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曉明
1.1 研究對象 本院觀察組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78例,其中,男50例,女28例,年齡43~74歲,平均(61.2±10.5)歲。初發勞累性心絞痛33例,變異性心絞痛15例,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20例,自發性心絞痛10例。
1.2 方法 觀察組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精心護理,對不同類型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要使患者感到舒適。我院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護理措施。
1.2.1 休息與活動 評估由于心絞痛發作而給患者帶來的活動受限程度。活動計劃的制訂:心絞痛發作時應立即停止活動,處于緩解期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臥床休息,不穩定型心絞痛者應該臥床休息。制訂合理的活動計劃應該根據患者的活動能力,鼓勵患者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以不發生心絞痛癥狀為最大活動量。監測患者活動過程中有無呼吸困難、胸痛、脈搏增快等反應,如有此類情況應立即停止活動,并給予吸氧或含服硝酸甘油等處置。
1.2.2 飲食護理 飲食宜低脂,多食水果、蔬菜及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忌刺激性食物和飽餐,以免引發心絞痛。
1.2.3 嚴密觀察病情 進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壓等變化;評估患者的持續時間、程度、性質、疼痛部位;如何識別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如心絞痛發作比以往頻繁、服用硝酸甘油不緩解,或疼痛時間延長、程度加重,應警惕發生心肌梗死。
1.2.4 用藥護理 ①遵醫囑給予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在患者心絞痛發作時,用藥后注意患者胸痛變化情況,如服藥后4~5 m i n仍得不到緩解可再次使用;對于疼痛嚴重者遵醫囑給予止痛藥,必要時可用哌替啶60~100 mg肌內注射。②對于發作頻繁的心絞痛者,可遵醫囑給予硝酸甘油靜脈滴注,但滴速應嚴格控制,并向患者及親屬告知不可擅自調節滴速,以防發生低血壓。③部分患者用藥后出現頭部脹痛、面部潮紅、頭暈、心悸、心動過速等不適,應告知患者是由于藥物所產生的血管擴張作用而引起的,以使其放心。
1.2.5 心理護理 反復發作的原因是疼痛,生活、工作、社交都受到影響,患者易產生恐懼心理或焦慮,心絞痛又可有這種不良心理所誘發,導致惡性循環。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溝通,適時做好健康開導,使患者知道心絞痛與情緒的關系,掌握能調控自己情緒的各種放松方法。
1.2.6 出院指導 多數經過治療后的UAP患者癥狀得到緩解或控制。仍然有部分患者在出院后發生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人員要在患者出院前對其進行生活指導,教育患者保持生活方式的健康,要戒酒、煙,避免出現情緒的大波動,適當體育鍛煉,避免感冒。倡導控制體質量,健康生活習慣,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1]。向患者介紹有關不穩定期性心絞痛的常識,囑患者用藥要遵醫囑,忌隨意更換藥物、停藥,定期復查。要求患者將速效救心丸隨身備。以便病情發作時急用。
經觀察組總結得出,初發勞累性33例,變異性心絞痛15例,惡化型勞累性心絞痛20例,自發性心絞痛10例。經過治療總有效率為89.6%(71例)。
近年來觀察組許多專家證實,高血脂癥、高血壓、胰島素異常、肥胖等均是不穩定型心絞痛病發的引發因素,因此,該病易患因素的控制,有利于迅速緩解心絞痛的臨床癥狀要積極治療相應的原發病。由于不穩定型心絞痛病情嚴重、起病急且變化快的特殊性,在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本文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合理的心理干預、飲食護理、人性化護理和出院健康指導,使患者的生存質量提高,使其早日康復。
[1] 高干英.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臨床護理體會.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03).