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華
(山東省壽光市圣都中學)
21世紀,人類社會已進入了以數字化、網絡化為基礎的“信息化”社會。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可以給學生提供形象、生動、多角度、多渠道的視聽感受,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益。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內容的信息化、教學過程的策略化、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教學資源的網絡化,借以更好地提升教育質量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的整合,已經成為現代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
課程目標是信息技術應用的落腳點。盡管信息技術具有多種功能,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教師必須把握學科性質和思想,要對教學目標有充分的認識和分析,并用來統領整個教學過程,然后通過具體的信息技術手段來落實學科教學目標。
適度性原則,是指我們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相關因素,恰到好處地運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牢記“雙基”教學要求,要把重點、難點講透,切忌任意拓展(尤其是新授課),隨意加大知識的廣度、難度。
實效性原則是指信息技術的應用要有利于構建“主導—主體”的雙主教學結構,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認知工具,營造有利于自主學習的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發展,形成信息社會的學習方法。同時,網上信息資源良莠不齊,真偽混雜,一些錯誤的觀點也利用網絡渠道傳播,我們在鼓勵學生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的同時,一定要正確引導,幫助學生識良莠,辨真偽,并形成正確的信息倫理道德。
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教學整合,要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指導思想,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借助信息技術,設計形式多樣的各種實踐活動,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生活經驗,逐步形成唯物主義的科學觀,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感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促進各項教學活動走進學生心靈;引導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人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學會溝通與合作,培養團結合作、積極進取的精神,提高運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觀察和分析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理論聯系實際提升人生價值的體驗,促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基于信息技術下問題情景-探索模式包括創設情境、思考討論、實踐探索、意義建構和自我評價等幾個環節。
教師要借助網絡環境,巧妙地把學習內容轉化為問題情境。問題的確立對學習的整個過程起著導向作用,能使學生明確探究的目標,給思維以方向,同時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給思維以動力。因此,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尋找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材料,創設出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需要探究的問題。
教師可以利用校園教育教學資源庫,還可以對網站進行歸類,制作一個簡單的網絡鏈接,便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搜索資料,提高效率。教師建立政治學習網站,將搜集到的資料集中在一起,便于學生學習;還可以把自行開發的多媒體課件搬上網絡,為進行探究提供條件。教師提供的學習材料,必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便于學生理解問題并始終為教學目標服務。
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借助于一定的學習資料,形成創新性問題解決的思路,并在實踐中探索問題解決的具體方法,最終實現問題的解決。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景,讓學生通過情景體驗概括知識,發展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會得到更多的感受和啟發,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也會水到渠成。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法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從而達到建構主義理論所要求的對知識學習的自我建構。
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網絡開展討論、與他人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以及對同一觀點不同層次的理解來補充、修正、加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學生可以在“教學主頁”的“論壇”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論據及有關材料,進行對話和辯論,完善已有的認知結構。同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結成不同的小組,以團隊合作的形式開展探究。
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遷移,運用知識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以問題作為起點,又以問題而結束,培養創造性思維。學生運用網絡信息資源進行創新,是對知識構建的升華,是網絡構建的最高境界。由于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一方面,政治理論基于豐富的社會背景和實踐,另一方面,政治課教學的目的具有明顯的雙重性,既要達到對理論的理解和把握,更為重要的是對教育對象思想意識的內化。而通過政治教學網絡環境的應用,可以在進一步調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究性的同時,促進其知識的內化。
信息技術的價值首先表現在它具有很強的表現力。運用信息技術呈現教學信息可以圖文并茂、聲形兼具、動靜結合,化抽象為具體,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
在信息技術與政治課教學設計的整合實驗中,實驗教師利用制作的各種課件。具有一般教學工具所達不到的理想的功能,具有快捷性、形象直觀性、容量的碩大性、優美性、游戲特性,可虛擬現實、可反復演示再現情景。現代信息技術與政治課完美的整合,融合它們各自的個性,交互她們優越的特性,讓它們有機地結合,把教學的困難點、抽象性形象地展現出來,借以提高學生的興奮點和學習情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產生良好的效應。
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再現情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有很多內容在課堂中利用傳統教學手段是無法實現的,如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歷史活動等。而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系實際,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則可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網絡及時把一些熱點現實材料下載給學生或學生自己上網瀏覽,讓學生分析、討論,達到理論與現實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統一。既提高了政治課的時效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能力。思想政治課因其固有的特點(理論性、現實性、開放性)更適合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從主題教學網站或網絡資源庫中各取所需,針對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網上自主學習、討論分析、解決問題,并撰些小論文,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學生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