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隨著社會和醫學事業的發展,使人們的健康意識以及維權法律意識在不斷增強,醫護糾紛隨之逐漸增多,這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護士告知義務一般是指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中,護理人員有義務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護理程序、護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不良后果,并解答患者有關的咨詢,給予患者專業技術指導。精神科面對工作服務對象具有特殊性,病情變化具有復雜性、突然性,經常有不可預見意外情況發生,這給護理工作增加了更多風險,同時特定的科室環境、治療方案、管理方法、陪護制度等都有別于其他醫院,都讓臨床精神科護理人員以審慎的態度審視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因此護理人員正確執行告知義務,對于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減少糾紛的發生非常重要。
1.1 入院告知的內容 精神科病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人院評估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及醫囑內容,做出具體護理計劃并向患者和家屬講解,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及同意。人入院后由分管患者的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告知病房規章制度并由家屬及護士簽字,如病情不允許或家屬不在場待病情穩定后當家屬的面宣教并雙方簽字。
1.1.1 住院環境 新入院的患者或家屬對住院環境及護理質量可能存在不同方面的擔心,可讓家屬參觀病房并了解護士照顧患者的一些情況。以減少家屬的后顧之憂,增進對護理的信任。
1.1.2 探視制度告知 向家屬介紹探視制度,入院一周內不主張探視,病情不許可時不允許探視。考慮新入院患者的病情不穩定,情緒反復避免外界的刺激,護士在告知中要做到細心耐心,以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
1.2 住院過程中的告知 護理人員在做好入院告知的基礎上應隨時隨地為患者服務,在住院的過程中經常不間斷的履行告知義務。如:留取標本的過程,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哪些注意事項仔細的告知患者,增進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
1.2.1 生活護理告知 責任護士告知患者如何輕松地進行身心護理,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社會功能的回復。健康教育是履行告知義務的一個主要內容[1],要評估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要程度,制定針對具體精神疾病患者個體化的健康計劃,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促進患者康復,預防疾病的復發。
1.2.2 住院費用的告知 目前醫療費用上漲幅度較快,療效可能達不到患者的預期時,患者及家屬往往會四處比較,認為花了冤枉錢,是最容易引發醫患糾紛的原因之一。護士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醫療費用情況,對每天的消費清單進行解釋。
1.2.3 收費標準的告知 醫療服務作為一種特殊的消費,患者有權知道自己消費的去向,應享有的服務項目,達到的服務標準,檢查及特殊檢查的必要性,作為患者應享有知情同意權;治療和護理中應隨時將患者發生的費用等及時告知。
1.3 精神科強制性醫療行為的告知 隨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中“醫療行為舉證責任倒置原則”[2]的特別確認。因為患者患病期間往往喪失自知力,不承認有病,拒絕治療,這期間醫院將根據病情對患者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如;強制入院、強制保護、強制鼻飼、強制肌內注射或靜脈點滴,在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意外風險將告知家屬及監護人請與理解。并簽字同意。
1.4 安全檢查告知 安全檢查是精神科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對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會出現自殺、傷人、自殘等,護士每天都要對病區及患者的個人物品進行安全檢查,禁止在病房使用電器,禁止攜帶繩索、刀、剪子、鋼叉、玻璃等銳利器械,不得使用皮帶、鞋帶。需要護士耐心告知家屬已取得家屬的配合。
1.5 對所患疾病采取措施及風險告知 病情告知是在患者入院時醫務人員要將患者的疾病現狀,臨床診斷,治療方案,疾病轉歸,預后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意外等如實、準確地向患者家屬告知,征求其同意并在同意書上簽字。尤其病情不允許出院而家屬強行堅持出院等情況,都應該在病歷上寫明情況讓家屬簽字,以便發生糾紛時有據可查。
1.6 開放療區住院患者及監護人制度告知 為了滿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我院開設了開放療區,為了更科學的實施病房管理,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利益,入院時醫院同患者及監護人將達成書面協議并簽字確認。
1.7 出院指導 出院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指導,普及疾病康復知識,飲食休息要求,正確用藥方法。要定期復查,復診時間都做到詳細告知。
2.1 告知義務的履行滿足了患者住院期間的心理需求: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接受治療和護理的同時也是在恢復自我的一個過程,對未來充滿希望,渴望恢復社會功能,走向社會。承擔責任。渴望獨立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告知義務的履行幫助樹立了戰勝自己的信心。
2.2 告知義務的履行是護士自我保護的方式:醫務人員承擔著高風險的法律責任,在醫療護理操作中會出現難以預料的意外,在醫療護理合法化的前提下,事先告知讓患者明白接受醫療護理就有可能出現的風險。護理人員要加強法律意識,認真學習掌握法律知識,每次告知都應該做好記錄。及時、完整、準確、規范的護理記錄在舉證責任倒置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通過告知義務的履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精神病患者渴望被社會重視;被別人尊重、理解;作為醫護人員在他們最敏感最脆弱的時候給與他們身心的呵護,要經常地、隨時隨地進行護理工作貫穿患者住院過程的始終[3],支持他們在履行告知義務時護理人員體現了對患者的尊重,增加了彼此的信任,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打下了基礎。
[1]司惠芳,潘堞玲.實施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護理管理的挑戰與對策.實用護理雜志,2003,19(2):64.
[2]任涌娟,李林,吳玉萍.從舉證責任倒置強化醫囑安全管理.護理進修雜志,2002,17(12):904-905.
[3]殷德華.住院精神病人對健康教育的需求和護理對策.中國民康醫學,2008,20(24):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