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急診是醫院急危重癥搶救的主戰場,而靜脈通道的建立又是搶救的關鍵一步,但在臨床上,如:心臟驟停,休克等急危重癥患者,由于其循環衰竭,周圍血管通路的建立常常是很困難,穿刺多不易成功。傳統的深靜脈置管和靜脈切開,存在技術難度高,耗時長,不適宜急診搶救。我們對47例搶救患者進行骨穿刺髓內輸液,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為急診搶救病例,共47例,男42例,女5例,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51歲。其中卒死34例,創傷休克12例,溺水1例。髂前上棘骨穿髓內輸液32例,脛骨穿刺髓內輸液15例。
1.2 方法 采用常規使用的16~20號骨髓穿刺針,選擇髂前上棘或脛骨粗隆內側下方1~2 cm平坦處,常規消毒,戴無菌手套,右手持穿刺針,左手固定穿刺處皮膚,脛骨穿刺與皮膚呈90°角進針,髂前上棘穿刺進針方向與髂骨翼平行,用掌心頂住穿刺針輕輕有力捻轉,當有落空感時停止進針,拔出針芯,接注射器回抽,證實在骨髓腔內,先注入生理鹽水檢查和疏通針頭,連接三通和排空的輸液器。
此組病例均在1 min內穿刺成功,建立急救用藥通路,滴速可達60~120滴/分;所有用藥同靜脈通路,未發現局部軟組織缺血壞死現象的發生;有1例搶救成功的患者,3 d后感穿刺針孔處疼痛,查針孔已干痂,無紅腫,穿刺點約1 cm的范圍內有壓痛,給予扶他林軟膏后漸好轉。
3.1 髓內輸液機制 骨髓腔內具有1~2條較大靜脈竇,可接受橫向分布靜脈管道的血液,這些橫向靜脈管道通過中央靜脈竇與全身靜脈回流系統相連。外周靜脈塌陷時,骨髓腔靜脈通道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開放且具有較大通透性,這為骨髓腔輸液用藥提供了解剖基礎[1]。
3.2 骨穿刺點解剖標志明顯、操作方法簡單、容易撐握、成功率高,比深靜脈穿刺置管、靜脈切開置管更快速、安全,為搶救贏得時間,因此,髓內輸液在緊急情況下是一個有效的搶救技術。現在已有骨內輸液的成套產品,但價格貴,我們利用常規骨髓穿刺針穿刺,效果滿意,宜操作,價格便宜,宜在臨床推廣。
3.3 髓內輸液可以輸入與靜脈通道一樣的藥物,禁忌證和并發癥少,能滿足急救時的用藥。急診搶救時,對靜脈穿刺困難的患者,是一種快速、安全、有效的給藥途徑。
3.4 穿刺時應嚴格無菌操作,以防骨髓炎發生;同時應避免在同一穿刺點反復穿刺,以免穿刺孔徑過大,而造成穿刺針固定不牢或液體漏至皮下,特別是縮血管藥。急救中靜脈注射用藥頻繁,穿刺針先連接三通再接輸液器,靜脈注射會更加方便、安全。
3.5 掌握適應證骨髓腔輸液患者限于循環衰竭不能快速建立靜脈通道者,穿刺側有骨折或嚴重外傷、穿刺部位有感染等患者應禁止使用[2]。病情好轉穩定后,應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停止骨髓腔內輸液,避免骨髓炎的發生。拔針后局部外用創可貼覆蓋,無需特別處理。
[1] 王貴波,李兵倉.骨內輸液研究進展.中國急救醫學,2001,21(8):489-490.
[2] 呂啟圣,蔣鴻鑫.骨髓輸液.國外醫學兒科分冊,1993,20:79.
[3] 劉平,呂波,杜文碧,等.髂前上棘骨髓腔穿刺輸液在有吸毒史的急診患者中的搶救應用.瀘州醫學院學報,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