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斌
(江蘇省句容中等專業學校)
隨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發展,教育的目標和方式也在不斷的發展與變化,當今素質教育更加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綜合能力、個性、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發展,而美術教育也不再拘泥于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和美術修養的提升,指導學生學會欣賞古今中外的優秀藝術作品,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基于此,美術欣賞課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美術教師應當充分認識美術欣賞課對學生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積極探討總結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使美術欣賞課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美術欣賞課是中職美術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目前中職教學重視實踐課程的開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重視程度遠遠大于專業基礎課,所以往往存在著美術欣賞課可有可無的現象,學生對美術欣賞興趣不高。作為中職學校首先要認識到美術欣賞課的重要意義,才能在美術教育中落實審美素質教育。
優秀的美術作品具有情的感染與美的感受,它們能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引起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受到感染,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情感得到陶冶和升華。目前,各類職校學生進校時所具備的文化素質、審美素質都不太高,所以中職學校中的美術欣賞課教學就應該在結合職校學生特點的前提下,體現美術的人文性,在美術欣賞課中幫助學生充分理解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讓職校的學生都能接受美的熏陶,從而提高他們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在藝術的感化下形成良好的個性,在藝術美的天地中增強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
中職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的萌芽階段,優秀的美術作品能使他們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還能讓學生貼近社會、體驗生活,提高對人生的認識。很多學生對美術欣賞有一個誤區,認為欣賞課只是了解一些名家名作,而對生活中的美卻視而不見,不懂得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服務于生活。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精彩紛呈的審美現象,以其精妙絕倫的姿態,給人們帶來審美的享受,諸如人們的衣、食、住、行等,都在顯露出個人對藝術、審美的追求。因此,中職階段增加學生美術欣賞的機會對于學生對社會、生活以及人生的認識有較大的幫助作用。
美術欣賞課需要教師多花心思,總結教學經驗,尋找適合學生和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以往的美術欣賞課上,教師的角色往往是知識的傳授者,注重美術作品的解析而不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欣賞、思考、交流,這樣的灌輸教師對美術作品的認識顯然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久而久之,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美術素養得不到提高,參與美術欣賞的熱情也會降低,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美術欣賞課是以欣賞、交流為主,而不是單純的讓學生去聽老師的見解,所以,教師要改變角色,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對于不同的觀點要以包容的心態去肯定,對于有見解的想法教師可以參與討論。對于某些缺乏自信,害怕說錯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鼓勵,并指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使學生逐漸的消除心理影響,增強參與的意愿,這是發展學生審美個性、培養審美意識的前提。
美術欣賞課不能單純讓學生欣賞作品,更要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挖掘作品的內涵,提高學生對作品的認識。美術與音樂、歷史、網絡、文學等學科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在賞析課上采用美術和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的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多元思維能力。以美術和音樂為例,將視覺和聽覺兩種感官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能給學生創造一個更感性的空間,在欣賞國畫山水時,結合中國古典音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讓學生的思緒和感受隨著音樂而潺潺流淌;在欣賞油畫作品時可選擇與主題較接近的西洋音樂,如在欣賞《蒙娜麗莎》時可以選擇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當舒緩溫柔浪漫的音樂響起時,人的身心處于一種放松自由和愉悅的狀態,此時更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想象力,從而能讓人更深入地去感受畫面中的意境,體驗不同層次的美。
美術欣賞課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交流,所以教學模式不應死板教條、而是靈活多樣。
在欣賞的過程中、有條件的情況下多使用多媒體做好課件,既可以提高效率,更可以給學生形象的認識,每個環節盡量留出給學生思考、交流和總結的時間。在美術作品選擇上也不應拘泥于教材,可從互聯網、圖書館等渠道廣泛搜集經典的作品供學生欣賞和交流;欣賞的角度、視野也要不斷的拓寬,而不是僅僅關注美術作品的技巧等,更應從美術作品中挖掘更深層次的和更貼近生活的內涵。比如在賞析《九色鹿》時,讓學生領悟做人的本質;對山水畫的欣賞,引導學生聯想到現在的環境破壞,從而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從對我國民間藝術的賞析,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通過以上這些賞析教育,能逐漸在學生中建立起一種寬容的審美心理和開放的文化心態,引導他們用這種審美心理和文化心態去看待身邊的人與事。
另外,美術欣賞課的評價方式也應改變,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美術作品欣賞體會的書面表達,同時也應注重對課堂交流的評價,充分展現學生參與交流、表達自我的能力。
總之,美術賞析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塑造學生的品質,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完備學生的知識修養以及發達其心智,開發其潛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美術教師應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欣賞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握作品的情歌與內涵,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美術素養的提高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完善。
[1]林永忠.在中職美術欣賞課中如何落實審美素質教育[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23(4).
[2]孔晨娥.關于中職開設美術欣賞課必要性的探討[J].知識經濟,2011,(7).
[3]袁曉春.中職美術欣賞課之我見教育哲思[J].教育藝術,2009,(7).
[4]崔秀敏.當前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若干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