少及肉芽組織增生在5 d內出現者,上肢88.2%(30/34),下肢90.27%(65/72),均高于對照組62.5%(10/16),且治療組創口后瘢痕明顯小于對照組,治療組愈合快、痛苦小。
2.1 患者 男性、60歲右腹骨粗隆部摔傷后破潰,流膿10 d一直在當地衛生院換藥治療。創面無明顯好轉且逐日有加深加大趨勢,伴有臭味,查:大轉子可見一處4.0 cm×5.0 cm大小創口,最深處已達骨質,創口內充滿膿苔和壞死組織,創口周圍充血腫脹感染較重。人院后給予局部清創常規換藥一周,創口炎性滲出改善不明顯,后改用復春散治療一周,創口炎性產物明顯減少且創底有新鮮點狀肉芽生長,創周紅腫明顯消退,繼續應用復春散日一次換藥治療1個月后,創口愈合。
2.2 患者 男性、40歲、左足被石頭砸傷,創口紅腫,破潰10 d。查:左足可見一處4.0 cm×3.0 cm創口,創口周邊充血、腫脹、創口內表面有膿苔,清除膿苔,肌腱已外露,感染較重,經常規換藥一周,創面未見明顯改善,后改用復春散治療,約一周后創口炎癥消退,肉芽生長明顯,約3周后創口愈合。
創傷后局部毛細血管斷裂、細菌感染、毒素刺激,使血管滲透性增加,血漿和蛋白滲出到組織間隙,引起局部腫脹,加上組織細胞壞死、分解、滲出多,大量白細胞出現吞噬功能加強,患者自覺癥狀明顯。復春散主要是對創口內感染的細菌有抑制殺滅作用,減少組織壞死分解,促進創面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血管通透性,使滲出物減少。復春散能促進正常組織細胞增生,替代壞死組織,形成肉芽組織,修復創口,其亦能減少創口內膠原組織形式,減少瘢痕增生,縮小瘢痕。根據本組資料分析,可以看出感染創口的治療,應用復春散可明顯縮短治療時間,減少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且局部瘢痕組織小,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無毒副作用,是一種替代常規換藥處置的好方法。
復春散主要成分是黃連、黃柏、大黃 、乳香、沒藥、冰片、魚腥草、血竭 、元胡等,其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抗菌、消腫止痛、祛腐生新、收濕斂創、能促進肉芽組織及皮膚快速生長。因此,可由于治療各種皮膚損傷導致的慢性皮膚潰瘍、脈管炎、糖尿病引起的潰瘍,褥瘡、燒傷、凍傷、創傷創面。對于創口創面復春散能保持肉芽組織新鮮,防止和消除肉芽水腫,有利于周圍上皮爬行生長,創面滲出物及滲出液能迅速減少,炎癥反應減輕,3~4周基本愈合,可能是方中乳香,沒藥、冰片、血竭、元胡等。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消腫、清熱解毒、收斂止血、防腐生肌的作用[1]。有研究發現:血竭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顯著促進角質形成細胞增殖作用,提示血竭可能是具有促進創面上皮化的作用[2]。對于感染創口的治療作用,可能是方中大黃、黃連、黃柏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3]。
[1]常耕衛,施耘,劉群.復春散工號治療深度燒傷32例.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6,12(3):293-294.
[2]李丹,郭樹忠,王勝春,等.血竭提取物對角質形成細胞增值的影響.中國美容醫學,2005,14(3):18.
[3]李仲興,王秀華,趙建宏,等.應用M-H瓊脂進行黃連對252株臨床菌株的抗菌活性研究.中草藥,2001,32(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