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 方夢
在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以及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大中企業,由于這些企業金融部分提供的資金嚴重不足,使得大多數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時都有著強烈的貸款需求。制度變遷是由于制度穩定性、環境變動性和不確定性以及人對利益極大化的追求三者之間持久沖突造成的,從而導致原本均衡的制度走向不均衡。于是,制度變遷經歷一個制度變遷的周期:制度僵滯、制度創新和制度均衡三個階段的循環。如果制度內部沖突嚴重的時候,那么則是一個制度出現不均衡狀態的時候。這個時候也就是制度發生變遷的臨界點。所以,制度變遷理論要求任何一個制度只有在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下才能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任何制度的困境都屬于制度內部的沖突,任何制度困境的對策都是制度發生變遷的結果。
制度變遷實質是一種效率更高的制度對另一種制度的替代或者改進過程。其實就是指制度的替代、轉移和交換過程。諾思認為:“制度變遷是制度創立、變更以及隨著時間變化而被打破的方式,結構變遷的參數包括技術、人口、產權和政府對資源的控制等,正是制度變遷構成了經濟長期增長的源泉?!?/p>
非政府部門一直是小額信貸在中國普遍發展中的主要依靠對象,而這些組織也成為了小額信貸進軍農村金融市場的一個突破口。隨著制度的變遷,小額信貸也開始陷入了一個困境。這也是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沖突。產權和治理結構是制度之下所不可忽視的兩個因素,而且其本身也密切相關。產權清晰,資金就可以在人為負責的制度下得到較為完善和高效的利用。這些管理者,將在制度和機制之下對資金進行管理。相比于商業公司和政府部門,組織以及性質只差使得在我國,非政府組織主導之下的小額信貸制度不得不面對一些基于制度之上所帶來的挫折。
在產權之中,首當其沖的就是所有權。所有權指的是“在法律范圍內,產權主體把財產當作自己的專有物,排斥他人隨意加以侵奪的權利。”在我國,目前只有少數的信貸機構是歸政府組織管理的。對余下的機構來說,性質上,非政府組織讓其所有權和盈利目標都不甚明確。而這兩點就成為了這些小額信貸機構追求持續發展道路上一個非常大的阻礙。那么,缺失所有權又會有什么后果呢?第一就是機構承諾的不足,第二,因為所有權不明確,責任、權力和利益的劃分也將不甚明確,三者如果相互拖拉牽制,勢必會對小額信貸機構的形象和辦事效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第三,擴大規模的難度增加,導致其商業化運作的難度也將大大增加。
對于機構來說,資金無疑是其賴以生存和運轉的重要源泉,小額信貸機構也不例外。我國的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機構的資金主要從捐贈、軟貸、委托三種來源獲得,屬于社會公益基金。我們將其劃分如公益信托的類別。資金性質決定了這些機構所有權普遍缺失的現狀,即使放眼國際,這個結論也是可行的。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方組成了公益信托的三方。受托人從委托人手中拿到贈與的資金,并且出于義務,向受益人傳達委托方的信息和要求,以達到使得受益方最終能夠獲取利益的結果。然而,嚴格的說來,公益信托的資金既不屬于個人,也不屬于團體,是沒有明確的產權所有人的。不管是資金利用率不高導致的閑置,亦或是安全責任人缺失,追責困難,還是阻礙機構轉型和商業化,不明晰的產權都給小額信貸機構的長遠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障礙,這些障礙將影響到其規模的擴大和未來的健康發展。
對于機構來說,資金無疑是其賴以生存和運轉的重要源泉,小額信貸機構也不例外。我國的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機構的資金主要從捐贈、軟貸、委托三種來源獲得,屬于社會公益基金。我們將其劃分如公益信托的類別。資金性質決定了這些機構所有權普遍缺失的現狀,即使放眼國際,這個結論也是可行的。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方組成了公益信托的三方。受托人從委托人手中拿到贈與的資金,并且出于義務,向受益人傳達委托方的信息和要求,以達到使得受益方最終能夠獲取利益的結果。然而,嚴格的說來,公益信托的資金既不屬于個人,也不屬于團體,是沒有明確的產權所有人的。不管是資金利用率不高導致的閑置,亦或是安全責任人缺失,追責困難,還是阻礙機構轉型和商業化,不明晰的產權都給小額信貸機構的長遠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障礙,這些障礙將影響到其規模的擴大和未來的健康發展。
小額信貸所有權的缺失以及小額信貸資金產權的不明晰導致了小額信貸治理結構的落后,它主要突出的表現是“內部人控制”現象嚴重,從而又影響到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和扶貧的目標。因為缺少相信法律法規致使出現了中國現有的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這是為了運作小額貸款而沒有明確的所有權和資金產權的。雖說小額信貸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管理體系,但這只是表面的,有些人就是因為了管理體系的缺失,進而內部的控制。
機構運作最主要的是治理管理,如果管理不當小額信貸就會陷入癱瘓的狀態,也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后果。先不說它的功能和目標難以實現,要是內部人控制導致機構管理水平不好,機構業績水平低下,社會利益遠遠不足機構利益,那么今后社會公益資金的使用效果會非常的差,還有會影響小額信貸業務的擴展。自2000年來,非政府組織機構能力低下和不良業績使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基本上處于萎縮狀態。
對于廣大的農村人來說,小額信貸扶貧模式的引進對于他們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這樣可以擴展農村金融市場,擴大對農民的信貸服務。我國在國際機構的幫助下,逐漸形成了以非政府組織為主體的小額信貸行業,并且經過了10多年的實踐。但是,因為沒有考慮到中國的制度環境,沒有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一味盲目地照搬外國的模式,所以這個在國外很成功的模式,在中國卻失敗了。我們應該對制度變遷理論相應的對策,把所有權缺失、資金產權不明晰、治理結構落后等這方面的問題都得以改善,讓中國走出這個困境。
產權制度、管理制度和組織制度是小額信貸制度的三個方面。我們要對組織制度進行創新:(1)培育商業化的小額信貸機構,通過吸引私人資本或商業資本改善小額信貸的治理機構。商業化小額信貸能很好的完成小額信貸機構可持續發展和服務廣大窮人家庭,并且在一定意義上包含了公益性的目標。它有著明確的所有權,資金產權和完整的治理結構,它是以鼓勵從業人員積極努力,達到規范機構行為目的。最后要成立專門的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機構。(2)通過重組、聯合的方式建立獨立的、專業化的非政府組織小額信貸,將小額信貸的業務從現在依托的非政府組織中剝離出來,它的宗旨和目標比較明確,這樣就避免了原有部門的滲透和內部人對小額信貸控制的,能夠使小額信貸更好的發展。
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小額貸款有著自己的特點:之所以引進小額貸款后非政府組織出現主導局面,正是由于非政府由于很多原因與政府部門和商業部門有著相關的聯系。所以,小額信貸要想逃出制度困境一定要尋求非政府組織的幫助,只有這樣小額貸款才能沿著健康軌道發展。所以,在轉型期間,中國首先就是要劃分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和商業部的界限,讓非政府可以在法律的許下大干一場。之后就是為了規范非政府發展,使監督評價機構更加完善。
我國沒有法律法規的規范并且金融制度不完善,小額信貸進入我國不可能走出自身的困境完成自身的目標,尤其是在現在我國農村,所以,急需出臺一部《小額信貸規范發展法》,讓小額信貸的發展在法律的允許之下可以自由行使并且有法可依。
小額信貸走出所有權缺失的困境只有在法律的平臺之上才能實現。這樣的話,小額信貸才有可能走出資金產權的不明晰境況,按照法律完善資金的有效使用制度;才能走出自身治理結構落后的狀況,實現自身長期規范發展。
[1] 盧現祥.新制度經濟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 盧現祥,朱巧玲.新制度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 程恩江,劉西川.中國非政府小額信貸和農村金融[M].2007.
[4] 杜曉山,劉文璞.小額信貸原理及運作[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5] 孫若梅.小額信貸在農村信貸市場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農村經濟,2006.
[6] 楊大楷.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困境和出路[J].上海金融,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