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河北省灤平縣第七中學)
化學教學是一門十分直觀而又需要以自己親自動手操作去尋求依據的學科,作為一名化學教師為了有一個很好的開端,我們應該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作為對學生進行第一次演示的實驗內容,向我們的學生展示。對此,教師必須要注重“三個第一”:注重第一次形象。教師第一次化學課在講臺上一站,其形象就會定格于學生的印象之中,這印象的投影,在某些學生的記憶中將會“影像”他一生。注重第一次表情。教師第一次帶有笑容的表情,無疑是給學生送去一股溫暖的春風,讓他們對一門新課知識求知渴望的蘇醒,讓他們對一位未知教師敬畏之冰融化,從而開心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注重第一次的語言表述。真誠的心里話、溫和的語氣以及帶有十分準確與輕松幽默的闡述,都能撥動學生靈魂的心弦,對教師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從而催化了學生學好化學知識的激情。
把學生當成知心的朋友對待,熱情而又真誠地對待他們,和他們以合作伙伴式的友好而平等地交流。學生敬老師,從老師口中每每發出任何知識指令,都會在學生的接受中反饋出理解之光;學生敬老師,老師所指令的任何操作步驟都會從他們操作實驗中得到完美的體現,從而使我們的教學效果發揚光大。
當一個人熱愛自己的國家時,他會情系自己所從事的有利于國家和人民的事業。當學生熱愛自己的國家時,就會激發自己學習知識的興趣;當五彩繽紛的化學世界展現在他們的眼前時,他們會把學好化學知識與熱愛國家的責任感緊緊地聯系起來。在初中化學授課中,教師要緊密結合化學教學內容,選取典型事例,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師應該自豪地向學生介紹,漢代蔡倫發明了造紙術;早在三國時,就發明了焰火的制作,之后這些發明相繼傳入阿拉伯,傳入歐洲,走向世界。指南針以及印刷術的發明也同樣讓世界震驚,四大發明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介紹硅酸鹽的知識時,可以向學生交待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許多地區就開始制作陶器。西方把制造瓷器的瓷土叫做“kaolin”(高嶺土,是指江西景德鎮高嶺的瓷土),把瓷器叫做“china”,這充分證明了我們的祖先早就掌握了物質的化學特性。
建國后,豐富的資源不斷地被科學工作者發現。我國是石油儲量較豐富且利用石油最早的國家之一。我國最遲在西漢時,就己經發現石油,并用來作燃料。宋代的沈括研究了石油燃燒的性能,并取它的煙炱(碳黑)做墨。我國的煤儲量也極為豐富。2005年我國的煤產量21.1億噸,居世界首位,儲量也居世界第三。我國己探明的稀土元素的儲量也位居世界第一。
結合化學知識的灌輸,讓學生了解建國以來我國在化學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比如,講鹽的一節時,要重點介紹我國制堿工業的先驅——侯德榜。他成功地摸索和改進了西方的制堿方法,創新出“侯氏制堿法”。講蛋白質一節時,可向學生介紹我國科學家在1965年9月17日,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獲得成功,它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講甲烷的一節時,可向學生講述近年來我國在沼氣的利用上,已居世界首位,因此被國際譽為“沼氣之鄉”。
化學學科的教學,也有它自身的特點:它是己經具備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初三學生的啟蒙課;它的教與學是一門與操作及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之一,學習中學生親自動手是本學科的重要特點;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五彩繽紛的化學世界離學生越來越近。這些給我們開辟了更多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渠道。
要讓學生深刻領會,化學是一門應用十分廣泛的學科。遠自衛星上天的各種特殊材料以及高能高效的推進劑的使用等,近至身邊每天食用的餐品、穿戴的飾品以及住房用的各種建筑材料等;大自裝配成巨大的航空母艦中的各種高質規格的建材以及涉及到防擊防腐知識的運用等,小至原子、中子彈裂變的原理以及現行使用的納米材料結構中的基本微粒等,無一不和化學知識有著密切的關系。
還要讓學生深刻體會,運用化學知識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尋找許多樂趣。帶領學生走進工廠,參觀工人們怎樣把黑褐色的石油變成五彩日常化學用品的過程,然后在他們的臉上反饋驚奇與驚喜;帶領學生步入農村,給因缺乏某些元素而焦黃的農作物施加化肥,在農作物慢慢轉青的過程中,讓學生的成就感在綠葉和花穗中綻放;讓學生回到家中,經父母指導,把適量的調料香醋與黃酒相混合,通過化學反應生成美味的酯,在品嘗自己做的糖醋魚的同時,也在品味化學知識給自己帶來的飲食樂趣。
舉行一次化學實驗操作演示活動,讓我們的學生“貴在參與”的自我意識在心中澎湃;舉辦一次化學魔術晚會,讓有愛好及特長的學生在晚會上給同伴們展示才能;聽一場化學專場報告會,讓學生擴大化學知識面;出一期化學知識墻報,把自己所學的化學知識向自己的老師及父母作匯報。
化學實驗課,可以讓學生在兩種無色的液體相混合后產生有色的沉淀中尋求樂趣,在二氧化碳能滅火的實驗原理中給自己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增強安全感,在我們的祖先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感悟自己的責任感,在燃燒各種鹽產生五顏六色的焰光中,使其興趣發揚光大。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加強學生化學情感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不間斷的而又是有效的重要任務。在此過程中,我們要根據課程的需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作為教師,要不斷地收集有關生活化學和化學工業的新成果以及生產發展的焦點數據等資料,用以充實對學生情感教育的有效體材,同時教師更要提高自身的熱愛化學素質的覺悟和感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以飽滿的熱情去影響學生,才能用有效的技巧去感染、熏陶和引導學生。
[1]萬明山.教育教學理論與參考.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
[2]高波.教育管理與教學研究.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